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当今诗歌的发展方向

2021年09月16日 14:35:166编辑

浅谈现代诗歌的发展方向

----评诗人谷风作品《暴雨之后(一组)》

文/晓雾

中国现代诗歌产生于"五四"文学运动的时候,是作为五四思想,与旧文学、旧思想抗争的一场政治、思想运动,抛弃的是一套封建礼教和文言传统。由于其本身的功利性,导致新诗的诞生不是为了诗歌本身,所以新诗自诞生以来一直染着浓郁的政治气氛。如郭沫若的《女神》,以及胡适、艾青、贺敬之等人的某些作品。值得一提的是郭沫若的《女神》是新诗真正取代旧诗的标志,它成功地创造、运用了自由体形式,将新诗推向新的水平。而这种染着浓郁的政治色彩的诗歌在大跃进年代得到了极致的发挥,以至现在它的影子依然在现代诗歌中占据相当一部分,主要表现为过于强调对语言的修饰和情感的描写,渲泄一般的铺设于纸上,词语大量的浪费、堆积,语言缺少质地也就衬出内容的空洞,脱离了诗歌的本身的意义,诗歌创作成了一种渲泄和功利性的工具,而与中国几千年的文学精髓背道而驰。每一个新生事物的诞生都是有着其锲机和不完美的成分的。新诗是产生于白话文基础之上的而如何使之趋于成熟之完美就是摆在现代诗者面前的一道课题。
伍尔夫说过:"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片原始森林,一片飞鸟都不曾经过的原始森林,等待着被开垦。"1928年胡适、徐志摩等创办的《新月》月刊,他们注意追求艺术技巧和风格,倡导新诗格律化运动,相信"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唯一的表现"。讲求诗歌的音乐美、建筑美和绘画美。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在诗歌主题上语言清新明丽,音节和谐,意境优美,但不少诗作神秘、朦胧、感伤的倾向明显,其实这就是所谓的最早朦胧诗的萌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朦胧诗体的兴起为现代诗歌的美学奠定了基础。朦胧诗体主要是从意象派继承而来,同时参与了一种隐秘、消极的姿态。"意象派是现代英美诗歌中的一个流派,是美国新诗运动中最早、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派别。它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20世纪的前十年,先后在美国和英国出现了以庞德(Ezra ound)和埃米·罗维尔(Amy Lowell)为首的英美意象派诗。他们的目的是使诗歌摆脱浪漫主义的感伤情调和无病呻吟,力求使诗具有艺术的凝炼和客观性;文字要简洁,感情要含蓄,意象要鲜明具体;整个诗给人以雕塑感,线条明晰有力,坚实优美,同时又要兼有油画的浓郁色彩。意象派本身存在时间很短,但放出了很大的能量,影响着诗的世界。它像一块跳板,使诗跃入现代化时代。它的哲学与美学观点与现代西方文化紧密相连。它的意象在经过现代化的改造后起到了表达浓缩的现代思想感情的作用。它的特点:含蓄、集中、凝炼、富感性,为现代派诗打开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尤其是他们关于意象的理论,被现代派诗人接过来,加以改造和运用,使得现代派诗和历来的诗都不一样,具有很独特的时代特征。" 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北岛、顾城、杨炼、舒婷,朦胧诗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诗潮,它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诗歌观念和审美意识,打破了现代诗歌发展的"大一统"格局,从整体上改变了现代诗歌的基本格局和基本风貌。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有着无法忽视的重要意义,也奠定了它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然而朦胧诗依然没有改变浓郁的政治气氛与其本身的功利性,朦胧诗以"提供历史的见证"这一主题宣告消隐,但现代文学中由朦胧诗而开始的人本主义文学思潮却一直延续了下来。也使现代诗歌的美学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完成了人们在审美心理上的一个重要的转变。
  那么自北岛之后现代诗歌走向哪里呢?也许这一代人都在寻找,不泛许多探索的尝试,特别是2000年后,诗歌文学走进网络时代,并与世界接轨,就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涌现出了一批现时代的网络诗歌作者,他们在"网络诗歌论坛"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上,展现了现代诗歌的多样性,促进了诗歌的发展。这几年来出现了许许多多优秀诗人,尝试了多元化处理的方式,把现代诗歌的多元化写作呈现出来,走进立体写作的大殿堂。而谷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结识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融合了古代,现代诗歌的特性,语言很有艺术特色(有谷风式语言之称),既有内涵,意义以及客观与主观的参与,又不丢弃抒情本色,尽量艺术的概括诗歌本身所带来的观念、启示。他打破了传统的时空观念,过去、现在、未来的事物穿插交溶,读他的诗歌犹如置身于时间之外,冷静的叙述或者递进事物的内核自然呈现,其意义宽泛,可立体感受,给读者留下反思和想象空间,这是他做的最成功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