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战国时代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人)。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著有《庄子》一书.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作品有《东坡七
集》《东坡乐府 》等。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现为抚州东乡县上池里洋村),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柳永(987年—1053年),崇安(今属福建)人。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周邦彦(1056~1121)中国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漂水县等。他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他写了一篇《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兴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李清照 (1084-1155) 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著名的学者和散文家,幼承家学,早有才名。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早年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相思之情;金兵入侵后,遭遇国家巨变,词作多感慨身世飘零。她的诗文感时咏史,与词风迥异。她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现存诗文及词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等。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都创作出了哪些家喻户晓的名句?
谢谢!很多!不逞能一一列举,只敬录一首《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谁知道是不是这会儿心里沒有记着其他的呢?。?)
李清照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从她的《词论》一篇可以看出,作为才女绝对名副其实,对于词坛前辈的词作创作手法,都能说出了一二来,有很深刻,独到的见解。
作品有《易安词》《漱玉词》词集传世,名篇不少。但是要说家喻户晓的名句,恐怕只有“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一剪梅,和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如梦令》。易安居士的经典词句很多,为什么只有这两句称的上了呢?
先不说这两句的词意多么有意境,多么打动人,多么经典,只说唯一的共同点。都是配上了音乐旋律,成了演唱的流行歌曲。这就好比让千年前的宋词,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另一伴,曲子,不再孤单,有了归宿感,有了最初的模样,这也是词的初心。没有天,哪有地,没有曲,哪有词。
歌曲的音乐性,天然的比词的文学性更具有传播性,才有了家喻户晓的可能性,这才是宋词正确的打开方式。只谈词的格律而不谈韵律,相当于说流行音乐中的一种,说唱风格而已,可以不谈旋律,但是不能以偏概全,误导别人不懂平仄格律就不能玩填词,这个没道理。
盛唐诗篇,为什么会被宋词替代呢?不仅仅是因为改朝换代,也不是光靠长短句,平仄的格律讲究,这一套是拼不过唐诗的。而是靠小令花间词的先头部队打头阵,最后还有曲子词这套组合拳,才会让宋词大放异彩,唐诗败下阵了。鲁迅说过:我以为一切好诗,到唐已被做完。
家喻户晓属于现代的说法,那么在宋朝是怎么描述的呢?“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这一句的重点字是什么?歌,歌,歌,不是读,也不是朗诵。靠平仄格律能够让词句四处流传,家喻户晓?开玩笑,那咱们普通人的文化水平得有多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