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如何理解文学的时代风格

2022年06月28日 07:33:052编辑

 
关于文学风格,我们看《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中的经典定义:“风格指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带有综合性的总体特点。”对于这一定义,应该注意两点:一是“特点”,二是“综合性”。前者是说,风格显示作家作品的有别于他人他作的特异之处;后者是说,风格一般就整体特点而言,当我们说某作品风格的时候,总是指这一作品的总体风格;当我们说某一作家风格的时候,总是指这一作家的总体风格倾向。我们有时说某部作品的叙事风格,有时说某作家的语言风格,这仍是就整体风格而言的,因为这里说的是作品叙事的总体风格,以及作家的总体语言风格。由此可见,考察和讨论风格需要宏观把握、整体感知。

 

风格一词在古今中外的著述都有,但意义有所不同。风格的概念最早出现于我国的汉魏时期,用“体”来表示,如曹丕《典论·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这里的“体”就含有风格的因素。刘勰《文心雕龙》中有“体性”篇,这里的“体”就基本上指风格了,“性”指作家气质、创作个性。在千百年来的古代文学理论词汇里,风格概念以各种词语出现,如气、体、风、神、味、调、风气、风力、风神、体性、体势、兴味、格调等,其中意义所指既有相通处又有不同点,但大体上都是围绕风格这一核心概念运用发挥的。所以我们在阅读和体会古人言论时,应该把握“一义多词”这一特点和规律。

 

在西方,风格一词源于古希腊,其意义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来也同样不断变换说法,在英文、德文、法文和俄文中,都有修辞、笔调、韵致、文风、文体等多种既相近又区别的表述。

 

所有风格当中,作家风格是最重要的风格。

 

二、促使文学风格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促使文学形成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分为主观因素(又称内部因素)、客观因素(又称外部因素)和文体因素(又称形式因素)三大方面。

 

就主观因素而言,有作家的人生观、价值观、艺术素养、生活经历、气质性格、学识才华、语言功力等,这些因素本身不是风格,但它们从各自的角度影响风格的形成,而且它们不是单个地而是综合地发挥作用的。歌德说:“一个作家的风格是他的内心生活的准确标志。”(《歌德谈话录》)在他看来,作家主观因素促使作家风格形成,作家风格使得作家主观因素得以外现,二者互相印证。

 

就客观因素而言,如鲁迅说风格“不仅因人而异,而且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其中“因事而异”是说所描写的客观事物的性质、特点不同,导致写作风格不同,如写秀美之物会不自觉地体现阴柔之风,写壮美之物也会透出阳刚之气;“因时而异”是说社会时势、历史发展影响作家作品风格的选择和变化,如古人所说的“治世之音安以乐”“乱世之音怨以怒”“亡国之音哀以思”(《诗大序》)。另外,各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风俗习惯、文学传统、地域环境等也会或隐或显地影响文学风格的形成。

 

至于说文体因素,风格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文体本身就有规范,也自有风格,作家选择文体的同时也就选择了文体规范和文体风格。古人对此早有认识,如曹丕《典论·论文》说:“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陆机《文赋》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又如李广田对现代散文文体特点的阐述:“散文的特点就是‘散’。”“散文的语言,以清楚、明畅、自然有致为其本来面目。散文的结构,也以平铺直叙、自然发展为主。”(《谈散文》)李广田说到了散文的总体风格和语言、结构的风格,这是有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