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句式参差不齐,基本上是长短句,长短句也是词的别称。在宋代以后,可以说长短句是词的别名,但是在北宋时期,长短句却是词的本名;在唐代,长短句还是一个诗体名词。词大致分为三类:(1)小令(58字以内)(2)中调(59字~90字)(3)长调(91字以上)备注:这种方法是明朝人强加上去的,并不科学。词是一种诗的别体,萌芽于南朝,是隋唐时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到了宋代,进入到词的全盛时期。词于宋代达到顶峰后,在元明时代衰落了三百多年后,在清代重新进入发展状态。词最初称为“曲词”或者“曲子词”,别称有:近体乐府、长短句、曲子、曲词、乐章、诗余等,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李煜,晏殊,柳永,秦观,李清照,纳兰性德,姜夔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岳飞,陆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