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现代诗

举例:“斯”在古文中的用法

2023年02月25日 01:32:231

一、举例:“斯”在古文中的用法

1.析,劈开。《诗·陈风·墓门》:“墓門有棘,斧以斯之。”毛传:“斯,析也。”2.分;分开。《庄子·则阳》:“斯而析之,精至於無倫,大至於不可圍。”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沂水》:“水出 鹿嶺山 東南流,左則二川臻湊,右則 諸葛泉 源,斯奔亂流,逕 城陽 之 盧縣 。”3.裂,扯开。《广雅·释诂二》:“斯,裂也。”元 孟祺 等《农桑辑要》卷一:“至三眠後,桑葉但以手斯破,不必刀切,鋪葉更厚。”4.离开;距离。《列子·黄帝》:“ 華胥氏之國 ……不知斯 齊國 幾千萬里。” 张湛 注:“斯,離也。”5.白色。《诗·小雅·瓠叶》:“有兔斯首,炮之燔之。” 郑玄 笺:“斯,白也。今俗語‘斯白’之字作‘鮮’。”6.厮。卑贱。《後汉书·左雄传》:“鄉官部吏,職斯禄薄。” 李贤 注:“斯,賤也。”7.指仆役。参见“ 斯役 ”、“ 斯養 ”。8.厮。互相。参见“ 斯擡斯敬 ”、“ 斯纏 ”。9.见“ 斯須 ”。10.为,是。《诗·小雅·采薇》:“彼爾維何?惟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11.指示代词。此。《论语·子罕》:“有美玉於斯。”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誠哉斯談,可爲歎息。”《红楼梦》第二八回:“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則斯處、斯園、斯花、斯柳,又不知當屬誰姓矣!”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这房子是先人的产业……我们食于斯,居于斯。”12.副词。皆;尽。《书·金縢》:“ 周公 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 孔颖达 疏:“罪人於此皆得,謂獲三叔及諸叛逆者。”《吕氏春秋·报更》:“ 宣孟 曰:‘斯食之,吾更與女。’乃復賜之脯二束與錢百。” 高诱 注:“斯,猶盡也。”《汉书·叙传下》:“辠人斯得,邦家和同。”13.连词。犹则;乃。《孟子·滕文公下》:“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唐 韩愈 《与少至李拾遗书》:“拾遺公不疾起,與天下之士君子樂成而享之,斯無時矣。”宋 叶適 《外论一》:“其來寇也,斯與之戰;其來服也,斯與之接。”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使其無是,斯增欷爾。”14.助词。犹耳、然。《诗·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礼记·玉藻》:“二爵而言言斯。” 郑玄 注:“斯,猶耳也。”《论语·乡党》:“色斯舉矣,翔而後集。”15.助词。犹之、的。《诗·周南·螽斯》:“螽斯羽,振振兮。”16.助词。犹是。用于宾语提前的倒装句。《诗·豳风·七月》:“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诗·大雅·公刘》:“篤 公劉 ,于豳 斯館。”17.助词。诗歌中衬字,无实际意义,亦无语法作用。《诗·小雅·甫田》:“乃求千斯倉,乃求萬斯箱。”《诗·大雅·思齐》:“ 太姒 嗣徽音,則百斯男。”18.语气词。用于句末。《诗·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艱。” 三国 魏 曹植 《洛神赋》:“彼何人斯,若此之艷也。”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罗刹海市》:“我何人斯,而能永好?”19.姓。 三国 吴有 剡县 吏 斯从 。见《三国志·吴志·贺齐传》。

二、斯字在古文作副词中的例子

【斯】字在古文作副词 译作【才】 毫无犯其正气,斯为高手。 (《小儿则总论》) 烛幽隐于玄冥之间者,斯足谓之真医。 (《病家两要说》)

三、文言文中有若、是、斯、之、特、修这些字的例句和解释 急!!

初中到高中文言文中有若、是。斯、之、特、修 这些文言实词的例句和解释。

四、文言文斯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①析;劈。《诗经·墓门》:“墓门有棘,斧以斯之。” ②此;这。《兰亭集序》:“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③那么;就。《寡人之于国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五、残云收翠怜,夕雾结长空古诗的解释

1、“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的解释:

残云聚拢在翠绿的山岭中;傍晚,辽阔的天空中烟雾缭绕。

2、“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的出处:

《远山澄碧雾》隋末唐初·李世民

残云收翠岭,夕雾结长空。带岫凝全碧,障霞隐半红。

髣髴分初月,飘飖度晓风。还因三里处,冠盖远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