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散文诗一般表现作者基于社会和人生背景的小感触﹐注意描写客观生活触发下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断
现代散文的概念与古代相比,范围扩大了,对吗
散文的基本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所谓“形散”,是选材不拘一格,可以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所谓“神不散”,是指散文的中心必须明确而集中,围绕中心选材。现代散文与古代散文的中心思想与主旨追求的都是“形散神不散”,虽然体裁、文风、主题不同,但还是师出同宗,再者作为文学四大体裁之一的散文类容很广,故鄙人认为没有什么区别。严格点说不过是古文与文言文一简一繁略有不同罢了。
现代诗歌和现代散文的界限在哪里?
诗歌有多种分类方法,依据不同的原则和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基本分为: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现代诗歌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诗歌,主要指新体诗,也称为白话诗,打破旧诗词的格律束缚,形式上自由灵活。它是适应时代的要求,以接近群众的白话语言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科学民主的革命内容。“现代诗”名称,开始使用于1953年— 纪弦创立“现代诗社”时确立。像郭沫若的《凤凰涅槃》,胡适的《人力车夫》等。
现代散文是指“五四运动”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散文。它与诗歌、小说、话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形式。形式丰富多样,举凡杂感、短评、随笔、速写、游记、书信、日记、报告、通讯、特写等等,都可以归入它的范畴。象《新青年》杂志刊登的李大钊的《青春》、《今》,和陈独秀的《偶象破坏论》、《克林德碑》就是这样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