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江南》表现了采莲人的什么心情?

2024年01月09日 07:18:131

《江南》表现了采莲人的什么心情?

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女欢快的心情 这首诗诗为《相和歌辞.相和曲》之一,原见《宋书.乐志》,算得上是采莲诗的鼻祖.主旨在写良辰美景,行乐得时.清人沈德潜评此诗为“奇格”(《古诗源》卷三).张玉榖则认为此诗不写花而只写叶,意为叶尚且可爱,花更不待言.   大体这种民歌,纯属天籁,最初的创作者未必有意为之,而自然显现一片大自然活泼的生机.余冠英先生认为“鱼戏莲叶东”以下四句,可能是“和声”.前三句由领唱者唱,而后四句为众人和唱.   此为汉代民歌,诗中大量运用重复的句式和字眼,表现了古代民歌朴素明朗的风格.诗歌描绘了江南采莲的热闹欢乐场面,从穿来穿去、欣然戏乐的游鱼中,我们似乎也听到了采莲人的欢笑.   诗中“田田”,指荷叶茂盛的样子.  这首诗描写了采莲时观赏鱼戏莲叶的情景.《乐府解题》云:“《江南》,古辞,盖美芳晨丽景,嬉游得时也.”后四句用重复的句式,表现了鱼在莲叶间穿梭往来的轻灵的样子,传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古代诗歌中用“莲”字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莲”和“怜”同音,因此也借来表示“怜爱”的意思,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宋朝周敦颐的一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更赋予莲花以品性高洁的形象,从此莲被誉为“花中君子”.  本篇是一首与劳动相结合的情歌.诗歌采用民间情歌常用的比兴、双关手法,以“莲”谐“怜”,象征爱情,以鱼儿戏水于莲叶问来暗喻青年男女在劳动中相互爱恋的欢乐情景.格调清新健康.诗歌的开头三句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景致.后四句以东、西、南、北并列,方位的变化以鱼儿的游动为依据,显得活泼、自然、有趣.句式复沓而略有变化,是《诗经》的传统手法,用在这里,更令人联想到采莲人在湖中泛舟来往、歌声相和相应的情景.诗中没有一字直接写人,但是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绘,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一股勃勃生气,领略到采莲人内心的欢乐.

江南,古诗?

关于江南的古诗如下: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2、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出自宋代刘著的《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江南古诗?

1、今夜初听雨,江南杜若青。——出自唐·戴叔伦《舟中见雨》

2、塞外征夫犹未还,江南采莲今已暮。——出自唐·王勃《采莲曲》

3、惟有一篇杨柳曲,江南江北为君愁。——出自唐·无名氏《读庾信集》

4、洛北风花树,江南彩画舟。——出自唐·孙逖《进船泛洛水应制》

5、柳眼梅须漏泄春,江南又见物华新。——出自南宋·陆游《冬夕闲咏》

祖国的好江南舞蹈表现了什么意境?

巜祖国的好江南》是一首歌曲。优雅动听,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雄壮秀丽,而由这首歌改编成的优美扇子舞蹈《祖国的好江南》更是形象地把江南水乡描绘的如诗如画;同时大气磅礴的美舞也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心愿。

江南是古诗吗江南是古诗吗?

是。

汉乐府中的《江南》诗全文:江南可采莲,莲叶何⽥⽥,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晚唐罗隐的《江南》诗全文:玉树歌声泽国春,累累辎重忆亡陈。垂衣端拱浑闲事,忍把江山乞与人。

江南好忆江南古诗?

白居易回忆旧日的美好,用《忆江南》这个词调写了三首词:

第一首《忆江南》是这样写的: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第二首《忆江南》是这样写的: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第三首《忆江南》是这样写的: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白居易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他六十七岁时,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可见江南胜景仍在他心中栩栩如生。

江南采莲古诗?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绿水江南古诗?

《忆江南三首》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三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词作品。第一首词总写对江南的回忆,作者选择了江花和春水,衬以日出和春天的背景,运用比喻和映衬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江南春意盎然的大好景象。

妆江南古诗?

洞庭春色/沁园春

佚名 〔宋代〕

绛萼欺寒,暗传春信,一枝乍芳。向篱边竹外,前村雪里,青梢犹瘦,疏影溪傍。惹露和烟凝酥艳,似潇洒玉人初试妆。江南路,有多情伫立,回尽柔肠。倚楼最难忘处,正皓月、千里流光。纵广平心劲,难思丽句,少陵诗兴,犹爱清香。休怪东君先留意,问他日和羹谁又强。还轻许,笑凌空桧影,松荫交相。

江南临眺古诗?

没有什么江南临眺古诗,应该是《江亭临眺》

江亭临眺

徐玑 〔宋代〕

问得梅花信,寒林动晚声。雨来山渐远,潮去水还清。寥落寻新句,欢娱解宿酲。相携归路滑,灯火近孤城。

作者简介: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浙江温州永嘉松台里人。祖籍福建晋江安海徐状元巷人,唐状元徐晦之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