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歌发展史上,涌现出了许多思想内容与艺术水平齐高的唱和诗,比较著名的是通江唱和诗,即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二人分别被贬至通州、江州时所作的应酬诗。一般来说,唱和诗包括两部分,前一部分是唱诗,后一部分是和诗,二者在诗题、诗律、情感等方面都具有相似性甚至一致性。那么,在篇章繁多的唱和诗中,可以称之为经典的是哪首呢?这的确算是一个难度不小的问题,但此时此刻或许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能帮你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个成语就是雪泥鸿爪,出自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其实,对于苏轼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很多人并不陌生,但是却常常忽略了诗题中包含的内容。显而易见,诗题中的第一个字和,说明这是苏轼做的一首应和诗。有和亦有唱,它对应的唱诗是苏辙所作的《怀渑池寄子瞻兄》。苏辙,字子由,是苏轼的弟弟,他们二人的兄弟情谊非常深厚。为此,当二人离别之后,他写了不少思念哥哥苏轼的诗歌,这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就是其中之一。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方骓马但鸣嘶。
渑池位于今天的河南省三门峡市,当年,19岁的苏辙被任命为渑池县的主簿。但这一年恰逢苏辙考中进士,所以并未到任。虽然未能在渑池任职,但是想到当年与其兄苏轼同在应试路上的点点滴滴,再看看当下他和苏轼各自奔波于生活之路,比年龄变化更明显的是心境的改变,人生观念的改变。经过漫漫岁月,也更知亲人之间互相陪伴的珍贵。当独自踏上前行之路,再次经过这里,借宿寺庙,访僧留题,这一切好像是命运预设好了的。只是,缺少兄弟陪伴的旅程佳味甚少。更何况前路漫漫,征途未知,连个共同商量对策的人都难以寻觅,心底瞬间涌起了无限的愁思与感叹。何曾想到,数年之后他有机会路过此地。种种往事,激起了他心中对家人的思念,也使他非常想寻找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心中多生感慨,又难觅知音,只能形诸笔墨。尤其是颈联中曾为县吏民知否这个问句,不仅道出了苏辙对昔日未能赴任渑池的回忆,流露出他对百姓生活的关注;同时也引出心底的深沉思索:假如当日就任于此,此刻又是何种情形呢?不知能否少一些离别的悲伤,与家人再次团聚,共话苦辣酸甜。
触景生情显然不会是个例,苏轼作为兄长,心中的责任与担当自然更重一分。当苏轼途中路过渑池之时,瞬间想起来其弟苏辙曾写给自己的那首诗作。经过岁月的洗礼,人事多变,景物难再,徒留下一些似有似无的痕迹。可是,人生不正是这样吗?无法预知下一段旅程,无法预知离别的时刻,也无法预知重逢的机遇。对于世事变迁与人生起伏,苏轼的态度是超脱的、豁达的,他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傲视生活的种种苦涩滋味。清代纪昀对前四句的评价是: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本色。(《始己评苏诗》卷三)。但是,傲视苦难并不是回避苦难,苏轼之所以能够在负面情绪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亲身感悟,是因为他已经尝尽了生活的百般滋味。离别对于苏轼来说,并不陌生,但每一次离别都有不同的感受。为了安慰、鼓励其弟苏辙,苏轼以平静温和的口吻道出他的苏式哲学。用我们现代人的视角来看,俨然是一幅大哥保护小弟的画面。不过,短暂的宽心之后,还是难免悲戚伤神。最后两联虽不言悲字,怎奈生活坎坷,相逢无期,又怎能不让人心生忧虑。纵观全诗,从头到尾,出了在用韵上与原作保持高度一致,更重要的是苏轼这首和诗在内容与情感上做到了由对方联系到自己,又念及对方,形成一种曲折回环的情感流程,让整首诗显得真切生动,感人肺腑。
我们常说人如其名、道德文章,苏轼无愧于是此类代表了吧。品读苏轼的诗歌,除了体味苏式哲学,而且又是让人感觉的确很苏。以上内容这就是关于这首经典唱和诗的解读啦。如果想了解更多的苏式诗歌,不如去翻一翻《苏东坡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