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的七岁应考之作《咏鹅》我们再熟悉不过了,这首看似简单易懂,实则浑然天成的诗,难以复制更难以超越,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乐于模仿此作,但结果往往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然而有一位农民,以捕鱼为生的他却能模仿此诗的韵律创作出《咏鸡》,作品曾风靡一时,70岁的他也因此斩获万元文学奖,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渔民出身,一篇文章惊天下
他叫危勇,是住在海边的一个渔民,以捕鱼为生。生长在海边农村的他从小就对诗歌有着浓厚的兴趣,不仅乐于鉴赏诗词,甚至常常创作诗歌自娱自乐。
虽说渔民生活条件较为艰苦,能够接受到的文化熏陶有限,但也阻碍不了他对诗歌的喜爱,平静朴素的生活给了他心灵宁静的空间,使他能更加细致地观察生活。
骆宾王之所以能够在七岁时就写出了《咏鹅》这篇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除了文学天赋外,还与他对鹅的形象与习性进行用心观察分不开。
危勇也是如此,除了捕鱼外,他家里养了几只鸡,每天休息的时候喜欢盯着鸡看,一天天下来,鸡的形象他已了然于胸了。所以,有一天在读到骆宾王的《咏鹅》一诗时,忽然兴致大发,即兴写下了《咏鸡》一诗,诗文如下:
鸡,鸡,鸡,尖嘴对天啼。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
此诗在第二届“农民文学评奖”中技压群芳,荣获冠军,而危勇也因此获得了农民诗人的称号,一时间传为佳话。那么这首诗歌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诗文鉴赏,似凡非凡
其一,诗中借用了典故,蕴意丰富,可见作者学识功力不浅。像“三更”、“皓月”、“五鼓”、“晨曦”这些意象我们都能在朱元璋的诗作中找到它们的影子。
“尖”字形象而简洁地描绘出了鸡喙形态特点;一只雄鸡用它锋利的喙子指向天,似乎有着欲把天啄个洞的架势,一幅桀骜不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态势跃然纸上,使人胸中为之一振。
其二,该诗虽然在韵律、结构上跟《咏鹅》一诗如出一辙,却绝非画虎类犬的蹩脚之作。“鸡,鸡,鸡”与“鹅,鹅,鹅”开头相仿,“尖嘴对天啼”和“曲项向天歌”二者在结构上为一个模子印出来的,描写二物所呈现的形态也颇有相似之处,
光从模仿的角度看就已经达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效果,而不是一般的模仿作品使人觉得生搬硬套,十分不自然。但这“依样画葫芦”的两句并非《咏鸡》的亮点所在,好戏在后头呢!
其三,《咏鸡》一诗立意深远,耐人寻味。颈联“三更呼皓月,五鼓唤晨曦”借用了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金鸡报晓》一诗中的手笔:“三声唤出扶桑来,扫退残星与明月”,为此诗得以胜出增添了不少分数。
并且“皓月”、“晨曦”两个意象皆处于夜幕中而闪耀着,驱走了黑夜的死寂,带给人温馨与希望,而这种力量恰是于黑暗中坚持前行的人们所需要的。
近代百年屈辱史不就是这样走来的吗?无数仁人志士怀着救亡图存,为国为民的信念,于黑暗中取暖,为着革命事业的胜利抛头颅、洒热血,鲜血染红了祖国的河山才有中国今天来之不易的崛起,恰似雄鸡报晓,美好的征程重新开始。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诗中金鸡报晓的形象点亮了人们心中的一团火,带给人们新的希望。从这个角度看,危勇之作《咏鸡》比骆宾王的《咏鹅》立意更胜一筹,更加耐人寻味。
其四,《咏鸡》的词句朴素无华,自然流畅,丝毫没有堆砖砌墙的牵强,不像某些刻意模仿的作品玩文字游戏,词藻华丽却言而无物,无病呻吟。那种认为危勇“不过一介农民,哪里写得出什么好诗作”的意见不仅可笑,而且无知。
何以见得农民就无法创作出好的作品呢?艺术来源于生活,天天跟柴米油盐打交道的人、生于自然且长于自然的人,只要能用点心,对生活的了解是可以超出一般人的,对“天人合一”的古代哲学思想的理解与感悟要比空在纸上谈兵的人好多了。
一文成名,淡然是非
作品获奖后,危勇在村里出名了,一时间家家户户都对他的事情津津乐道,毕竟在他们眼中,凭18个字就能获得一万元奖金的作品,真的可以称得上“一字千金”;
能够拥有这种本事的人,自然是他们所羡慕和崇拜的对象。各大媒体也都乐于报道危勇的事迹,农村诗人18字获得万元国家级奖项成为人们饭后闲谈的话题,网络上不乏争着作《咏鸭》、《咏猪》、《咏狗》的人,危勇一时名声大噪。
危勇获奖后,自然用这笔钱改善了生活条件,家里也支持他投入更多精力到文学创作中去。彼时的他,年近七十了,依旧乐此不疲地学习着,学习动力来源于他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未晚也。
不过,危勇名利双收的同时也引来了不少怀疑甚至否定的声音。有人认为,危勇这个作品无非为闲来无事的模仿样品,获此殊荣对他而言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有人认为《咏鸡》一诗用词随意,没有经过精心的考究,难登大雅之堂;
更有甚者,以农民不识几个字为由,怀疑作品的原创性……老话说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啊!出了名,各种各样的眼光不请自来,恨不能戴副显微镜往你身上挑刺。
面对各种质疑声,危勇只是淡然一笑:创作源于热爱,灵感来自生活。是啊,如果一个人不热爱诗歌,不喜欢写作,即使品读别人所作出的绝妙好词也会感觉到枯燥乏味,头痛不已,又怎么能自己创作出一字千金的诗作呢?
如果没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又怎么会在对生活进行细致入微地观察与体验的基础上创作出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呢?
而反观当今诗坛,不免让人有些心寒。有的人追求词藻华丽,写出的诗作却是无病呻吟;有的人玩弄文字,专挑晦涩难懂的生僻字遣词造句,以显示自己的功夫深、技巧多,内容却空洞无物;
还有的人写诗时情不真意不切,尽是阿谀奉承之词……相比之下,危勇朴实无华的《咏鸡》一诗显得那么的难能可贵。
愿我们能善待如危勇般的草根创作者,他们如星星之火,一旦势起,将可燎原,燃尽满山遍野,文学创作领域有着属于他们的一片广阔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