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与楚辞我国诗歌?
《诗经》与《楚辞》是中国先秦诗歌的双璧,一为现实主义的源头,一是浪漫主义的滥觞。前者多为取材于社会生活的质朴写实文学,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后者则多描写个人情志与幻想,文字华美,富于浪漫和神秘的气息。
不过相对来说,《诗经》比较容易朗朗上口,《楚辞》则比较生僻。
和楚辞相似的诗歌?
《越人歌》我是知道的,春秋时期,楚王子在河中游玩,摆浆的越人船夫,很喜爱仰慕楚王子,便唱出了这首《越人歌》。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诗歌和楚辞的区别?
二、区别:
1、诗歌的取材取材不同
《诗经》取材于社会生活的质朴写实文学。周代北方文学的代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国文学总集之祖、诗歌总集之祖),最早的韵文。
《楚辞》描写个人情志与幻想,文字铺张华美,富浪漫神秘气息。汉代楚国屈原的离骚诸赋与宋玉(战国时代楚国)、枚乘、贾谊(汉)等人的赋作成书(为文士所作)。
2、形式不同
《诗经》以「四言」为主,多叠字叠句。凡305篇。(诗经有「六义」:「风、雅、颂」是为内容;「赋、比、兴」是为作法。)
《楚辞》句法较长,多「六、七言」参差,多以「兮、些、只」等虚字延长语气,便于咏叹,其用韵而长篇铺叙,开「汉赋」先河。
3、创作者不同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
楚辞和诗歌的区别?
楚辞是一种诗歌体裁。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以南方民歌为基础,采用楚国方言创作了一种新的诗歌体裁——楚辞。屈原的抒情长诗《离骚》,具有浪漫主义风格,是楚辞的代表作,楚辞因此又称为“骚体”。
《楚辞》是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一种诗歌体裁。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
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
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
属于楚辞的诗歌有哪些?
《楚辞》是以屈原为代表的一批诗人以“楚辞”体写成的一批诗作的集子,其中可以确定为屈原所作的诗歌有25篇,即《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卜居》、《渔父》。
诗经和楚辞是中国诗歌的源头吗?
诗经、楚辞分别是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创作的两大流派的源头.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全面地展示了中国周代时期(西周、东周、东周春秋中期)的社会生活,真实地反映了历史面貌.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起点.
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不仅开启了后来的赋体,而且影响历代散文创作,可以说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源.
楚辞中最长的一首诗歌是?
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被称为“骚”或“骚体”,《离骚》 是楚辞中最长的一首诗歌。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一首彪炳千古的长篇自传体政治抒情诗.全诗深刻表现了屈原的政治理想及其与楚国旧势力之间的矛盾,倾吐了他的心理痛苦与傍徨,他对故土的热恋与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成为气壮山河的人间正气.《离骚》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情绪激昂、格调高亢,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他还善于娴熟地利用神话传说的材料,驰骋想像,其中天界的巡游,成为中国古代文学此类描写的经典篇章.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也对后世的咏怀诗、咏史诗、怀古诗产生巨大的影响
楚辞我国诗歌的现代主义风格吗?
《诗经》是现实主义风格,楚辞是浪漫主义风格.
屈原诗歌楚辞橘颂可以阅读哪些书?
屈原的经历和《楚辞》中的大量篇目现在已经被改造或者留存在了许多戏剧戏曲当中。比如如果要了解《九章》中的《橘颂》,我们可以观看郭沫若的戏剧《屈原》,其中对《橘颂》有非常精彩的白话文翻译。了解《九歌》的具体表演形态可以上网搜索韩国“江陵端午祭”的资料。
楚辞是什么组织?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