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请!
让人拍案叫绝的词是毛泽东的《十六字令三首》(一九三四年至一九二五年)
其一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真二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
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其三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
天欲坠,赖以柱其间。
这首词令人拍案叫绝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胆魄绝无仅有。这首词是毛主席在长征途中所填写。山是造成红军长征途中的主要困难之一,高险严寒飞鸟难过,但毛主席不以为然藐视其险阻难过,用“未下鞍“ “战优酣”战胜了“刺破青天“的高山。毛主席藐视一切困难险阻并征服取胜的胆魄令人叫绝。
第二,艺术手法过人。“离天三尺三”的夸张手法写山之高,“倒海翻江卷巨澜”的比喻手法形容山之多连绵起伏似大海之巨浪,又用“刺破青天“的拟人手法形容山之险又高 ,但都诐红军战胜了。用山的多,高,险来反衬红军的所向无收的英雄气慨。其艺术手法让人叫绝。
诗词界谁是用典高手?哪些诗词是用典佳作?
诗词界谁是用典高手?哪些诗词是用典佳作?
题主好,野狐很乐意回答你这个问题。
用典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可以说,古代诗词大家几乎都是用典高手,在他们的一些诗词中常会有很妙的用典案例。
用典分为明用和暗用两大类,明用典故,就是直接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古诗文中的句子,如果不懂典故,读起来会有障碍;暗用典故,就是熔铸古诗文中的句子或者故事为自己诗文的内容,即使不懂典故,也能理解作者思想情感,但如果懂得背后的典故,会对诗歌有更深刻的理解。明用、暗用并无高下之分,用得好都能出彩。下面野狐举几个用典的出色例子。
一 宋祁的《鹧鸪天》九句中五句直接用典,一句暗用典故。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如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直接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的句子,表达自己和邂逅的宫女,虽只是一眼之缘,但爱得不能自拔。
金作屋,暗用汉武帝金屋藏娇的典故;车如流水马如龙,用李后主《忆江南》词句;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几万重,用李商隐《无题》中诗句。这几个用典清楚地表达了女子的身份,即使宫女,那也是皇帝的女人,所以万念俱灭,痛苦不已。
这首词虽然用典很多,但以自己的情感来统摄,没有任何拼凑的感觉,难怪这首词很快在京城广为传唱,连皇帝都听到了。幸运的是,宋祁没有被砍头,皇帝竟然成全了他,把宫女赐给了他,这大概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用典吧。
二 北宋词人贺铸有一首《绿萝裙》的词:东风柳陌长,闭月花房小。应念画眉人,拂镜啼新晓。伤心南浦波,回首青门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最后两句完全来自于五代词人牛希济的《生查子》……语已多,情未了。回首犹重道: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生查子》词牌也因此有了《绿萝裙》的别名,足见影响之大。
这种用典和上面宋祁的情形相同,都是以情主之,情之所到,自然而然的需要这样的句子,既然前人已经有了,就直接用吧。如果你不知道这是前人的句子,感觉此处作者这几句真是恰到好处。
三 李商隐令人扑所迷离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的主题有多种说法,野狐赞同悼亡诗之说。中间两联用了:庄周梦蝶、杜鹃啼血、沧海珠泪、蓝田日暖四个典故,前两个很有名,不用解释。第三个典故:《博物志》记载,南海有鲛人,像鱼一样生活在海里,哭泣时眼泪会变为珍珠。第四个典故化用盛唐戴叔伦的话:诗家美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这个典故背后还有典故。玉种蓝田,得徐氏之美妇,出自晋干宝《搜神记 卷十一》,此处不展开了。
四个典故都美丽凄迷幽怨伤感,这就是诗中所说的此情,这到底是怎样的情感,对谁的情感?李商隐自己也说不清吧。李商隐常把仕途的失意、悼念亡妻、还有自己的其它爱情糅合在一起来写,这怎么可能说清。复杂的、难以言说的感情,要表达出来,这恐怕就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给力的四个典故。这种说不清,道不明就是最为真实和准确的感情,诗就是这样,因为感情有时会是这样。所以李商隐的《锦瑟》用典非常出色,也非常著名。
四 辛弃疾的《贺新郎》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最爱用典的应当算是辛弃疾了,这首《贺新郎》中的划线句子都是用典,就不详解了,有兴趣自己可查。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等词,用典不比这首《贺新郎》少。
辛弃疾用典以气、以情贯之,典故如出机杼,没有任何生硬不协调的地方,可用典太多了,特点也就成了缺点,后世常有掉书袋之讥。
五 最会用典的苏轼如果要说最会用典的诗人,野狐认为非苏轼莫属。苏轼是古今少有的最会读书人之一,书读通了,当然用典也就神了。苏轼在会试的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中,杜撰尧与皋陶的典故,试后主考官欧阳修对之大为叹赏,这个佳话也成了有名的典故。
苏轼代表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下片用周瑜赤壁的历史典故,小乔初嫁了一句可谓极有味道,美人衬英雄,周瑜的英姿勃发形象一下更加鲜明了。可此时周瑜三十六岁,和小乔结婚十周年都过了呀,这就是苏轼用典高于别人的地方。诗情的真实常会不同与生活的真实,但只有到了通神的境地才能在两者之间游走自如,苏轼就是这样的神人。
当然,杜甫、李白、黄山谷、李清照等诗词大家,用典都是很神奇的,篇幅所限不能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