“锄禾日当午”怎么解释?
“锄禾日当午”意思是:农民锄地在太阳当头正中午。
1.原诗:《悯农其二》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2.译文: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3.作者介绍: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祖籍亳州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唐朝宰相、诗人,中书令李敬玄曾孙。李绅六岁时丧父,随母亲迁居润州无锡。二十七岁时中进士,补国子助教。后历任中书侍郎、尚书右仆射、淮南节度使等职,会昌六年(846年)在扬州逝世,年七十四。追赠太尉,谥号"文肃"。李绅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著有《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代表作为《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大班锄禾诗歌大意描绘诗的意境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第一句“锄禾日当午”,概括的写出农民从事的活动、时间和天气情况。日当午,是指到了中午,太阳当头照着,是一天最热的时候,诗人没有一般地写农民锄禾如何劳累,而是集中写他与第一句“日当午”紧相呼应。这两句的意思是:夏天的中午,农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锄草松土。由于天气炎热,劳动紧张,农民累得满头大汗,汗水一滴滴落到禾苗下的泥土里。
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诗人在抒发感慨。盘,盘子,这里指碗。餐,指饭食。皆,都。意思说:有谁知道碗里的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言外之意,世上的人们,难道不应该珍借每一粒粮食、尊重农民的劳动吗?
锄禾日当午古诗儿歌解释?
中午在地里劳作,形容农民种地的艰辛,粮食的来之不易,要求人们珍惜粮食。
带月锄禾全诗解释?
原诗:
带月荷锄归
出自东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译文:
我在南山下种植豆子,地里野草茂盛豆苗豌稀。
清上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披月光扛锄归去。
狭窄的山径草木丛生,夜露沾湿了我的衣。
衣衫被沾湿并不可惜,只希望不违背我归耕田园的心意。
于丹对锄禾日当午的解释?
于丹表示这是“农民种庄稼的过程”。
其实对于这一点,一直有很多理解方式,笔者觉得比较靠谱的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古代说“禾”指的是一切和庄稼有关的活动,这里的禾并不是指禾苗,而是一种泛指。所以这里的“锄禾”表示的是“锄草”,古诗词中这样用是没问题的。
第二种,认为“锄禾”其实是一个倒装句,“禾”指的是禾田里,这话的意思是:在禾田里锄草。这种解释笔者认为是很不错的,很多古诗词里都有这样的倒装,目的是为了让诗作的格律更工整。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幽默解释?
锄禾应该是日的6个:“当午”、“汗滴”、“下土”、“盘中餐”、“粒粒”、“辛苦”。解释为:“锄禾”日了“当午”、“汗滴”和“下土”,再日“盘中餐”、“辛苦”接着日“粒粒”。所以“粒粒”应该是最后一个被日。
诗歌小草解释?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每年秋冬枯黄春来草色浓。野火无法烧尽满地的野草,春风吹来大地又是绿茸茸。
远处芬芳的野草遮没了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今天我又来送别老朋友,连繁茂的草儿也满怀离别之情。
春日郊外诗歌的解释?
翻译:
住在城里,还丝毫没能感受到春光;今天漫步郊外,惊喜地发现,原来榆树槐树早已抽芽,半绿半黄。远处的青山婀娜多姿,我更喜爱它那峰顶还留存着皑皑白雪;池塘的水渐渐上涨,倒映出岸边的垂杨。暖和的日光照着,黄莺儿啼啭,似人在对谈;一阵风从草地吹来,夹杂着芬芳的药香。我怀疑这景中藏有美妙的诗句,刚想为你们拈出,忽然又感到迷蒙茫然。
小童话诗歌的解释?
《小童话》 在云彩的南面, 那遥远的地方, 有一群树叶说: 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 有一群花朵说: 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
有一群孔雀说: 我么想像树一样成长。 赏析:天真活泼的儿童诗是组成复合的乐音中清脆而又响亮的童音,虽然带 有稚气但却并不浅薄。它们常常在幼稚中夹杂着深刻,在天然中传达着沉思。
江上竹诗歌解释?
《竹枝词》原是巴渝地区的民间歌谣,郭茂倩《乐府诗集》云:“竹枝本出于巴渝,唐,唐贞元中,刘禹锡在沅湘,以里陋,乃依骚人九歌,作《竹枝词》新调九章,教里中儿歌之,由是盛于贞元、元和之间。”实际上,自宋元明清直至民国期间,拟写《竹枝词》之风历久不绝,尤盛于明清,著名诗人大多写有《竹枝词》。盖因此种诗体,形制颇似七绝,语言则平易通畅,既简便灵活,又清新可读,故流传极广。
由于《竹枝词》源于民间,故其内容多纪写地方风俗,男女欢爱,本诗即一首真挚的情歌。最早产生《竹枝词》的巴渝地区,实即长江流域;本诗题为《江上竹枝词》,显系描摹沿江地区风习人情的诗作。古时陆路运输困难,长江流域又多崇山峻岭,交通往来主要仰仗浩浩江水,诸多商贾常年来往于长江上下游之间,遂使商人夫妇间的离愁别绪成为历代吟咏不绝的主题。本诗也正以年轻女子的口吻,渲染了思妇怀人的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