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边塞诗有《出塞》、《从军行》之四、《凉州词》等。
诗歌作为一种文化的表现方式,在我国文学著作历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深远意义。我国的诗歌创作是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孕育和发展的过程,唐诗已经成为了原曲最巅峰的时代,并且对于后世的影响巨大。
唐诗中最著名的应该称之为边塞诗了,流传至今的边塞诗至今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2000多首,几乎每一个著名的诗人都写过边塞诗歌,内容丰富多样,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入到了边塞诗歌之中,也写出来边防战士们久战沙场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
在盛唐时期是边塞诗歌创作的巅峰时期,出现了大批的边塞诗鸽派的诗人,他们的风格大多都是豪放磅礴,悲壮,并且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边塞的生活显得淋漓尽致,也写出了边塞将士们生活的艰辛,以及战争的惨烈,同时还有浓重的思念,家乡的情绪在其中。唐朝以王昌龄、高适、岑参、王翰、王之涣为代表的边塞诗人创作了大星的歌颂边疆战士的边塞诗歌。
《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首《出塞》,个人认为它称之为盛名的边塞诗之一,该诗表达出了对于边防战士的关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从军行》之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表达出了边塞战士浴血奋斗、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也体现出了将士们英勇杀敌的气概。
《凉州词》之―――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唐代诗人的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非常具有艺术性和想象力,这些边塞诗大多以边塞的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及描述塞外风光,或表述的是塞外的壮阔,或表述的是边塞的艰辛,还有远离家乡亲人的思念与不舍,也有心愿难以舒展的壮志难酬和忧国忧民。
在初唐时期,主要体现在波澜壮阔的雄心壮志与报效家国的豪情,在后唐时期则逐渐的呈现哀婉之贪叹,这也是根据当下加国的发展与情景而产生的一种转换。
说到边塞诗,可能首先映入脑海的应当是王维,他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上学时期的必学诗歌之一,而对于他的这《使至塞上》的解析也尤为的重要,他这一句描写塞外的名句,可以称之为千古壮观。
再就是王昌龄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至今读来,依旧是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一字一句,都是无限的英雄主义与气势磅礴的无限气概,有着无与伦比的坚定与信念。
《凉州词》 也先后有王焕之、王翰、孟浩然、陆游等相继填写,其中王焕之与王翰的最是让人印象深刻,王焕之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绘了边塞的壮阔与荒凉,也有着壮烈的哀怨之感;王翰则是说“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则无尽的表达了出生入死的决心与斗志,战士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无限豁达。
另外还有许多的优秀作品,如王昌龄的《出塞》、严武的《军城早秋 》、李颀 的《古从军行 》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