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米芾的高明之处!
米芾的字变化万千,鬼神莫测!在一篇作品里,你很难找出两个平行的竖,每一个点与横他都会想着变化!
就像王羲之的《兰亭序》有几十个之字,可是你看不到有任何两个相同的之字,这就是书法的妙处,变化!
变化是书法永恒不变的追求,无论是笔划,还是结体,以至于章法,墨法都需要变化。
单一,简单就是不合书法之道!书法到了宋,这种意识越来越严重,以至于把书法的基本功都忽略了,可见,变化之于书法是何等的重要!
米芾的成功,和所谓歪歪扭扭,正统说法叫欹侧跌宕的字体一样,都是出奇制胜取得成功的。
米芾之前,书法家都是以二王为宗,王羲之书法虽然也有欹侧相宜的字体,但总体来说,还是以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中和美为特点。
到了唐代书法,以李邕李北海为代表,取法二王笔法,然后进一步提高和突出了欹侧斜势的运用。史上评价右军如龙,北海如象。
只有到了宋代米芾,在熟练的掌握王羲之笔法才有集古字,之后脱胎换骨为之大变,通过刷字,鼓斜与狂逸的大开大合,将欹侧纵横恣意开阖的笔法推向了极致。
其笔法主张“字之八面取锋,则势全备”,中锋运力,侧锋取妍,笔锋应“势”而发,其“刷”式的爽捷运笔,充分体现了古法用笔的力度与宋尚意书风。尤其是以此法作大字,很好地解决了二王书扎写大字笔画易单,薄,柔的难题。
客观说米芾的字体并非一味地歪歪扭扭,而是结构的变化与线条的变化巧妙融合,结体与点画的错位都给人一种简洁、恣肆而又快意的直爽感觉。
歪斜另一个原因是米字结体的变并没有形成死板的程格式化,
因为任何变化一旦经形成固定模式。就会流入俗态,习气的套路。米芾的字的是一定范围随性取势 变化多端。
如本文列出图片,米芾书法放大?单字,也正也变,各有佳处。
实际上米字是“随心所欲不逾矩”。所有笔法收放自如,有度。一切都是建立在功底的深厚,娴熟的笔法规矩上的。并非一味任性无度乱变
所以说米芾外表看歪歪扭扭,而本质和内功都是来自于而他的变格意识。一,是靠“集古字”练就的娴熟功夫;二,是笔法虽多变,然结构与行笔相互映照,并不显得突兀不协调;三,有正有斜,有变有不变,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独树一帜,千古风流的米式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