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王安石笔下的《桂枝香》,为何评价极高?

2022年08月12日 21:08:143

这首词,不能从字词表面理解.

王安石,词作不多。作为一代文豪,生活在宋词风靡的时代,竟然很少写词,实在令人诧异,也许这与他孤傲不群、不修边幅、不求时尚的个性有关。但他寥寥数篇词作,也让人肃然起敬!《桂枝香》就是他不多的词作之一。

阅读诗词文章,先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理想抱负与当时的处境,对理解诗词文章大有帮助。

一、作者与这首词的诞生时代背景王安石,自年轻时代,就有“矫世变俗”之志,他人生理想就是,改革推新,变法图强。《桂枝香·金陵怀古》自然是在金陵时所作。王安石在金陵有三个时期,

1、1067年,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宁知府。在当地推行自己的变革理念,因成绩斐然,有目共睹,宋神宗才相信他的变法可以扭转乾坤。

2、1074年,因遭保守势力反对,以及变法派内部分裂,王安石第一次辞相,第二次回任江宁府尹。这时,他仍然在地方实行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3、1076年,在旧势力排挤压力下,特别是因长子王雱病故,使王安石感到身心疲惫而辞相,被皇帝“判江宁府”

《桂枝香·金陵怀古》就是他第一次辞相,第二次任江宁知府时期的作品。此时的王安石,既是斗志不减,又是束手无策。

怀古诗词,就是借古喻今,用古说今。借用过去的史实,委婉地表达作者自己的情感。

二、上阕分析赏析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这句表面理解,就是登高远眺深秋金色。如果只是从字句表面理解这首词,就小看王安石了。

登临送目,指眼界开阔。站得高才望得远,水底蜉蝣、井底之蛙看不到世界这些。气势雄浑的文章常常用“登”;

故国,是怀古、思古诗词的常用词汇,例如,苏轼的“故国神游”;又如李煜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故国,故都,故地。千年田地八百主,物是人非江山依旧。

所有,故国,既是写过去,也是现在。晚秋,是深秋。初肃,万物萧瑟刚刚开始,暗示一切还来得及。如果结合作者的理想与信念看,也是暗指国家已经临近万物萧瑟的时候,如果不力挽狂澜,就是严冬。

这两句写眼前的景色,代指天下大局危势!

2、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清澈的千里长江滚滚向前奔流,好像一条洁白的练带,青青碧翠的山峰伟岸挺拔,犹如一束束的巨大锋利的箭头矢锋,

谢朓诗句:“澄江静如练。”

这两句是写景吗?是的!但又不是。

长江品质高尚,洁白如练,义无反顾向前奔流,而群峰呢?它们想阻止奔腾的长江,还准备好了明枪暗箭,而长江不在意,继续向着自己的目标奋勇前进。

前面三句是写登高远眺,看见的“晚秋”,即眼前的天下大局危势!这两句暗示自己改革的理想与决心,不会因明枪暗箭而停止。

3、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一艘艘回家的帆船在夕阳里摇桨、往来穿梭,逆着西风的地方,酒肆门前的写着“酒”字旗歪斜着,在西风中飘扬。

这两句写百姓生活场景。但残阳、西风、斜矗,勾勒出故国晚秋的苍凉。

意思是,低处(百姓),黑夜眼看就要到来,高处(朝廷)遇到西风就摇摇晃晃、歪歪斜斜,如果遇到北风呼啸,怎么办啊?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胸怀。

4、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彩船华丽,如同淡淡的云在江面游动,江边白鹭飞翔起舞,这如梦如幻的美景,即使是丹青妙笔也难以描画出它的神韵。

彩舟,与上面的归帆肯定不是一回事,归帆,是普普通通的渔民或过往旅客;而彩舟,则是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与舞女。时间不等人,夕阳已经下山了,已经是夜晚了,连白鹭都坐不住了,你们还在醉生梦死、寻欢作乐。你达官显贵的彩舟又能如何,在大局面前,不还是像云朵一样根基漂动,不还是将与老百姓一起进入漫漫长夜!画图难足,实在是一言难尽啊!

“云淡”“鹭起”是动景,既是景物,也是引发作者一言难尽的感叹!是啊,自己遭受排挤,对这些也无能无力。

三.下阕分析赏析5、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回想以前,此地的达官贵人也是醉生梦死、争豪斗富,悲叹当年,朱雀门外、楼阁台内的六朝君王贵族,一个个悲愤万分,相继悔恨败亡。

“念”,转折,今古比对,虚实交融。“门外楼头”,用典,即杜牧的《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

看见今天的彩舟,想起往昔的历史人物,地方还是这个地方,繁华竞逐,挥霍无度依然重现,如果不改变,最后的结局不可能与古人有所不同。

眼前与历史,如此相似,表达了作者满腹的忧虑与叹息。

6、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千百年来,多少人在此登高,痛斥这种昏昏沉沉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都对历代荣辱兴衰感伤不已,怎么如今的人还是沉湎灯红酒绿,怎么仍然无动于衷不吸取教训呢!

7、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六朝历史往事随着一江秋水流逝,不思进取的人也身败名裂而去,只剩下眼前被寒烟笼罩着的枯叶败草。

旧事随流水,有李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

“寒烟衰草凝绿”,六朝人留下的,依然没有改变,只因“凝绿”,没有完全枯萎,我们就沾沾自喜不改变吗?这一句,显然包涵作者无奈惆怅之情,是作者渴望励精图治的激情抱负。

8、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这三句,是借典杜牧的诗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意。

《玉树后庭花》后来比喻亡国之音。亡国是商女之罪吗?不是!是不思进取而沉迷歌舞升平的当权者。是那些沉醉倾听亡国之音的统治者。

四、《桂枝香·金陵怀古》的文学地位。《桂枝香·金陵怀古》彻底摒除了词作“五代旧习”的痕迹。以前宋代词作,普遍是软绵绵柔弱无力。

范仲淹的《渔家傲》打破了人们“词为艳科”、不能豪放雄浑的认知。王安石则提出了理论:“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即先定符合自己的调,后填词。虽然都是后填词,但改变了词只是依赖声调的观念,为后来的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人打开了自己创作词牌的思路。

《桂枝香·金陵怀古》上阕写景,表现诗人高瞻远瞩,含蓄地表现了作者“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远大眼界。下阕议论,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前途的焦急担忧之情。

尽管有许多以金陵怀古为题材的诗词,但没有几篇诗词的思想境界,能与政治家王安石的这首词相提并论。例如,许多作品作者,引用了唱后庭花,但都只是徒叹无可奈何,而作者则排除万难,亲力亲为,希望能改变斜阳西下的颓废局面。

故而,《桂枝香·金陵怀古》,无论是从思想情感方面看,还是从文学艺术方面看,都的词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回答问题王安石,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当然‬也是不折不扣‬的诗人‬。

他一生中最为‬惊天动地的事应该是“熙宁变法”,也就是‬彪炳‬史册‬的‬“王安石‬变法‬”。关于其‬变法‬的‬功过‬,那是‬史学家‬、‬政治家‬们‬的‬自家‬争辩‬,我不想谈论他‬方面‬的‬是‬是非‬恩怨‬。

在一般人的印象当中,王安石的诗和散文尽人皆知‬,千古‬流传。

诸如‬他‬的《元日‬》,一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成为‬每年中国人‬‬春节‬的‬标签‬;那‬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个‬“绿‬”字‬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炼‬字‬美谈‬;“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的‬《咏梅》,语言‬朴实‬,却‬高古‬纯真‬;《登飞来峰‬》中‬“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通透自然且富有哲理。

他的散文“拗折刚劲,简古瘦硬”,更是为读者所熟知。诸如《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读孟尝君传》等等。

提到‬他‬的词‬作,‬恐怕‬大家‬还是‬有点‬陌生‬,甚至‬有人‬觉得他‬会不会‬有‬这个‬层面‬的造诣‬和‬佳作‬。事实上,作为文学家的王安石一生流传下来的词并不多,大概一共也就20首,其中一首《桂枝香•金陵怀古》得到了历代词评家的高度赞誉。

古往今来对于这首词的评价甚高,南宋‬杨‬湜‬的‬《古今词话》说“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可见当初“金陵怀古”这个主题很多人都喜欢创作,而用《桂枝香》这个词牌来写的当时就有三十多位,但只有王安石的这首最好。同时代‬的‬苏轼是王安石变法‬中‬的敌对“政‬党”,就‬连‬这位‬一向‬恃才傲物,自视甚高‬的‬东坡‬先生‬看到这首《桂枝香》之后,也‬不得不佩服。此老乃野狐精也,诗词各一家,惟荆公备众作,艳体虽乐府柔丽之语,亦必工致,真一代奇材。

清代‬梁启超评价这首词,称它是写登临词中的“冠军”。

历朝历代‬的‬“宋词”选本,如果‬涉及‬到王安石诗‬词作品‬,这首“金陵怀古‬”也是必‬录‬无疑‬。这首词到底‬好在哪里?

我们‬为什么说它‬是“豪放派”词作‬之‬典范‬?每个人应该把它‬当成教科书呢?《桂枝香•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住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写景高远辽阔富有神韵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填词‬之‬手法‬,通常‬“小令”,所谓‬“景致‬‬”由于‬受‬字数、平仄、格律‬,甚至‬押韵‬的‬限制,要求言简意赅‬,练字‬精‬准‬,而长调‬的写景要求铺叙自然‬而‬富有层次,以便‬为后面的抒情做足铺垫。

这首词无可非议‬,精益求精‬。其‬上阙写景,开篇‬干净利落‬地‬交代了场景:“登临”;时节:“故国晚秋”,同时‬为整首‬作品‬的‬景色描写奠定了基调——“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大诗人‬谢眺说:“余霞散成绮,澄江净如练。”这里的用词应该来自这句诗。也写出了诗人宽阔的视野,极目远眺下的山河美景。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这一句写江上来往的船只,也为下阕的一句抒情埋下伏笔,而“背西风酒旗斜矗”,字字铿锵,笔力惊人。“斜矗”两个字用得最好,换别人可能就不会想到了这样用字了,王安石炼字的功力,由此可见。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仅仅‬八个字,语言‬凝练‬却‬妙笔‬生花。试看后来写登临景色的词作‬无数,有几个能写到这八个字的意境?前面已经‬展示了他自己写景的功力,到最后要收笔了,如同‬恢弘‬大气的‬交响乐‬,在这里‬嘎然‬而止,恰到好处‬。因为再写下去就成了炫技,甚至是‬画蛇‬添足,所以‬说‬“画图难足”。

抒情悲壮不哀,收放自如下阕之‬抒发‬情怀,他‬以“念往昔,繁华竞逐”开头,与‬上阕的“征帆去棹残阳里”遥相呼应‬,道出‬作者‬的‬人生‬之感悟‬:那些过去你争我夺,忙忙碌碌的场景,不就像眼前那些来来往往的船只吗?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金陵六朝古都,门外楼头曾经有过多少历史兴亡的故事。

谢眺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李白有“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刘禹锡有“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韦庄有“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金陵怀古,是每一个‬中国文人的一个情结。所以才会有‬下面有“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毫无疑问‬,这一句来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用这样的一个典故来结尾,更赋予这首词“金陵怀古”深厚的历史感。

结语这样的情感,悲而不哀,既‬没有“婉约派”浓艳凄婉的毛病;放而有节,又不像“豪放派”歇斯底里‬的呐喊‬和‬叫嚣。这正‬体现了‬王安石文学的功力,更是荆公本人气度胸怀的写照。

兵法天下如是说王安石‬一生毁誉参半‬,中国的知识分子特别是改革家,往往有一颗痛苦的灵魂。他是孤独的,他是愤怒的,他的超脱,他的忧愁,他的无奈,他的奉献和牺牲,使中国的改革有了它的独特价值,具有永恒性。他‬没有文人狭隘的眼光,而是有政治家长远的大局视野。用在词上,更是一扫五代以来“花间派”浓艳旖旎‬的词风,为宋词由写花前月下‬的‬男女之情转为抒发家国天下情怀的豪放派做出了表率。通过比较‬,在‬后来‬的豪放派词人中‬,虽然也有名篇警句,但少了‬王荆公的格局,把豪放演绎‬成呐喊‬,有些‬甚至‬空乏无味,充其量‬是‬书生言兵,孺子‬问道‬。怎么能写出气势雄浑的豪放之语?大文豪‬苏轼的豪放词也毫不例外‬。诸如‬“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不难看出‬格局‬的局限性‬,正所谓‬眼界‬决定‬高度‬,没有真正做过宰相,治理‬过天下的人,往往只能把情怀‬寄托于风花雪月之中‬。

最后‬,让我们‬用‬他有句名言来‬结束‬此次‬问答‬。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如此‬之‬言‬,倘若出自一个柔弱‬书生、文人‬士‬大夫之口,难免‬让人‬觉得‬狂妄,痴人说梦‬,但由‬王安石‬说出来,令人‬不尽‬感慨‬万千‬。

纵观‬历史‬,时过境迁‬,我们‬仍然能想象‬一个政治家‬、改革家“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豪迈气势。文如其人‬,能‬写出‬《桂枝香‬•金陵怀古‬》这样‬的千古‬绝唱‬,也是‬情理之中‬。

【分享】是一种美德;【关注】是一种境界;【留言】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评论】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