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原因,在唐宋时期,诗词完全从娃娃抓起,全社会最聪明、最有才华的人都集中到诗人这一行列中,连科举考试都必考诗词。除此以外,整个社会上大家认为最荣耀的、最重视的就是写诗。而现在,学生不看数理化,跑去写诗填词,那叫不务正业。
2,环境原因,在古代,诗词是一个人表达思想、情绪和寄托梦想的最主要的方式。而现代,白天上班公交憨粻封救莩嚼凤楔脯盲摩托来去匆匆,晚上电脑论坛娱乐八卦,心情抑郁最多写个博客。即使写出诗来,很多作品也都是凭空想象,当然无灵气,生搬硬套,东拼西凑。
3,语言原因,在古代很多诗词语言,都是随手拈来,衣袂,更鼓,玉漏等等,原本就是古人生活中的东西,现在呢,你总不能写西裤,手表,汽车吧?你照实写到诗词里来,立刻显出一俗气来。你要还用衣袂玉漏什么的,又脱离生活,当然不会有好作品
古代名诗词
1. 《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 《蝶恋花》
北宋 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4. 《虞美人》
唐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5. 《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宾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多无路,青鸟殷勤为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