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现代诗

《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原文与赏析

2023年09月04日 03:30:531

一、《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原文与赏析

》原文与赏析 张磊 原创 《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谨掘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这是《古诗十九首》中一首写游子思念故乡和亲人的诗。《古诗十九首》系汉代无名氏作品,原非一人所作,因其各篇风格相近,梁代萧统便把它们合在一起,收入《文选》,冠以此名,后人遂沿用至今。

从感情脉络上来看,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诗歌本来要抒发的是游子的忧伤情怀,可是,一开始却以“芙蓉”、“兰泽”和“芳草”这类美好的事物,描绘和渲染了一种明快的情调和热烈的气氛,以此为诗歌的末尾写游子的愁情怨绪形成反衬,为感情的跌宕变化蓄势。“芙蓉”具有形态美和色彩美,可以给读者以视觉的美感;“兰泽”和“芳草”具有芳香美,可笑乱以给读者以嗅觉的美感。然而,这些还只是构成明快情调和造成热烈气氛的静态事物。“涉”字和“采”字的使用,使静态画面出现了动态特征,于是,主人公——游子——便融入了画中。他足涉江水,手采芙蓉,眼观兰泽中飘香的芳草,心中该是多么高兴!他要把这一切美好的事物都奉献给自己的亲人。其真挚之情,热烈之态,都饱含在人物轻松愉快的行动之中;几样美好的静态事物, 正是由人物碰晌档的行动而贯串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而美好的画面。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这是游子感情发展的第二个层次。一句自问,使感情骤然一顿, 由喜悦转入怅惘:鲜花就捧在自己的胸前, 而收花人却在遥远的故乡!这一顿,既是游子感情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感情进一步延宕的起始点。回头遥望亲人所在的故乡,只见天际无涯,道路悠长,不但赠送鲜花的心愿无法实现,而且相见的希望也极为渺茫。这样,游子的感情便由怅惘而逐步向忧伤演化了。

第三层是“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结句。这一结句, 由开头的明快而跌入阴沉, 由开头的欢乐而跌入忧伤, 由开头轻松的动作而跌入默默的幽思,感情大起大落,结得特别深沉;这一结句,既以“同心”照应第一层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又以“离居”照应第二层所叙述的客观事实;既以“忧伤”与开头欢快热烈的情绪作反照,又以“终老”与中间“长路漫浩浩”的思绪相接续,结得特别完满。至此,一位长期远游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惓惓情怀,便袒露在读者面前了,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深厚的艺术表现功力。

这首《涉江采芙蓉》,同《古诗十几首》中的其它作品一样,思想情绪比较低沉,但艺术成就极高。它融情入景,映衬烘托,温丽清新,自然贴切,富有“风”“骚”意味,是一首艺术上高度成熟的作品。

二、中的迢迢牵牛星原文

《迢迢牵牛星》原文

[原文]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三、从思想内容和艺术上分析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本篇选自《文选》。 古诗,通常是指古代诗歌。汉人称《诗经》为古诗,南北朝人称汉魏诗为古诗。汉诗中有一部分无名氏作品,也许有五六十首,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从其中选取了十九首,后人称之为《古诗十九首》。 这些诗的写作时间和地点不一致,大约产生于东汉晚期。作者大概是一些失意的中下层知识分子,姓名已不可考。 诗的内容主要是反应士子宦途失意,游子思乡以及思妇的怨情。诗的艺术价值很高,一方面继承了诗三百篇,另一方面又开创了建安魏晋五言诗的风气。后来的诗人多受其影响。钟嵘《诗品》评为“一字千金”,诚非过誉。 《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一首,写的是思妇的离愁别恨。东汉末年,游宦之风极盛,读书人为了寻求出路,求取功名富贵,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奔走。当时政治异常黑暗,社会极为混乱,出身低下的知识分子,即使满腹经纶,也难于施展。在这种情况下,亲人远离的痛苦,就显得更为突出。所以,《古诗十九首》中以夫妻别离、互相思念为题材的作品占了很大比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特别是下层知识分子的思想苦闷。 编辑本段诗词原文 行行重行行 (xíng xíng chóng xíng xíng ) (无名氏)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重行行:行了又行,走个不停。 生别离:活生生地分离。 天一涯:天一方。意思是两人各在天之一方,相距遥远,无法相见。 阻且长:艰险而且遥远。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胡马南来后仍依恋于北风,越鸟北飞后仍筑巢于南向的树枝。意思是鸟兽尚眷恋故土,何况人呢?胡马,泛指北方的马,古时称北方少数民族为胡。越鸟,指南方的鸟,越指南方百越。这两句是思妇对游子说的,意思是人应该有恋乡之情。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相离愈来愈远,衣带也愈来愈松了。意思是人由于相思而消瘦了。已通“以”。 缓:宽松。 浮云蔽白日:这是比喻,大致是以浮云喻邪,以白日喻正。想象游子在外被人所惑。 蔽 :遮掩 不顾反:不想着回家。顾,念。反通“返”。 思君令人老:由于思念你,使我变得老多了。老,指老态,老相。 岁月忽已晚:一年倏忽又将过完,年纪愈来愈大,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岁月已晚,指秋冬之际岁月无多的时候。 弃捐勿复道:什么都撇开不必再说了。捐,弃。 努力加餐饭:有两说。一说此话是对游子说,希望他在外努力加餐,多加保重。另一说此话是思妇自慰,我还是努力加餐,保养好身体,也许将来还有相见的机会。 诗文大意 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 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编辑本段诗词鉴赏 简介 一个妇女怀念离家远行的丈夫。她咏叹别离的痛苦、相隔的遥远和见面的艰难,把自己的刻骨的相思和丈夫的一去不复返相对照,但还是自我宽解,只希望远行的人自己保重。全诗长于抒情,韵味深长,语言朴素自然又精炼生动,风格接近民歌。 欣赏提示 本篇可分作两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后十句为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追叙初别,着重描写路远相见之难。开头两句“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是全诗的纲,总领下文。 第二部分,着重刻画思妇相思之苦。胡马、越鸟二句是说鸟兽还懂得依恋故乡,何况人呢?以鸟兽和人作比,是从好的方面揣度游子的心理。随着时间的飞驰,游子越走越远,思妇的相思之情也愈来愈深切。“衣带日已缓”形象地揭示了思妇的这种心情。她日益消瘦、衰老和“游子不顾反”形成对比。“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是从坏的方面怀疑游子薄幸,不过不愿直说,而是委婉地通过比喻表达心里的想法。最后两句是强作宽慰,实际上这种心情是很难“弃捐”勿“道”的,心绪不佳,“餐饭”也是很难“加”的。相思之苦本来是一种抽象的心理状态,可是作者通过胡马、越鸟、浮云、白日等恰切的比喻,带缓、人老等细致的描写,把悲苦的心情刻画得生动具体,淋漓尽致。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 这首诗是选自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中的《古诗十九首》,这是一组诗的名称。 编辑本段创作背景 评析 古诗是与今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一般唐代以后的律诗称今体诗或近体诗,非律诗则称古诗或古体诗。《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大多是文人模仿乐府之作。这里收集的古诗作者已佚。但它的艺术成就是非常突出的,它长于抒情,善于运用比兴手法,使诗意含蓄蕴藉。它大体代表了当时古诗的艺术成就。《行行重行行》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这首诗是一首思夫诗。抒发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女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首句五字,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行行”言其远,“重行行”言其极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于是,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全诗。“与君生别离”,这是思妇“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回忆,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压抑不住发出的直白的呼喊。诗中的“君”,当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 与君一别,音讯茫然:“相去万余里”。相隔万里,思妇以君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所谓“各在天一涯”也。“道路阻且长”承上句而来,“阻”承“天一涯”,指路途坎坷曲折;“长”承“万余里”,指路途遥远,关山迢递。因此,“会面安可知”!当时战争频仍,社会动乱,加上交通不便,生离犹如死别,当然也就相见无期。 然而,别离愈久,会面愈难,相思愈烈。诗人在极度思念中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凡物都有眷恋乡土的本性:“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飞禽走兽尚且如此,何况人呢?这两句用比兴手法,突如其来,效果远比直说更强烈感人。表面上喻远行君子,说明物尚有情,人岂无思的道理,同时兼暗喻思妇对远行君子深婉的恋情和热烈的相思--胡马在北风中嘶鸣了,越鸟在朝南的枝头上筑巢了,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自别后,我容颜憔悴,首如飞蓬,自别后,我日渐消瘦,衣带宽松,游子啊,你还不归来啊!正是这种心灵上无声的呼唤,才越过千百年,赢得了人们的旷世同情和深深的惋叹。 如果稍稍留意,至此,诗中已出现了两次“相去”。第一次与“万余里”组合,指两地相距之远;第二次与“日已远”组合,指夫妻别离时间之长。相隔万里,日复一日,是忘记了当初旦旦誓约?还是为他乡女子所迷惑?正如浮云遮住了白日,使明净的心灵蒙上了一片云翳?“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这使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苦痛和彷惶之中。诗人通过由思念引起的猜测疑虑心理“反言之”,思妇的相思之情才愈显刻骨,愈显深婉、含蓄,意味不尽。 猜测、怀疑,当然毫无结果;极度相思,只能使形容枯槁。这就是“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老”,并非实指年龄,而指消瘦的体貌和忧伤的心情,是说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晚”,指行人未归,岁月已晚,表明春秋忽代谢,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红颜老的迟暮之感。 坐愁相思了无益。与其憔悴自弃,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体,留得青春容光,以待来日相会。故诗最后说:“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至此,诗人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结束了她相思离乱的歌唱。 诗中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内在节奏上重叠反复的形式,同一相思别离用或显、或寓、或直、或曲、或托物比兴的方法层层深入,“若秀才对朋友说家常话”式单纯优美的语言,正是这首诗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所在。而首叙初别之情--次叙路远会难--再叙相思之苦--末以宽慰期待作结。离合奇正,现转换变化之妙。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读文思路 两个人分别了,而且越离越远,一个生字写出了两个人被活活拆开(什么原因分离?)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痛苦之余,主人公进行了反思:我们究竟能不能再见面?但结果令他失望,道路又艰险又漫长,会面的可能微乎其微.但是主人公不甘心这种结果,他想到了胡马和越鸟的故事,鸟兽尚且如此依恋,不忍离去,我们就难道不如鸟兽吗?不由的心里宽慰了些,但还是为痛苦所折磨,日渐消瘦,最后只能安慰自己:还是先放在一边,保重好身体,静静的等待相见的那一天吧.这首诗把思念者的那种缠绵悱恻的心情写的入木三分,令人感动. 编辑本段相关小说 「综漫」行行重行行 作者:沉沦荼靡 她是本文的主角:一个天使般的混血儿 所谓混血儿:女巫+吸血鬼+亡灵+神兽 她不喜欢安宁 该乱的地方要乱 不该乱的地方更要乱她不喜欢和平 这个不能怪她 谁让天生的血缘因子里就没有属于“正义”的细胞 她是主角的至交:一只狐狸精从妹喜妲己褒姒一直到貂蝉武媚陈圆圆 她也算是过尽千帆 可是谁又知道她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于是乎 一个问另一个:“这个世界太无聊,怎么办?”另一个回答:“别忘记我们是什么人,想走,还不简单?” P.S(必看):1 本文是单一女主没错 虽然会有重要女配 但不会写成双女主的情况2 本文女主性格恶劣 感情不专 而且还有一点点喜新厌旧 所以绝对NP结局 而且在一起的不一定就是最后能收的 感冒者请鼠标左移点X3 本文所穿越地点甚多 多数动漫 少数其他小说和架空历史 有可能有HP、三国、武侠等等此类 虽然尽量不会太乱 但也必定本文超长 所以对此类文不适应例如头晕目眩手脚抽筋着 请鼠标左移点X4 本文不确定小白倾向 不确定埋雷数量 看文者要有极高的心理素质 随时准备挨炸 已经穿越的世界,哈利波特,火影,死神,猎人,最游记,吸血鬼骑士,幽游白书,浪客剑心,犬夜叉,天是红河岸,三国,死亡笔记,封神演义。(暂时只有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