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词平仄规律
关于诗词平仄规律如下:
我们知道平仄是近体格律诗才需要使用到的音调划分规则。所以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把古体诗排除在外了。也就是说,我们只是在讨论近体格律诗的规则。
近体诗分为绝句、律诗、排圆拦律。三者体裁大小有不同,但是平仄规律是一样的橘谈胡。第一,平仄两两交替。
平仄知识我们这里不详解了,大家大概知道汉字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即可。唐诗肯定是以当时的古韵为主,四声中“平”为平,“上去入”为仄,我们可以根据南宋末的平水韵大致分析。具体的知识和原因另外有文章细说,这里就不展开了。
这个我们用俗话“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来更容易解释。格律诗平仄关系正格中的“二、四、六”位置上的平仄必须是相反的。格律诗的四种基本格式起句,我们排列出来,大家就可以看清楚:
仄(仄)平(平)仄。 仄、平;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平
七言的平仄基本格式的关键位置侍并也是一样: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平、仄
我们可以任意找一些近体格律诗的句子来看,百分之九九都是这种结构。随便举例:白日依山尽, 仄、平;黄河入海流。 平、仄;欲穷千里目, 平、仄;更上一层楼。 仄、平
如果关键位置的平仄出现问题,比如五言“平、平”,七言“平、平、仄”之类的,统称为“失替”。另外百分之一的特殊情况就是变格和拗救,那是规律之外的事情,这里就不讨论。这是单个律句的用字规则。
二、诗词的平仄韵律常识有哪些?
诗词的平仄韵律常识有:
1、押韵的位置,律诗押韵的位置在每一个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称脚,故韵又可以称为韵脚。律诗的首句可押韵也可行扒以不押韵,首句押韵与否一般与对仗有关,首联不对仗,首句常押韵:首联对仗,首句常不押韵。
2、押平声韵。在律诗形成的过程盯族中,不逐渐抛弃了仄声韵,只押平声韵,而且不分阴平阳平。
3、一韵到底,律诗是不能中途换韵的,一首律诗只能押一个韵。
4、不能使用同一个字押韵。
5、不可大量档则昌连续使用同音的字做韵,少量使用,间隔使用是可以的。
6、不可撞韵,律诗中第三句、第五句和第七句规定是不能押韵的(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如果这三句也押了韵,叫撞韵,这在律诗中是不允许的。
三、诗词的平仄韵律常识有哪些?
诗词的平仄韵律常识有:
1、押韵的位置,律诗押韵的位置在每一个偶数句的最后一个字。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称脚,故韵又可以称为韵脚。律诗的首句可押韵也可行扒以不押韵,首句押韵与否一般与对仗有关,首联不对仗,首句常押韵:首联对仗,首句常不押韵。
2、押平声韵。在律诗形成的过程盯族中,不逐渐抛弃了仄声韵,只押平声韵,而且不分阴平阳平。
3、一韵到底,律诗是不能中途换韵的,一首律诗只能押一个韵。
4、不能使用同一个字押韵。
5、不可大量档则昌连续使用同音的字做韵,少量使用,间隔使用是可以的。
6、不可撞韵,律诗中第三句、第五句和第七句规定是不能押韵的(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如果这三句也押了韵,叫撞韵,这在律诗中是不允许的。
四、古诗词的平仄规律
要区别平仄,就要先懂得四声。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古代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就是“不平就是仄”。在现代汉语四声中,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古代“平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分化为阴平及阳平,即所谓第一声,第二声。古代“上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一部分变为去声,一部分仍是上声。上声是现代汉语拼音的第三声。古代“去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仍是去声即第四声。古代“入声”这个声调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存在,变为阴平,阳平,上声及去声里去了。现代汉语四声声调表为: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例如:诗 词 曲 赋
(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简单说在现代汉语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燃备,第四声是仄声。
四声
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我们要知道四声,心须先知道滚段盯声调是怎样构成的。所以这里先从声调谈起。声调是汉语(以及某些其它语言)的特点。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因素。拿普通话来说,共有四个声调:阴平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是一个低升调(有时是低平调),去声是一个高降调。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密切的。在韵书中,大和不同声调的字不能算是同韵,在诗词中,不同声调的字一般不能押韵。什么字归什么声调,在韵书中是很清楚的,在今天还保存着入声的汉语方言里,某字属某声也还相当清楚,我们特别应该注意一字两读的情况,有时候一个字有两种意义(往往词性也不同),同时也有两种读音。例如“为”字,用作“因为”,“为了”,就读去声,在古代汉语里,这种情况比现代汉语多得多。有些字本来是读平声的,后来变为去声,但是意义词性都不变。“望”,“汉”,“看”字都属于这一类。“望”和“叹”在唐诗中已经有读去声的了,“看”字总是读去声,也有比较复杂的情况,如“过”字用作动词是有时平去两读的,在用于作名词解作过失时,就只有读去声了。辨别四声是辨别平仄的基础。
平仄
知道了什么是四声,平仄就好懂了。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就是不平的意思。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平仄在诗词中又是怎样交错着的呢,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这种平仄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特别明显。
望采纳,谢谢!
我们汉语里字bai的发音一二声du为平、三四声为仄
举一个例子来说,zhi方为平声;袄为上声;放为去声dao;霍为入声。
除平声之外,上、去、入三声,都属仄声。但要知道,平声本身也有阴平和伏悄陆阳平之 分。如:方为阴平,房为阳平。至于上、去、入三声,却是没有阴阳之分的。
说得更明白一点,那就是所有的字的音调,都有阴平、阳平、上、去、入(简称阴、阳、上、去、入)之分;每一个字,要不属于平声,便属于仄声(即上、去、入)。比如:“阴”字,本身就是阴平;“阳”字是阳平,“上”字是上声;“去”字是去声;“入”字是入声。如果把这运模四声调熟,那么,是很人容易就能辨别出每一个字是属平属仄的。这里不妨再举几个例,以便对这方面陌生的读者,可以藉此将四声调熟一些,请看下面:
因(阴)、忍(上)、印(去)、一(入);
人(阳)、忍(上)、印(去)、日(入);
金(平)、敢(上)、禁(去)、急(入)。
把四声调熟,分出那一字是平声,那一字是仄声,这样,我们才可以谈这些平仄再旧缺顷诗中是如何被安排的。
五言律诗的平仄
律诗,是旧诗“近体诗”中一种最流行的形式。所谓“律”,是含有规律的意思的。这些规律,包括平仄的限定,字句的长短,对偶的工整,等等。现在,先说平仄。
律诗在字句上,一般有五言、七言两种。如写五言,平仄如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