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古诗分类(把所有相同类的古诗分类)

2023年07月30日 14:59:231

一、古诗分类(把所有相同类的古诗分类)

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忘我诗、第二人称诗…………

二、古诗词按照内容可分为哪些类别,要全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三、古诗分类和写法。

《唐诗三百首》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各分为五言律和七言律。从格律上看,可又分为古体和近体。古体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共四句,律诗共八句。

律诗一共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颌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颌联和颈联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所谓平仄,就是诗文的韵律。平指平直,仄指曲折。要区别平仄,先要懂得四声,四声就是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古代汉语声调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声。除平声外,其他就是仄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就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有口诀云: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所谓压韵就是把相同韵部的字放在韵文的句尾,各句压韵的字就叫韵脚。压韵是诗词等韵文的语言特点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使声音和谐优美,吟咏顺口悦耳,便于记忆流传。无韵不成诗,一般至少第二句和第四句压韵,最多三句压韵,例如:浮香绕曲岸,园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第二句末尾字池chi和第四句末尾字知zhi形成压韵。“韵”,大致等于汉语拼音的韵母,学过拼音的都知道,拼音包括声母和韵母,比如“公”,拼音为“gong”,其中“g”是声母,而“ong”是韵母,压韵就是压韵母相同的字。要避免同一个韵字在一首诗的韵脚重复出现,要避免同义字相压,还要避免出韵,有很多同韵的字却属于不同的韵部,如“冬”与“东”,如果在同一首诗中相压,即为出韵。

关于平仄,我认为在格律诗词中,主要还是形式上的需要,其美学意义并不太大。如果格律诗词要在现代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的话,就有必要根据其各种形式特征的重要性,变化斟酌,适当放宽平仄限制,在不伤文章的前提下尽量照顾平仄,甚至摈弃平仄的约束,灵活调整平仄结构和位置,只要符合音韵之美学特征,读起来不拗口,能引起美好感觉的共鸣即可。也许,创造出一种新体古诗词才是格律诗词的现代命运之路。

四、古诗分类(写人,写景,写物等)

按内容:

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行旅诗、闺怨诗、战争诗、抒情诗、叙事诗

按形式:

古诗分类 古体诗 乐府 律诗 绝句

古诗分类-古体诗-乐府-律诗-绝句

《唐诗三百首》的编者把诗分为古诗、律诗、绝句三类,又在这三类中都附有乐府一类;古诗、律诗、绝句又各分为五言、七言。这是一种分法。沈德潜所编的《唐诗别裁》的分类稍有不同:他不把乐府独立起来,但是他增加了五言长律一类。宋郭知达所编的杜甫诗集就只简单地分为古诗和近体诗两类。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为五言、七言两类。

古体和近体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 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 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

乐府诗

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的官署名称,后来成为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乐府。魏晋和唐 代以及其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称乐府或拟乐府。例如《敕勒歌》《木兰诗》《孔雀东南飞》《梦游天姥吟留别》都是乐府诗。乐府产生於汉代,本来是配音乐的,所以称为“乐府”或“乐府诗”。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到了唐代以后,文人摹拟这种诗体而写成的古体诗,也叫“乐府”,但是已经不再配音乐了。由於隋唐时代逐渐形成了新音乐,后来又产生了配新音乐的歌词,叫做“词”。词大概产生於盛唐。在乐府衰微之后,词产生之前的一个过渡时期,配新乐曲的歌辞即采用近体诗。像王维的《渭城曲》、李白的《清平调》,都是近体诗的形式。

近体诗

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

律诗共有八句,一、二两句为首联,三、四两句为颔联,五、六两句为颈联、七、八两句为尾联。

绝句又叫截句。绝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则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