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诗中的特殊平仄汉字

2024年01月01日 18:20:181

一、诗中的特殊平仄汉字

先说平仄吧,所有汉字都分为平音和仄音,现代汉语分辨的方法就是一二声为平,三四声为仄,比如妈麻马骂四个字,妈和麻属于一二声为平,马骂属于三四声为仄,还有一些特殊的入声,你搜古仄就可以了,也就是拼音是平音,在古代是仄音。律也就是平仄交替成的,你学会了平仄自然就明白了。诗词中最重要的韵你搜平水韵和中华新韵就能看明白,对联只需要平仄相对就可以了。海阔凭鱼跃(仄仄平平仄)天高任鸟飞(平平仄仄平)…其他的你自己可以慢慢来。

二、请问:在韵律诗中的“平仄”, 1、“平”是指哪些音调的字?2、“仄”又是指哪些音调的字?

平仄是诗词格律的一个术语:诗人们把四声分为平仄两大类,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仄,按字义解释, 就是不平的意思。凭什么来分平仄两大类呢?因为平声是没有升降的,较长的,而其他三声是有升降的(入声也可能是微升或微降),较短的,这样,它们就形成了两大 类型。如果让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着,那就能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古诗中哪些字可以当平仄用啊。

所谓平仄,是说在汉语中,有四个音调,平上去入,其中平分为阴平阳平,即第一声第二声,这就是平声;上声和去声是第三声第四声,以及无音调(短促音或轻声)的入声,这就是仄声。你按照这个理解就是初步的了。

由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音变现象(发音不同),也存在许多现在是平声或仄声的字在古汉语中作为相反的用法。

四、请问诗词格律里的【仄】〖仄〗或里面是“平”代表什么?是一声四声什么的吗?

您好!

简单说,在普通话四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

五、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平仄 其中哪些是入声字有没有 拗救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入声字:一,不,接,别。

拗救在第二联。野火烧不尽,第四字拗,所以下句第三字补一个平声“吹”字。(另一种解释:一、不等入声字,在诗词里有“入声代平”的现象。“不”字若平,则此句未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