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回答这个问题的,都是喜欢诗词的。我也不例外。虽然我学的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我喜欢诗词。对于宋词,婉约的、豪放的,虽风格迥异,但我都喜欢。而对于我们伟大的毛主席的诗词,那深远的意境、豪迈的气魄、精到的语言,更是让人深深地折服。透过“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等词句,感受到的不仅是毛主席奔放豪迈的词风,更是那傲视古今,指点江山主沉浮的英雄气概。
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这首词不仅风格豪放、气势磅礴、意境深远,还让我们见识了一代伟人的广阔胸怀,一直是世人的最爱,也是我的最爱。每年下雪的时候,或是在影视、图画中看到雪景,都会不由自主地在心中吟诵一番。这首词就如同长在了心里一般,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毛主席的这首词不仅在当代无人可及,就算写在两宋,也是一等一的水平。这首词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全词用字遣词,设喻用典,明快有力,格律入韵,挥洒自如,一泻千里,虽属旧体,却给人眼前一亮、面貌一新的感觉。
谈词,我们今天常从立意深远、引发读者共鸣,结构紧凑、有起承转合,语言引经据典、恰到好处等方面去分析。在两宋时期,却没有这样的标准。我们知道,宋词是顺应了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娱乐生活丰富的潮流而兴起的,它就是歌女们演唱的歌词。最先以柳永为代表的婉约词风占据主流。如我们熟悉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等,难脱凄美深情的调调。这个调调宜歌宜唱,让柳永及其词作名声空前绝后。故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井之所在即是人们聚居、社交的中心,故有“市井”一词。可见,柳词来自大众文化的评判标准,为“市井”传唱,虽为当时主流词风,高度不过如此。
后有周邦彦和姜夔,宋人心目中最优秀的词人,用词雅致,语句优美。如“叹寄与路遥,夜雪初积。翠尊易泣。红萼无言更想忆。长记曾携手处,千树压、西湖寒碧。”但其主要用途依然摆脱不了演唱,其境界较柳词稍微高远,也不过被南宋文人认为“特别有魏晋名士风范”而已。
苏轼首创豪放词风,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大作。以苏轼和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主题鲜明,饱含家国情怀,厚重饱满。但多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或壮志难酬的悲愤,其意境与毛主席的诗词相差甚远了。
再看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上阙写景,眼界之广泛非目力所及,意境在想象中延伸扩展,开阔宏大,动静相衬,前后照应,大气磅礴,奇伟雄浑。一“舞”一“驰”,化静为动,既体现诗人浪漫的想象,又赋予大自然勃勃生机。下阙纵议历代英雄人物,过渡自然,衔接天衣无缝。一个“竞”字尽显历史的激烈争斗,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和衰落。“惜”、“略”、“稍”等字措词极有分寸,不一概否定又含惋惜之意。对成吉思汗,诗人用“只识”一词对其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进行了嘲讽。全词末句画龙点睛,直击主题。“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历史和历史的人物都成为过去,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来开拓。超越历史,超越历史的英雄人物,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诗人的坚定自信、伟大抱负和豪情壮志一览无余。通视几千年,指点江山主沉浮。这高度,这气魄,这豪情,这胆量,这自信,前无古人。就算从当今评价词的角度去看,这首词的立意、结构、语言,也是无人可超越的,可谓后无来者。
综上所述,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一词,为千古绝唱,无论在当今,还是写在两宋,都是一等一的水平。
我是飞燕,仅以此浅显的分析来缅怀伟大的毛主席。喜欢的记得关注哦!
其实所谓不谈政治是一个伪命题,其实历史上所谓的文学作品,大多都是出于搞政治的人写的,因为除了文人士大夫,文学作品寥寥无几。不过就顺着题主的题设,只谈文学水平。即使是只谈文学水平,也是顶尖的。
体裁上看,属于词,属豪放词,那就把两宋的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苏辛其代表作品拿出来对比看看。
代表作原文【苏轼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辛弃疾代表作《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毛主席词《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对比分析有云:“诗者,志也”、“一切景语皆为情语”,那么就从景语和情语来对比分析
景语
苏作: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景色壮美、气象宏大,相关历史人物悉数出场,人与景融合
辛作:景色阑珊,但用典是这首词最壮丽的景,孙权、刘裕等历史人物、历史事迹悉数出场;
毛作:北国壮丽的雪景,纵横千万里,大气磅礴;千古帝王,为江山竞折腰
从景语看,各位都是状景、用典的高手,不相上下
情语:
苏作: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辛作: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辛弃疾怀着深重的忧虑和一腔悲愤作此词,以表对国之忧虑和怀才不遇的悲愤。
毛作:歌颂当代英雄,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从情语看,苏辛关注家国也关注自己,有文人的家国情怀,也有报国的壮志,但更多的是对自己遭遇的一种不满和自我怀疑。苏东坡一番吟唱,最终也托付酒杯,一樽还酹江月,辛稼轩也只能感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而毛主席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清代诗评家认为东坡“大江东去”赤壁词,语意高妙,真古今绝唱。近代诗人柳亚子认为《沁园春·雪》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我赞同柳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