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描写玉门关的古诗?

2023年06月15日 18:58:491

一、描写玉门关的古诗?

唐*王之涣 《凉州词》: 黄沙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王昌龄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关于玉门关的诗句 关于玉门关的诗有哪些

1、《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陵源楼兰终不还!

翻译: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短,一座城池遥望着玉门关。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金甲,不攻破楼兰城坚决不回家。

2、《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粗数门关。

翻译:

3、《关山月》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翻译:一轮明月从祁连山升起,穿行在苍茫云海之间。浩荡的长风吹越几万里,吹过将士驻守的玉门关。当年汉兵直指白登山道,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这里就是历代征战之地,出征将士很少能够生还。戍守兵士远望边城景象,思归家乡不禁满面愁容。此时将士的妻子在高楼,哀叹何时能见远方亲人。

4、《塞上曲》戴叔伦

汉家旗帜满阴山,

不遣胡儿匹马还。岩汪首

愿得此身长报国,

何须生入玉门关。

翻译:朝廷的军旗已经插遍了阴山前线,对于胡人南侵的骑兵一个都不能放过。作为汉家战士,本就怀着誓死报国的信念守卫和开拓边疆,何必像定远侯班超一样,一定要生前回到玉门关内呢。

三、有玉门关的诗句?

1、咏史诗·玉门关

[唐] 胡曾

西戎不敢过天山,定远功成白马闲。

半夜帐中停烛坐,唯思生入玉门关。

2、玉门关盖将军歌

[唐] 岑参

盖将军,真丈夫。

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

紫绂金章左右趋,问著只是苍头奴。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

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

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

玉盘纤手撒作卢,众中夸道不曾输。

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

我来塞外按边储,为君取醉酒剩沽。

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

3、光武二十八年五溪蛮反马文渊年六十三矣踊跃请行卒致困败班定远久在绝域上疏请归词甚切至其略曰臣不敢望至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遂老中朝辛亥季春三日灯下读此二传感而赋诗

[宋]周紫芝

平生长叹马文渊,功业遨游二帝间。

洛社龙飞初有意,峤南鸢堕不知还。

虽迷槃瓠壶头路,肯愧祈连冢上山。

政坐不如班定远,乞身生入玉门关。

4、玉门关

[元]耶律铸

六合芹裤同风奉一君,谁期贵介竟孤恩。

自从五夜传金柝,已早三年闭玉门。

5、路出玉门关,城接龙城坂。

全诗:

凉州乐歌二首 其二

[南北朝]温子升

路出玉门关,城接龙城坂。

但事弦歌乐,谁道山川远。

6、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

全诗:

在军中赠先还知己

[唐]骆宾王

蓬转俱行役,瓜时独未还。

魂迷金阙路,望断玉门关。

献凯多惭霍,论封几谢班。

风尘催白首,岁月损红颜。

落雁低秋塞,惊凫起暝湾。

胡霜如剑锷,汉月似刀环。

别后边庭树,相思几度攀。

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全诗:

从军行七首 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8、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全诗:

凉州词二首闭宏 其一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轿首册。

全诗:

横吹曲辞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10、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全诗:

塞上曲二首 其二

[唐]戴叔伦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四、春风不度玉门关是谁写的诗句

“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凉州词二首·其一》,作者王之涣。

原文:

凉州词二首·其一

唐代: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将士何须哀怨那柳树不发芽,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注译: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十九《近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

3、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

4、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5、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6、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

7、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

8、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9、度:吹到过。不度:吹不到

10、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近。

11、何须:何必。何须怨:何必埋怨。

12 、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创作背景:

根据王之涣墓志铭可知,唐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年)王之涣辞官,过了15年的自由生活。《凉州词二首》当作于其辞官居家的15年期间,即开元十五年(727年)至二十九年(741年)。

鉴赏: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侍伏,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行,明代的杨慎认为其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谨谈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 “怨”它又有何用?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祥镇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凉州词二首·其一

作者:王之涣 (唐代)

黄河远上白慎凳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虚孝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宽誉旅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