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雨的古诗及赏析!急啊```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题解 杜甫诗集中有五十多首写雨的诗篇,以《喜雨》为题的,共四首,以这一首最为知名。 这首诗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这时已经在成都草堂居住了两年。从上年的冬天到这年的二月间,成都一带发生了旱灾。经历过冬天的人,最懂得春天的温暖;经历过旱灾的人,最懂得雨的可贵。所以当春雨来临之际,杜甫欣喜非常,以久旱逢甘霖的心情,在诗中描绘了春夜雨景,讴歌了春雨滋润万物之功。 句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多好的雨水啊,它似乎知道季节的来临,当春天万物萌生之际便应时而发生。“好”字统摄全篇。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当万物需要滋润时,它便来了,故谓“知时节”,也自然是“好雨”。诗人采用拟人化的写法,将春雨写得有情有知,善解人意,喜悦之情形于笔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它随着微风悄悄地在夜间飘落,柔情地滋润万物,细微得听不到一点响声。这两句用拟人化手法,在无声之处,将雨的连绵滋润之态写得十分传神,把雨好、人喜写得含蓄而又生动。诗句不用“洒”或“落”,而用“潜”字,十分恰切形象,准确传递了那种不知不觉的情境。清代仇兆鳌《杜诗详注》评价说:“雨骤风狂,亦足损物。曰潜曰细,写得脉脉绵绵,于造化发生之机,最为密切。”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看那四方郊野黑云密布,只有江中船上的渔火闪烁着一点光明。诗人又以开阔的夜景去描绘那听不见的细密春雨。前一句以乌云说明天阴雨长,正好满足了自然万物的需求。后一句与前一句形成对比,在无边的暗夜中跳出亮色调,色彩鲜明,富有画意。同时见出春天的雨势,虽然黑云密布,但并没有风雨飘摇之势,,所以船上人才会那般平和。“野径”,乡间小路,这里泛指四方郊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等到天亮后,去看那被雨水滋润的红花丛,经雨而湿重的鲜花定会开满锦官城。这一联由雨夜想象天晴,花儿饱含雨水的感觉,如在目前,花枝经受不起花朵份量的情状,也呈现出来。说明这雨整整下了一夜,已经下透了。诗人的想象,极大地拓展了诗的情感与思维空间,使得诗意更深一层,喜悦之情也不言自明。“红湿”,雨后的花丛,红润一片。“花重”,花朵经雨而湿重,一说色泽浓艳。明代谭元春在《唐诗归》评价:“‘红湿’字已妙于说雨矣。‘重’字尤妙,不湿不重。”“锦官城”。即成都。 评解 平常之景最为难写,能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且如此真切入微,令人如临其境,只有大诗人能够做到。这是一首五律。前两联用流水对,把春雨的神韵一气写下,末联写一种骤然回首的惊喜,格律严谨而浑然一体。诗人是按先“倾耳听雨”、再“举首望雨”、后“闭目想象”的过程和角度,去表现春夜好雨的。诗从听觉写至视觉,乃至心理感觉,从当夜想到清晨,结构严谨,描写细腻;语言锤炼精工;巧妙地运用了拟人、对比等具有较强表现力的艺术手法。诗中句句绘景,句句写情,不用喜悦欢愉之类词汇,却处处透露出喜悦的气息、明快的情调。《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此是名篇,通体精妙,后半尤有神。” 在择韵上,诗人以韵就情,他选择的“庚”韵,是后鼻韵母,其发音过程较长,客观上拖慢了整首诗涵咏的时间和语调,这恰恰宜于表达诗中喜悦而不冲动、醇厚而不奔放的绵长细腻的情感。
二、关于写雨景的名句及赏析
唐·王勃: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阁既无人游赏,阁内画栋珠帘当然冷落可怜,只有南浦的云,西山的雨,暮暮朝朝,与它为伴。这两句不但写出滕王阁的寂寞,而且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写出了滕王阁的临远,情景交融,寄慨遥深。
我记得我回答过一个你提的引号的作用。。。。
三、关于雨的名句赏析!一定要赏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自己赏吧,言简意赅
四、有关谷雨的古诗和翻译
有关谷雨的古诗和翻译有:
1、《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其一》
宋代:黄庭坚
落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
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似西窗谷雨茶。
译文:
柳絮纷飞,蛛丝游动,正值暮春三月,风吹雨洗满城落花。
不知道在东城外共饮清明酒,比起坐在西窗下面共饮谷雨茶怎么样。
2、《蝶恋花》
宋代:范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
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湾百转。
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寒农事晚。
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麦连冈桑叶贱。
看看尝面收新茧。
译文:
春来,绿水新涨一篙深,盈盈地涨平了水面。
水边芳草如茵,鹅儿的脚丫满跚,鲜嫩的草色,在微风习习吹拂里,染绿了河塘堤岸。
画船轻缓移动,绕着九曲水湾游转。
远远望去,横塘高塔,在眼前很近,却又像启船时一样遥远。
江南水乡,春寒迟迟农事也晚。
村北,村南,谷雨时节开犁破土,将田耕种遍。
春麦已结秀穗随风起伏连岗成片,山冈上桑树茂盛,桑叶卖家很贱。
转眼就可以,品尝新面,收取新茧。
3、《题伍彬屋壁》
唐朝:廖融
犊随原草远,蛙傍堑篱鸣。
拨棹茶川去,初逢谷雨晴。
译文:
小牛随着青草越来越远,水沟边的篱笆里有爬虫在鸣叫。
拨划着茶川离开,初此遇到谷雨天放晴。
4、《天仙子·走马探花花发未》
宋代:苏轼
走马探花花发未。人与化工俱不易。
千回来绕百回看,蜂作婢,莺为使。谷雨清明空屈指。
白发卢郎情未已。一夜翦刀收玉蕊。
尊前还对断肠红,人有泪,花无意。明日酒醒应满地。
译文:
乘着奔跑的马来看花开了没有,人和天地迫切地等待花开不容易。
打发蜂婢莺使不厌其烦的来回探看,人们扳手指计算,再过几天到清明、谷雨时就该看见花了。
卢郎到了老年还多情,一夜之间就用剪刀把刚开的花减掉。
酒宴前还要面对着断肠花,人会流泪,花也不想被人摘去,到了第二天酒醒时会看见花落了一地。
5、《谢中上人寄茶》
唐代:齐己
春山谷雨前,并手摘芳烟。
绿嫩难盈笼,清和易晚天。
且招邻院客,试煮落花泉。
地远劳相寄,无来又隔年。
译文:
每到谷雨采茶季节,人人戴了草帽,挎着竹笠篓,在茶垄间缓慢移动。
因为只摘嫩叶,总是很难摘满一筐,可是天色很快向晚。
招呼邻居朋友来院里做客,试着用落花泉的泉水煮茶招待他们。
把费尽心思采得的茶寄往远方,和朋友又一年未曾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