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歌颂宋代盛世的诗歌? 宋代诗歌的基本特色?

2024年01月01日 12:09:531

歌颂宋代盛世的诗歌?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宋代诗歌的基本特色?

诗歌这一文学体裁在唐代时发展到了顶峰。紧承唐代的宋代诗歌只有走出唐诗的藩篱,另辟蹊径才能得到发展。在宋朝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在宋代诗人不懈地探索当中,与唐诗大异其趣的宋诗最终形成。与唐诗相比宋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诗歌的题材和语言趋于通俗化

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较唐人有了很大的转变。宋代文人在当时三教合一的思潮下,尤其是禅宗这一世俗化的佛教宗派的影响,加之宋儒弘扬了韩愈把儒家思想与日用人伦相结合的传统,更加重视内心道德修养。所以,宋人的审美态度也世俗化了。他们认为,审美活动之中的雅俗之辩,关键在于主题是否具有高雅的品质和情趣,而不在于审美客体是高雅还是凡俗之物。以上两点原因成就了宋诗在题材上的开拓。

宋诗在题材上较成功的开拓,是向日常生活倾斜。琐事细物,都被宋人写入了诗中。比如苏轼曾咏水车、秧马等农具,黄庭坚多咏茶之诗。送别诗、山水诗在宋代也呈现出了不同的特色。宋人的送别诗写私人交情和自身感受,宋人的山水诗多写游人熙攘的金山、西湖。宋诗所展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更多的是普通人。诗歌的语言也开始采用俗字俚语。

2诗歌中鲜明的忧患意识和爱国主题

爱国主题在宋代文学作品中层出不穷,它是深沉的忧患意识的体现,是宋朝历史环境的产物。从王禹的《唐河店妪传》到王安石《阴山画虎图》,即使是崇尚隐逸的“四灵”和行走谋生的江湖诗人,也写过不少忧国的篇章。最能体现爱国主题和时代精神的是陆游和辛弃疾等英雄志士的激昂呼声。正是他们的作品,把爱国主题弘扬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诗歌的议论化和散文化

宋诗的特点,最主要的是议论化和散文化。“以文为诗”,唐代个别诗人如韩愈等已开其端,但奉为圭桌,因之蔚为一代诗风者则自欧阳修、梅尧臣等人始,至王安石、苏轼、黄庭坚而达到极致。由“以文为诗”到“以议论为诗”,宋诗之所以在强大的唐诗影响之下独树一帜,形成自己的这一风格特征,有着深刻的时代根源。

4诗歌平淡为美的风格追求

《诗词散论·宋诗》中说:“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这番话说的便是唐、宋诗各自的特色。

古代爱情诗歌和词的区别?

应该说是从直白到婉约。或者说从朴素到华丽。例如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就自好逑。 宋 柳永 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宋代的送别词?

  柳永的凄凉送别词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宋)柳永《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宋)柳永《雨霖铃》 送陈章甫 1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 ,枣花未落桐阴长2。  青山朝别暮还见 ,嘶马出门思旧乡3 。  陈侯立身何坦荡4 ,虬须虎眉仍大颡5 。  腹中贮书一万卷6 ,不肯低头在草莽 7。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皆鸿毛 8。  醉卧不知白日暮 ,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 ,津口停舟渡不得9。  郑国游人未及家 10,洛阳行子空叹息 11。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12。  谢亭送别1  许浑  劳歌一曲解舟行2,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送人东归  温庭筠  荒戍落黄叶1,浩然离故关2。  高风汉阳渡3,初日郢门山4。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5。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6。  别离  陆龟蒙  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杖剑对尊酒1,耻为游子颜2。  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3。  所志在功名4,离别何足叹。  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1。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2,江头潮已平。  踏莎行  晏殊  祖席离歌1,长亭别宴。香尘已隔犹回面2。居人匹马映林嘶3,行人去棹依波转4。 画阁魂消5,高楼目断,斜阳只送平波远。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1,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2。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3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4。楼高莫近危阑倚5。平芜尽处是春山6,行人更在春山外。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1  王观  水是眼波横2,山是眉峰聚3。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4。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宋代和明代匣钵的区别?

匣钵是贵族在宋代和明代使用的一种餐具套装,通常包括一个碗和一个盖子,和一个底部平放的盘子,可装点心和食物等,盖子上印有主人家的家徽和官阶等标志。

宋代和明代匣钵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造型不同:宋代匣钵的盖子呈象牙塔形状,轮廓曲线多,而明代则较为方正,盖子上印有花草纹饰。

2. 材质不同:宋代匣钵多采用木质和象牙等,而明代则多采用玉、金、银等贵重材料。

3. 使用场合不同:宋代匣钵多用于家庭,民间居家饮食,而明代匣钵则多用于官场上的宴席,是一种彰显身份地位的尊贵礼仪用品。

总体而言,宋代和明代匣钵的区别体现在材质、造型和使用场合等方面,但其共同点是都是贵族饮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高峰水平。

中古西欧和宋代的区别?

1、繁华程度不同

欧洲中世纪城市的居住环境相当恶劣,大多数房屋的采光很差,木制的构造很容易引发连片的火灾。街道基本上没有硬化,晴天里尘土飞扬垃圾成堆,阴雨天则道路泥泞。在那里,各种恶性传染病甚至比战争还要可怕。 这种种景况,同当时的宋京汴梁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宋代城市不仅取消了宵禁,允许居民彻夜行走、经商、娱乐,而且城市规划相当科学,同时继承和发展了自唐都长安以来的中国古代大城市建设经验。城市功能区划清晰合理,人口繁密,工商业空前发达。别

2、制度不同

当时在中世纪的欧洲,领主制占据统治地位,很多不堪封建领主压榨和剥削的农奴和佃农纷纷逃往城市,之所以会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当时封建主的城堡及其附属民居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从本质上来讲那只是领主的私有领地和私有财产罢了。而城市则不同,大多数工商业城市都经过政治和经济斗争,从国王或领主手中获取了自治权。宋朝重文偃武,由此应运而生的程朱理学,却成了此后禁锢中国人头脑达千年之久的思想枷锁。

3、城市人口不同

据说北宋的汴京和南宋的临安城,都是人口逾百万的大都会,至于像泉州那样超20万的大城市则不少于6个,10万以上的城市则数以几十计。 造成中西城市间这种巨大差别的原因很多,这里小兵只简单谈一下当时欧洲(西欧)城市形成的原因: 在中世纪之前,欧洲并非没有出现过建筑宏伟、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大型城市,但那都是西罗马帝国被灭亡之前的事情了。

唐代和宋代的服饰的区别?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无论是人们的思想,还是物质的生产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唐代开始,工艺装饰普遍使用花卉图案,其构图活泼自由、疏密匀称、丰满圆润。特别是波状的连续纹样与花草相结合后,就是唐代盛行的缠枝图案。 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时至隋唐,中国服饰最明显的特点是双轨制。在大的祭祀场面,穿汉人的传统衣服。在平时,唐代的常服是胡服(即鲜卑装)系统,。

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丽。唐代女装的特点是裙、衫、帔的统一。在妇女中间,出现了袒胸露背的形象。在永泰公主墓东壁壁画上,有一个梳高髻、露胸、肩披红帛,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著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的唐代妇女形象,从而对“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融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

  宋朝时候的服饰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

当时退休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掇」的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

宋代的词有哪些?

1、《声声慢·寻寻觅觅》作者:李清照(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念奴娇赤壁怀古》作者:苏轼(宋)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者:苏轼(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者:辛弃疾(宋)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5、《西江月·宫粉厌涂娇额》作者:辛弃疾(宋)宫粉厌涂娇额,浓妆要压秋花。西真人醉忆仙家。飞佩丹霞羽化。十里芬芳未足,一亭风露先加。杏腮桃脸费铅华。终惯秋蟾影下。

宋代最有名的词?

最有名的宋词汇总如下

1. 梅花 /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2. 夏日绝句 /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 江上渔者 /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4. 江上 / 王安石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

离情被横笛,吹过乱山东。

5. 咏华山 / 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6. 山村咏怀 / 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7.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8. 题西林壁 /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9.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0. 小池 /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1. 春日 /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2. 元日 /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3. 示儿 /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4.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5. 雪梅·其一 / 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6. 冬夜读书示子聿 /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7. 登飞来峰 /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8. 宿新市徐公店 /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9. 游园不值 /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0. 寒菊 /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诗歌和楚辞的区别?

二、区别:

1、诗歌的取材取材不同

《诗经》取材于社会生活的质朴写实文学。周代北方文学的代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中国文学总集之祖、诗歌总集之祖),最早的韵文。

《楚辞》描写个人情志与幻想,文字铺张华美,富浪漫神秘气息。汉代楚国屈原的离骚诸赋与宋玉(战国时代楚国)、枚乘、贾谊(汉)等人的赋作成书(为文士所作)。

2、形式不同

《诗经》以「四言」为主,多叠字叠句。凡305篇。(诗经有「六义」:「风、雅、颂」是为内容;「赋、比、兴」是为作法。)

《楚辞》句法较长,多「六、七言」参差,多以「兮、些、只」等虚字延长语气,便于咏叹,其用韵而长篇铺叙,开「汉赋」先河。

3、创作者不同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

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 、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