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一首激励人心的现代诗

2021年08月16日 21:10:454编辑

食指的相信未来:相信未来作者: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苦痛   是寄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以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艾青的《春》,是一篇激励人心的好作品:      春      春天了   龙华的桃花开了   在那些夜间开了   在那些血点斑斑的夜间   那些夜是没有星光的   那些夜是刮着风的   那些夜听着寡妇的咽泣   而这古老的土地呀   随时都像一只饥饿的野兽   舐吮年轻人的血液   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   于是经过了悠长的冬日   经过了冰雪的季节   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   这些血迹,斑斑的血迹   在神话般的夜里   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   爆开了无数的蓓蕾   点缀得江南处处是春了   人问:春从何处来?   我说:来自郊外的墓窟   这首诗妙处多多。诗文开篇点题——“春天了”“龙华的桃花开了”,作者要写春,主要是写“龙华的挑花”。接下来就自然的导出挑花开放的具体时间,是在“血点斑斑夜间”,是在“没有星光”“刮着风的”“听着寡妇的咽泣”的夜间。诠释了黑夜,文笔突然回转,作者把龙华“这片古老的土地”喻为“饥饿的野兽”,这个比喻形象有力,既突出了龙华对春的渴盼之切,又暗示了龙华潜藏的强悍之盛,这只野兽它要舔舐血液——“年轻人的”“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诗文至此,做好了铺垫,就顺理成章的进入了真正的主旨,龙华“这片古老的土地”是因为舐吮了年轻人的热血,才得以”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才得以”在东方的深黑的夜里”“爆开了无数的蓓蕾“。这里提到的斑斑血迹,既明指顽强的人之子的血液,又暗喻芬芳满目的桃花,这些桃花和蓓蕾带来的理想结果——“江南处处是春了”,但是“春从何处来?”——“来自郊外的墓窟”,末两句其实凝结了作者深切的感悟,极具精神震撼力。    一个时代当然有一个时代的诗歌。作为现实主义大师,拥有“太阳与火把的歌手”的美誉的艾青,他的诗歌艺术就在于立足于现实而高于社会,起于现实而终于理智,他的作品大多都篆刻着深深的时代烙印,像《大堰河,我的保姆》,《向太阳》,《火把》等等,这首《春》也不例外。在诗中,龙华烈士的鲜血被喻为报春的桃花,比喻妥帖巧妙且震撼人心——龙华的春天,其实就是烈士的春天,其实就是龙华的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春天,这样的春的代价是惨重的,这样的春天也是悲壮而刻骨铭心的;接着,他又用“无数的蓓蕾”暗喻烈士用鲜血培育出来的一代革命新人,用江南处处是春来明指革命事业的光明前程,指出革命事业在“经过悠长的”“无限困乏的”“冰雪的季节”之后,必将产生一种令人振奋的柳暗花明的伟大盛况。作者字字惜春,其实是字字惜人,作者写春,其实是在写对烈士牺牲的感受,它所引发出来的感情是真挚而又强烈的,所以他说春“来自郊外的墓窟”,是墓窟里烈士的血和一个个不屈的灵魂滋润了东方的万物,哺育了神话般的春。这里的春是一种象征,是因烈士的血、烈士的灵魂以及作者的真切感悟而存在的一种象征,春其实就是烈士血。对于处在光明的春天中的我们读到此诗时理应明白“春”所蕴涵的深意,从而想到我们应该对烈士们或为烈士们做些什么。    此外,这首诗的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比如它的谴词造句,在诗中,每一个名词经过作者的“匠心”经营都具备了特定的含义,和当下的一些现代诗歌不同,这首诗中找不到多余累赘的形容词;在造句方面,全文多处运用了结构相似的造型,但一点也不闲罗嗦,像“经过了悠长的冬日/经过了冰雪的季节/经过了无限困乏的期待”,三个“经过”摆在一起,读起来有很好的层次感……对于这些,就不多说了。    当然,一首好诗,有作者的创作智慧,也有读者的阅读智慧,艾青老前辈早已把《春》创作完整,至于能读出什么味,读出什么感受和智慧,就全在于我们这些大大小小的读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