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古诗《暮江吟》的阅读答案

2023年03月23日 21:56:081

一、古诗《暮江吟》的阅读答案

导语:阅读短文《暮江吟》,回答后面练习题。下面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暮江吟》阅读原文: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②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③月似弓。

注:①本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②真珠即珍珠。③可怜:指可爱。

《暮江吟》阅读试题: 11、全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2、赏析首句中“铺”的妙处。(3分)

13、请体会“露似真珠月似弓”的表达效果。(3分)

《暮江吟》阅读答案: 11、蕴含着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 情,(1分)也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1分)

12、因为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过来,确像铺在水面上;(2分同时“铺”也显得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1分)

13用“真珠”作比喻,(1分)不仅写出了露珠的圆润,而且写出了在新月的清辉下,露珠闪烁的光泽。(2分

二、一首古诗或宋词阅读题和一篇文言文[附答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艾子有孙,年十许,慵劣不学,每加榎楚而不悛。其子仅有是儿,恒恐儿之不胜杖而死也,责必涕泣以请。艾子怒曰:“吾为若教子不善邪?”杖之愈峻。其子无如之何。一旦,雪作,孙搏雪而嬉,艾子见之,褫其衣,使跪雪中,寒战之色可掬。其子不复敢言,亦脱其衣跪其旁。艾子惊问曰:“汝儿有罪,应受此罚,汝何与焉?”其子泣曰:“汝冻吾儿,吾亦冻汝儿。”艾子笑而释之。

《艾子后语》

〔明〕陆灼撰

艾子有一个孙子,十来岁,懒惰顽皮不肯学习,艾子常用拐杖打他,但是他仍然不肯悔改。艾子的儿子只有这一个儿子,所以很害怕儿子受不了杖打死掉,每次艾子教训孙子的时候,艾子的儿子都哭着求情。艾子愤怒地说:“难道我为你教育儿子不对吗?”反而打得越狠,艾子的儿子也无可奈何。一天清晨,天下起了雪,艾子的孙子玩起雪来,艾子看见了,脱了他的衣服,让他跪在雪中,结果被冻得直打寒战,看上去十分可怜。艾子的儿子不敢多说话,也脱了衣服跪在雪地上。艾子吃惊地问他:“你儿子犯错了,应该受此惩罚,你又为何这样做?”他儿子哭着说:“你冻我的儿子,我也冻你的儿子。”艾子笑着饶了他孙子。

三、2道关于古诗《夜到渔家》的语文阅读题解答,今天就要,急需啊!急!!!

1.渔家、江口,潮水,柴门,行客。柱子,乡间小路,江面,渔船,扁舟,渔人,蓑衣

2.

竹丛暗绿而幽深,乡间小路蜿蜓伸展,前村还在远处;月亮出来了,诗人焦急地眺望江面,江上渔船愈来愈稀少。

四、古诗题的答案

21、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诗人的绝笔是《 示儿》,这首诗表达了

,我还知道其他的爱国诗,如《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诗句是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22、“ 朱熹, :问渠那得清:尽信书不如无书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孟子 , ”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 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告诉我们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要敢于探索,展现在你眼前的景色将别有洞天;“孔子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陶行知 ”告诉我们今日事,今日毕。

23、“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不错,正如一句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红杏出墙来 ”所说的那样,美好的事物是任何禁锢也阻止不了的。

24、根据“松竹梅风寒三友,桃李杏春风一家”写出至少4句相关的诗句:

“ , ” “ , ” “ , ” “ , ” “ , ”

25、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 飞入菜花无处寻 ”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 怕得鱼惊不应人 ”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 孩童散学趋篱下,忙趁东风放纸鸢 ”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 ,

五、古诗阅读 题奉晚 宋 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吟余小立闲干外。

(2)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