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评杨志?
金圣叹也给出了一个理由,这就是点评杨志,言称是“上上人物,杨志写来是旧家子弟”,并在随后,还给了四个字“杨志之正”!
意思就是说,杨志是一位拥有正气的好汉!
点评林冲时,却是“林冲之毒”,意思是说,林冲是位“毒人”,下手狠毒。
之所以说“杨志之正”,是由于老祖宗是杨家将,杨志至死不忘其“志”,想重塑祖先杨家将荣耀。这也是为何,杨志虽是二龙山的二当家,却跟鲁智深、武松有些格格不入的原因——鲁智深、武松怒怼宋江招安,杨志不发一言。
金圣叹评宋江原文?
金圣叹评价《水浒传》说:
“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
《水浒传》的动人之处,除了那百般曲折、震撼人心的英雄故事,更在于其中的烟火百味,人生智慧。
写的都是传奇故事,看的都是人生道理,这才是《水浒传》的真正价值。
其中,有三条行事法则,值得我们回味。
遇事要忍
提到《水浒》,总绕不过去一个人,那就是“梁山头把交椅”宋江。
比起其他好汉,宋江的武艺要差许多,但他却能力压群雄,成为梁山第一把交椅。
这不单单凭借他的义气美名,还在于他的过人心性——遇事能忍。
宋江虽“刀笔精通,吏道纯熟”,但无奈始终科举不中,只好在小小的郓城县做押司,这与他的“凌云志”可谓相差甚远。
不过,宋江没有意志消沉,他一直在生活的碾压下,等待着改变命运的机会。
正如他自己所言:“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直到晁盖一行的出现,宋江的命运才发生了巨大转折。
怒杀阎婆惜,押送青州,发配江州,反上梁山,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生死考验,没能打败那个又黑又锉的宋三郎。
相反,他在这重重险阻中,练就了深藏不露、波澜不惊的忍功。
在与关胜对阵时,关胜曾于两军阵前大骂宋江是背叛朝廷、巧言令色的小吏,只需自己挥挥手,顷刻就能让他粉身碎骨。
面对关胜的辱骂,身为大头领的宋江毫不生气,反而由衷赞道:
“吾看关胜英勇之将,世本忠臣,乃祖为神,宋江甘愿让位。”
在水浒传中,这样的场景可谓层出不穷。
但凡朝廷派来征讨大军,那第一个挨骂的必是宋江,可每次挨骂后,宋江总能一笑置之,可见其忍耐力之强。
最终,骂他的人,都成了他的队友和迷弟,这便是“忍功”的魔力。
有人说:生活,一半是继续,一半是忍耐。
忍耐不是怯懦,而是一个人最大的能耐。
在衡量自身条件尚无绝对必胜把握时,暂时的忍耐是必要的。
正所谓:招殃之端,莫过于气性;避祸之法,莫过于忍让。
忍得住气,才能成得了器。
一个人最终的格局有多大,终归还是要看他能吞下多少委屈。
看事要准
在108位梁山好汉中,最不缺的便是武艺高强的实力派,而像燕青这种相貌俊俏的偶像派,实是凤毛麟角。
燕青素来以“机巧心灵,多见广识,了身达命”著称,就连金圣叹也称赞他是一个“妙人”。
从一个下人,到一位英雄,纵横天下,全身而退,其中缘由大抵是他遇事看得准。
燕青本是一孤儿,有幸被卢俊义收养,成了卢俊义的仆从。
对于卢俊义这个大恩人,燕青可谓是忠心不二。
梁山为了对付史文恭,计划将卢俊义骗上梁山。
吴用扮作算命先生来到卢府,设计让卢俊义写下一首藏头反诗,并告诉他:
“百日内必有血光之灾,除非去一千里外的东南方向,才有可能消灾解惑。”
卢俊义慌不择路,信以为真,赶忙收拾行李准备避难。
就在这时,燕青站了出来,他向卢俊义解释说:
“怕是梁山歹人,前来诱骗、煽惑主人,而且所往之地也是梁山歹人盘踞之地,不可不防。”
但卢俊义不听劝阻,执意前往,结果被梁山所擒。
不仅在面对危难时如此,燕青在面对荣华富贵时,仍有着异于常人的高见。
当时梁山征讨方腊完毕,朝廷论功行赏,看似好日子真的要来了,众好汉也都以为可以安享富贵。
其实,当初燕青在促成招安时,就已经看出朝廷不过是在利用宋江等人而已。
所以,燕青私下去见卢俊义,劝他急流勇退,隐姓埋名以终天年。
不料,卢俊义一心只想衣锦还乡,为官一方,完全不听燕青的劝谏。
无奈之下,燕青只好留下一封书信,洒泪而别。
结果,卢俊义“风尘太行,皮毛终坏”,饮了毒酒,失足落水而死。
燕青则早早归隐江湖,作伴南山,得以善终。
燕青总能从表象之中,准确地看到问题的本质,如此机巧,不愧其“天巧星”之名。
金圣叹评鲁智深原文?
金圣叹评价《水浒传》中鲁智深原文说:“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
《水浒传》的动人之处,除了那百般曲折、震撼人心的英雄故事,更在于其中的烟火百味,人生智慧。写的都是传奇故事,看得都是人生道理,这才是《水浒传》的真正价值。其中,有三条行事法则,值得我们回味。
金圣叹评水浒哪个版本好?
施耐庵版本,从洪太尉上山开始,一直到英雄排座次为止是最好
金圣叹评水浒传好处?
金圣叹是这样对比武松和鲁智深的:“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心地厚实,体格阔大。然不知何故,看来便有不及武松处。想鲁达已是人中绝顶,若武松直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处。”
金圣叹总结出了武松身上具有的十个优点:“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断曰第一人,不亦宜乎?”
大家都知道,点评《水浒传》最有名的大家,是金圣叹,极具反抗精神的金圣叹一向瞧不起宋江,他对宋江的评价极低:“甘人也(口蜜腹剑)”、“驳人也(双重人格)”、“歹人也(恶贯满盈)”“厌人也(形容猥琐)”“假人也(言行不一)”“呆人也(不审时度势)”、“俗人也(好酒及色)”、“小人也(卑微小吏)”、“钝人也(见事迟)”。
总而言之一句话,宋江就是连狗都不吃的垃圾:“一百六人,殆莫不胜于宋江。”鼓上蚤时迁受了委屈,跟宋江画了等号。
瞧不起宋江的金圣叹,对行者武松却是顶礼膜拜,其中的原因只有一个:当时的环境下,太需要武松那样极具反抗精神、快意恩仇杀伐果断的英雄好汉了,因为剃发易服多年之后,很多人的骨气和血性,已经被消磨殆尽,甚至争先恐后期盼有一天能被“抬籍”成为“旗人”,就可也打千喊“喳”自称奴才了:清朝是唯一一个以自称奴才为荣的朝代,一般人连称奴才的资格都没有,只好“很委屈”地称“臣”。
金圣叹评红楼梦名言?
金圣叹是明未清初之人,红楼梦还没有出现。批书领域,金圣叹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大家。
他把人物性格的塑造放到首位。指出水浒传令人看不厌,无非是把一百八个人性格都写出来了。而塑造人物性格成功的关键是捕捉住人物的独特的个性。他批注的水浒传甚至取代了绝大部分旧本。三百多年来,人们几乎不知道金本之前的水浒传还有其他版本。
金圣叹对西厢记的批注则明显是为了露礼教对人性的摧残,赞美崔莺莺、张生的叛逆行为。力推西厢为天地妙文。
从而让金圣叹评点的西厢记达到了新的高度。他在对西厢记的批注中,每每引申开来,另辟蹊径。有些点评看似与西厢记有关,却又常常游离于其外。有不满意处屡屡操刀对西厢记进行删改。并断言第五本并非出自王实甫之手,是恶札。直接将其砍去。
金圣叹评水浒传人物排名?
他把武松评作水浒第一位好汉。武松何如人也?曰:“武松,天人也。”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断曰第一人,不亦宜乎?
鲁智深屈居第二。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然不知何故,看来便有不及武松处。鲁达说不上比武松差在哪儿,就是感觉不如武松。
李逵第三,林冲第四,吴用第五,花荣第六,阮小七第七,等等。最后两位时迁和宋江。《水浒传》坐第一把交椅的宋公明,在他笔下忝陪末座。他把宋江解读成一个胸藏野心,擅使权谋,假义气收买人心的人。
金圣叹(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名采,字若采。一说原姓张,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
金圣叹评水浒传序原文译文?
金圣叹
《水浒传》序原文
朝日初出,苍苍凉凉,澡头面,裹巾帻,进盘飧,嚼杨木。诸事甫毕,起问可中?中已久矣!中前如此,中后可知。一日如此,三万六千日何有?以此思忧,竟何所得乐矣?
每怪人言:某甲于今若干岁。夫若干者,积而有之之谓。今其岁积在何许?可取而数之否?可见已往之吾,悉已变灭。不宁如是,吾书至此句,此句以前已疾变灭。是以可痛也!
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快莫若谈,其谁曰不然?然亦何曾多得。有时风寒,有时泥雨,有时卧病,有时不值,如是等时,真住牢狱矣。
舍下薄田不多,多种秫米,身不能饮,吾友来需饮也。舍下门临大河,嘉树有荫,为吾友行立蹲坐处也。舍下执炊爨、理盘槅者,仅老婢四人,其余凡畜童子大小十有余人,便于驰走迎送,传接简帖也。舍下童婢稍闲,便课其缚帚织席——缚帚所以扫地,织席供吾友坐也。吾友毕来,当得十有六人。然而毕来之日为少,非甚风雨,而尽不来之日亦少,大率日以六七人来为常矣。
吾友来,亦不便饮酒,欲饮则饮,欲止先止,各随其心,不以酒为乐,以谈为乐也。吾友谈不及朝廷,非但安分,亦以路遥,传闻为多。传闻之言无实,无实即唐丧唾津矣。亦不及人过失者,天下之人本无过失,不应吾诋诬之也。所发之言不求惊人人亦不惊未尝不欲人解而人卒亦不能解者事在性情之际世人多忙未曾尝闻也。
吾友既皆绣淡通阔之士,其所发明,四方可遇。然而每日言毕即休,无人记录。有时亦思集成一书,用赠后人,而至今阙如者:名心既尽,其心多懒,一;微言求乐,著书心苦,二;身死之后,无能读人,三;今年所作,明年必悔,四也。
是《水浒传》七十一卷,则吾友散后,灯下戏墨为多;风雨甚,无人来之时半之。然而经营于心,久而成习,不必伸纸执笔,然后发挥。盖薄莫篱落之下,五更卧被之中,垂首拈带,睇目观物之际,皆有所遇矣。或若问:言既已未尝集为一书,云何独有此传?则岂非此传成之无名,不成无损,一;心闲试弄,舒卷自恣,二;无贤无愚,无不能读,三;文章得失,小不足悔,四也。
呜呼哀哉!吾生有涯,吾呜乎知后人之读吾书者谓何?但取今日以示吾友,吾友读之而乐,斯亦足耳。且未知吾之后身读之谓何,亦未知吾之后身得读此书者乎?吾又安所用其眷念哉!
东都施耐庵序。
《水浒传》序注
本序相传为金圣叹所作。有删节。
《水浒传》序译文
朝阳刚刚升起,天气清清凉凉,洗头洗脸,用头巾收好头发,吃完饭,用杨木清洁牙齿。这些事情都做完,问可到中午了?早就已经到中午了!中午之前是这样,中午之后也可想而知。一天是这样,一生中的三万六千日又有何不同呢?为此我感到烦恼,人生简直毫无乐趣。
我总是听不惯别人说,今年距某年已经过了若干年了。这里的“若干”应该是积累而有之的意思。可现在这几年的岁月在哪里的?可以拿过来数一下吗?可见过去的我,已经悉数幻灭了。不只如此,我写下这句文字,这句之前的文字也已飞速地幻灭。因此真是让人心痛啊。
快乐的事情莫过于和好朋友在一起,和好朋友在一起的快乐莫过于谈天说地,谁说不是呢?然而这是多么难得啊。有时寒风凛冽,有时下雨道路泥泞,有时候卧病在床,有时朋友来了我却刚好不在,想到这些情况,真如住在牢狱中一样啊。
我家的田不多,大部分种了高粱,我自己不能喝酒,是我朋友来时需要喝酒。我家大门对着一条大河,大树洒下一片绿阴,是我朋友或走或站,或蹲或坐的好地方。我家生火做饭,料理菜肴疏果,只有四个老年女仆,其他大小童仆总共十来个,方便跑腿迎送客人,传递名帖。家里僮仆稍稍得闲时,就督促他们扎扫把,织席子,扎扫把是为了扫地,织席子是供我朋友坐。我朋友来全了的话,应该有16个人。然而全来的时候很少,不是疾风暴雨的日子,一个都不来的时候也不多。大多数的时候总有六七个人过来。
我朋友来了也不马上喝酒,想喝就喝,不想喝就不喝,全随自己的心意。我们不以喝酒为乐,而以谈话为乐。我这些朋友谈论内容不涉及国家政治,不单是因为安分守己,也因为路途遥远,传闻颇多。传闻没什么真的,没什么真的也就虚耗口舌而已。他们也不涉及别人的过失,天下的人本没有过失,不应诋毁别人。他们所说的事不求骇人听闻,别人也并不感到惊奇。他们所说的事并非不想让别人明白,然而最终也总有人明白不了,大概谈及深刻微妙的情感,大家忙于事务,无暇领会。
我的朋友都是锦心绣口而又淡泊通达的人,他们的见解放在任何地方都是适用的。然而每天说完就算了没有人记录。有时也想着把各人的谈话集成一本书,留着赠予后人,然而到现在还没有完成。原因有四:大家都没有追求名利的心,懒得去做,这是其一;谈话是为了快乐,写书内心辛苦,这是其二;死了之后怕是没人能读懂这些书,这是其三;今年写了书明年肯定要后悔,这是其四。
这七十一卷的《水浒传》,多是朋友散去后我在灯下写着玩的;还有一半是疾风暴雨没有朋友来的时候写的。然而都是在心里构思,时间久了养成习惯,不需要铺纸拿笔坐在桌前苦思冥想,然后才写出来。傍晚在篱笆边散步的时候,五更时睡在被窝里的时候,低头抚弄衣带,抬眼看东西的时候,都会有些灵感。或许有人会问:前面说你的朋友们那么有价值的谈话都没有集成一本书,为什么独独有这本《水浒传》呢?这也有四点原因:这本书写成了不会增加名气,不成也没有损失,这是其一;闲的时候随便写写,随自己的兴致,这是其二;不论聪明愚笨都能读得懂,这是其三;这本小说而已,小到没有可以后悔的,这是其四。
呜呼哀哉!我的生命是有限的,我怎知后世读我书的人会如何评价我呢?只要现在拿出来给我朋友看看,朋友看了高兴也就足够了。况且不知我来世读此书会作何感想,也不知我来世还读不读得到这本书,我又何苦对它念念不忘呢。
东都施耐庵序。
金圣叹评水浒传3个半好汉?
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批评家金圣叹曾评点:“天下之文章,无出《水浒》右者。”金圣叹更认为,《水浒传》可以与《史记》相较,甚至胜过《史记》一筹。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金圣叹评点此书将108个梁山好汉的面貌都写得传神,让人百读不厌。
纵观全书,按照这一标准能称得上“好汉”的,只有3个半而已。第一个便是史进,史进虽然也不完美,但他上梁山前,做的一件事却体现了锄强扶弱侠义心肠。史进明明和朱武等人在少华山上过得好好的,偏偏要为素不相识的王义、玉娇枝父女俩出头。
听说贺太守强夺玉娇枝入府,史进救下了王义,又单枪匹马去找贺太守算账。平心而论,史进智谋欠缺,但他的热心肠是摆在那的,一个少华山上的威风头领,居然为了给弱势父女打抱不平深陷大牢,就凭这一点,史进称一声“好汉”绝不为过。
第二个是晁盖。晁盖其实不算在108将之内,充其量只是宋江坐头把交椅之前的一个铺垫而已,晁盖的心思也没宋江那么细,玩起收人心来敌不过宋老弟。但晁盖救白胜、宋江抛弃唐牛儿,这对比就看出了两人人品的差别。
白胜虽然出卖了晁盖一行人,却也是逼不得已,晁盖上梁山便记得去救他,叫刘唐拿金子去感谢宋押司;宋江多亏了唐牛儿才摆脱阎婆纠缠,但他可没想过要去救唐牛儿。宋江为了赚好汉上山,一会儿陷害秦明、卢俊义,一会儿断徐宁、李应后路。
而晁盖却在劫法场救宋江时,看到黑旋风李逵冲进人群乱砍,急忙喊道:“不干百姓事,休只管伤人!”其他好汉可没想到这点,紧急情况下还记着不要伤害无辜的人,也就晁盖一个了。
第三个是鲁智深。鲁智深和武松都是高人气好汉,但对比之下,鲁智深给人的感觉没那么“血腥”,就算站在鲁智深面前,你也生不出害怕的心思,因为你知道鲁智深讲道理,从来不一言不合便大打出手,任着性子伤人放火。
鲁智深放弃了原来的职位,只为了救金翠莲父女;路过桃花庄,又救了刘太公的女儿,阻止周通抢民女;在大相国寺看菜园子,生活安逸,又忍不住出手救林冲,自己失去安身之地流落江湖。即便放到现代,鲁智深所为也是值得人尊敬的。
最后半个便是朱仝了。朱仝救的人倒不是素不相识的,他先是放走晁盖,又放走雷横,最后因为李逵杀了他看护的小衙内,怒气攻心,誓要和李逵过不去,不管宋江劝还是吴用劝,朱仝都坚持要为可怜的小衙门讨个公道。
金圣叹评水浒传为什么那么注重字数?
它是根据天上的108星座命名的,所以注重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