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临江仙古诗?

2023年08月29日 23:09:571

一、临江仙古诗?

《临江仙》是唐代诗人杨炯所作的一首诗,全名为《临江仙·滔滔江水东去》,是一首描绘江水宽阔、壮美的山水诗。全诗如下:

滔滔江水东去,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该诗写的是作者在江边与一位陌生老者相遇,两人喝酒聊天,畅谈世事的情景。作者在诗中借江水随波逐流的现象,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经历及背景的随遇而安,将白发江渚与青山依旧相对照,突出了人生短暂,自然长存的主题思想。

临江仙是唐代诗人张继的名作,全诗如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诗描绘了跌宕起伏、变幻无常的世事河流不断流淌、永不停歇的景象,以及耄耋之年的诗人所抱怀不羁的心态和豁达胸襟。整首诗优美动人,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二、纳兰《临江仙·永平道中》诗词赏析

纳兰词·临江仙

永平道中。独客单衾谁念我,晓来凉雨飕飕。缄书欲寄又还休。个侬憔悴,禁得更添愁。

曾记年年三月病,而今病向深秋。卢龙风景白人头。药炉烟里,支枕听河流。

词译

行在羁旅的男子,思念更如春草,渐行渐远还生。家中的她,还好吗?

一纸憔悴寄相思?又怕她知晓自己瘦损的容颜团简,为我担忧为我愁。这么多年了。年年伤春,年年病在深秋。

他脸上沧桑更浓,不再是那个动辄一声弹指泪如丝的少年公子了。甚至没有皱眉,他只是眼眸忧郁,神色忧伤地靠在那里。在药炉烟里,支枕听河流。

评析

这篇《临江仙》作于永平道中,永平是指清代的永平府,其故境在今河北省东北部陡河以东,长城以南的地区,是出关通辽东的必经之路,由此可知容若作此词时是初登征程后不久。用词体咏边塞风情,宋元以来并不多见。纳兰几度扈驾宸游或奉命出使塞上,写了几十首边塞词,这对词史是一大贡献。其中不无豪迈的气度和壮阔的场面,但绝少开怀乐观,而是大多苍凉悲怆的意绪。严迪昌《清词史》云:“几乎是孤臣孽子的情绪。”此篇客中卧病之作也是如此。“独客单衾谁念我,晓来凉雨飕飕。”起首二句写自己孤眠独卧的寂寞。因为身在永平道中,在山海关一带,所以言“客”;因为远离故园而无妻子好友相伴,所以言“独”。合在一起,“独客”就道出了羁旅孤独的心理感受。“单衾”,与“独客”相契,传达的是一种“罗衾不伏或氏耐五更寒”的感觉,此是从身体感受而言的。有了心理、身体两方面的铺垫后,“谁念我”,这一深情感慨,就从衷心自然流发出来。“晓来凉雨飕飕”,是写单衾独卧后清晨醒时的情景,也是对“谁念我”的答言和反衬:清晓寒凉,冷雨飕飕,偌大的世界,似乎只有它们挂记着我,衬托我的忧愁。

“缄书欲寄又还休,个浓憔悴,禁得更添愁。”接下来三句写家书作毕,欲寄还休的矛盾心理:写好了书信又犹豫,家中娇妻因为自己外出而担忧、憔悴,如若收到我生病的家书,必愁上添愁,身体娇弱的她,如何经受得住呢?“缄书欲寄又还休”,与李清照《凤凰台上忆》中的“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有异曲同工之妙,也道出了词人虽在缺散羁旅,虽在病中,但仍牵挂娇妻,关念切切的多情。

“曾记年年三月病,而今病向深秋”,下阕进一步写乡关客愁的难耐,思念闺阁中人心情的难解。“年年三月病”,不是说词人年年三月都会生一场大病,而是花用韩偓《春尽日》诗:“把酒送春惆怅在,年年三月病恹恹。”说自己年年三月都会伤春,都会因春愁忧思成疾;如今远在塞外,不见闺中人,只有以恹恹病躯独向深秋,谙尽孤寂滋味。

“卢龙风景白人头,药炉烟里,支枕听河流。”结尾三句,用眼前景表达无穷无尽的愁怀。深秋季节,卢龙地区风景萧疏,令飘零人物增添伤感之情,而致暗生白发。所以终日只有拖着病躯,身向药炉烟里,于客舍中支起枕头,侧耳听着隐隐的水声,而心思如游丝缕缕,水烟漠漠……

三、苏轼《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诗词赏析

临江仙·冬夜夜寒冰合井

宋代:消告苏轼

冬夜夜寒冰合井,画堂明月侵帏。青缸明灭照悲啼。青缸挑欲尽,粉泪裛还垂。

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情声两尽莫相违。欲知肠断处,梁上暗尘飞。

译文

冬天夜里很寒冷,寒冰把井都封住了。明亮的月光穿过华丽的房间照进帐子里,青色的灯光,一明一暗地闪烁着,映照着悲啼的侍女。灯芯快烧完了,胭脂粉和着泪水一滴滴地流下了。

没有饮完一杯酒,就见她掩面流泪,歌声里夹杂着凄凉的悲咽。悲情和歌声两方面尽量发泄,都不相违背。你要体味到她唱得令人悲痛之处,就是歌声震得屋梁上的灰尘飞扬下来时。

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等。格律俱为平韵格。全词分两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冰合井:严寒的冰把井给封冻了。

画堂:泛指华丽的堂舍。

侵帏(wéi):侵袭帐子。侵,指一物进入他物中或他物上。

青缸:代指青色的灯光。

挑:把灯芯拨出一些。欲尽:快烧完了。

裛(yì):沾湿。垂:掉下,流下。

掩泪:犹掩涕,掩着面流泪。

暗尘:多年不见的灰尘,积尘。

创作背景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十二月,徐君猷(黄州太守,与苏轼是同僚)的侍女胜之将要离开黄州去苏州,该词是苏轼在送别胜之时所作。

赏析

上片写侍女离别前夜的悲伤生活环境与心态。开头两句,点明侍女在别离徐君猷后的“夜寒冰合井”的生活时令,“画堂明月侵帏”的生活氛围。接着三句,写在极其严寒、月透帐帏的冬夜里,青灯若明若灭地映照着“悲啼”的侍女。“青缸挑欲尽”,写侍女“悲啼”时间之长,“粉泪裛还垂”,写侍女“悲啼”程度之深。以伤恨为中心,以明月、青灯为帮衬,把今、昔、未来串连起来,显示愁恨绵绵无尽期,明月、青灯仍长在。当时的明月、青灯曾映照着陪伴着主人的欢笑,而今明月、青灯之下,却只有侍女孤身一人。该词与《西江月·别梦已随流水》中的“泪巾犹裛香泉”“别梦”的意境完全吻合。这不是偶合,而拿滚明是离情的必然。两心相许,终身难忘。在徐君猷离黄州几个月后,侍女也将离去,自然引起侍女生活上的变化和情感上的悲伤。胜之是词人最欣赏的侍女。胜之与于黄州的一段生活,在词人脑际里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而今将各奔西东,叫词人魂飞梦萦、牵肠挂肚。

下片写侍女惜别前夜的歌声,令人动心、消魂和断肠。“未尽一尊先掩泪,歌声半带清悲”,写侍女伤离别时的未歌先泪、半歌半悲。“掩泪”写侍女的哭态,“歌声”写侍女的强颜,“清悲”写侍女的伤感。泪(粉泪、掩泪)、歌(歌声)、悲(悲啼、清悲)三者交融,让人为之动心、消魂?正是词人所谓歌有声,人有情,“情声两尽莫相违”的慰藉词了。最后两句,进一步渲染侍女的无限伤感与痛苦。“梁上暗尘飞”,这一赞赏是不过分的,备兄表明词人对这位即将离黄州去苏州的侍女怀有深深的依恋之情。

全词情真意切,恸天感人,笼罩在灰暗、悲凉的气氛中。冬天、寒夜、冰井、明灭青灯、悲啼、粉泪(掩泪)、清悲歌声、肠断、暗尘等词语的巧妙缀合,淋漓尽致地塑造了一位声情并茂、声泪俱下、令人倾倒的侍女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