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满西楼古诗全文?
李清照月满西楼全诗: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译文: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彼此都在思念对方,可又不能互相倾诉,只好各在一方独自愁闷着。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作品鉴赏
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
月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极。 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难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
二、'从此无心受良宵,任他明月下西楼'是哪句诗里的?还是现代人们编的?
原文应为”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题目是<<写情>>作者:李益(唐)
此诗所写是在女友失约后的当天晚上.原来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约会由于对方变心而告吹了,在这个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又却是一个风清月朗的良宵,可这时诗人哪有心情赏月呢?不但今夜如此,从此以后,他再不会对良夜发生任何兴趣了,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
这首诗艺术特点是以美景衬托哀情,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
三、从此无心爱良夜 任他明月下西楼.是谁的诗,全诗是??
李益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盈盈月光下水波荡漾,像我的思恋一样,无边无痕.
千里相会的约定在瞬间成了泡影.
自此以后再也无心在如此美好的夜里想起他(她)来.
就让明月独自静静落下去.
这首七绝以《写情》为题,细玩全诗,很象是写恋人失约后的痛苦心情。
此诗所写的时间是在女友失约后的当天晚上。诗人躺在花纹精细、珍贵华美的竹席上,耿耿不寐,思绪万千。原来期待已久的一次佳期约会告吹了。对方变心了,而且变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突然,使人连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佳期”而言“千里”,可见是远地相期,盼望已久,机会难得。“休”而言“一夕”,见得吹得快,吹得彻底,吹得出人意外。而这又是刚刚发生的,正是诗人最痛苦的时刻,是“最难将息”的时候。夜深人静,想起这件事来,怎能不失眠呢?一、二两句从因果关系来看是倒装句法,首句是果,次句是因。
这个令人痛苦的夜晚,偏偏却是一个风清月朗的良宵,良夜美景对心灰意懒的诗人说来,不过形同虚设,那有观赏之心呢?不但今夜如此,从此以后,他再不会对良夜发生任何兴趣了,管他月上东楼,月下西楼。月亮是月亮,我是我,从此两不相涉,对失恋的人来说,冷月清光不过徒增悠悠的愁思,勾起痛苦的回忆而已。
这首诗艺术特点是以美景衬哀情。在一般情况下,溶溶月色,灿灿星光能够引起人的美感。但是一个沉浸在痛苦中的心灵,美对他起不了什么作用,有时反而更愁苦烦乱。此诗以乐景写哀,倍增其哀。用“良夜”、“明月”来烘托和渲染愁情,孤独、怅惘之情更显突出,更含蓄,更深邃。
四、任他明月下西楼上一句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出自中唐诗人李益的《写情》
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
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五、你所记得的包含“西楼”连个字的诗词,包括作者出处。
一剪梅
作者:李清照 朝代:北宋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水调歌头
作者:辛弃疾 朝代:南宋
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
西江月
作者:晏几道 朝代:北宋
南苑垂鞭路冷,
西楼把袂人稀。
一萼红
作者:姜夔 朝代:南宋
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杨还袅万丝金。
木兰花
作者:秦观 朝代:北宋
西楼促坐酒杯深,风压绣帘香不卷。
采桑子
作者:晏几道 朝代:北宋
月幌风襟,犹忆西楼着意深。
长门怨
作者:李白 朝代:唐
天回北斗挂西楼,金屋无人萤火流。
蝶恋花
作者:晏几道 朝代:北宋
醉别西楼醒不记,
春梦秋云,聚散真容易。
六、日暮酒醒人已远,漫天风雨下西楼。与宋代送别诗歌中的哪句极为相似?
“今朝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两者均为送别酒醒的感伤离情之作,都是以描写景色作为反衬的手法表达情感。在写景时,两者均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
谢亭送别写送别酒后醒来只见风雨飘摇,友人的小舟早已远去,只留下一片苍茫暮色,而作者凄清孤寂的离愁,正如这目之所触,无限黯淡。这景色或许并非作者真实所见,而是作者寓情于景,想象酒醒的凄清,并借景抒情,达到了虚实浑然的境界。
而雨霖铃中,柳永同样写别后酒醒,但却用设问引出,以虚写实。作者在离别之际反问自己,送别之后,会在哪里醒来呢?然后以“杨柳岸,晓风残月”作答,词人酒醒梦回,却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答案之中,有柳有月,都是中国送别诗不可或缺的意象,整个画面充满了凄冷清幽的气氛,意境清丽悠远,情景交融,绵长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