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内容】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注释] 1.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2. 耘田:除草。 3. 绩麻:把麻搓成线。 4. 各当家:各人都担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从事,参加。 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回来搓麻绳。 男的女的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 儿童虽不知道却也跟着一同耕耘。 傍晚在桑树下学种瓜。 宋 - 范成大 - 四时田园杂兴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题目】:四时田园杂兴 【内容】: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注释】: ①麦花--麦子秀穗叫吐花,呈白色绿色,在江南苏州一带是农历四五月间。菜花--指油菜花。鲜黄色,农历四五月间落花结子,所以说稀。 ②日长--夏至白昼最长。篱落--篱笆。 译文: 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也已长肥了。春天田野中金灿灿的菜花现在已经落去,只剩下稀稀落落的残朵;一眼望去,却是雪白的麦花。正午时分,太阳高高在上,篱笆影子随着太阳升高越来越短,没有人经过。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飞过.
传统习俗冬至歌谣
1、冬至到,冬至到;南馄饨,北方饺;暧暧和和吃一碗,保你耳朵冻不掉。
冬至到,冬至到,敬祖宗,把墓扫;会亲访友拜老师,平安幸福乐陶陶。
冬至到,冬至到,这一夜,最长了;甜甜蜜蜜睡一觉,明天太阳会更好。
2、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解释:一九二九,人们出门的时候手都缩在袖子里或是戴着手套;三九四九,水已经结成了厚厚的冰,可以在上面行走而不用担心掉下去;五九六九,天气慢慢转暖,这时候河边的柳树已经可以看到有发芽的嫩绿;七九的时候冰已经融化,八九的时候大雁从南方飞回来;九九到了农民开始使耕牛耕种土地,春天到了。
3、搓米时聚搓搓,节节年年高,大人添福寿,伲仔岁增多。
搓米时齐搓搓,依奶疼依哥,依哥讨依嫂,依弟单身哥。
解释:搓“米时”是全家人围坐在圆桌周围,边搓“米时”,边唱歌。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但福州俗定这一天为冬节。旧时,人们在此节日前夕,合家聚在一起,在祖先牌位前搓“米时”。
4、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
解释:明天就要到冬至了,家家户户都在捣碎大米做汤圆,冬至的默认很长,汤圆不煮天也没有亮。
5、数九瑞雪飘,青松戴风帽, 红梅亦素裹,翠竹白眉毛。
解释:冬至过后到了数九寒天,大雪飞舞,青松、红梅,还有翠竹都被积雪覆盖,变成了一片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