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寒食还陆浑别业诗歌鉴赏答案?

2023年12月27日 14:24:381

寒食还陆浑别业诗歌鉴赏答案?

寒食还陆浑别业

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注]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之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住处,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消闲度假。

1、“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两句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4分)

2、诗歌前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举杯独酌,无所拘羁的诗人形象。寒食节,山里的桃李盛开,山景清雅。诗人远离京城的喧嚣,在山间的住处举杯独酌,度过迷人的春夜。

2、对比。诗的前四句处处围绕洛阳与陆浑别业的不同来写,写洛阳的花团锦簇,杨柳婀娜,是为了衬托山中明月清辉、桃李花开的幽雅,表达了诗人对寂静山间的喜爱之情。

赏析

陆浑别业位于洛阳西南之陆浑县伊水之滨,是宋之问的别墅,公务之暇,他常前往消闲度假。山庄清幽秀美的自然景色和寂静安宁的环境,屡屡唤起这位宫廷诗人的山野真趣,故其诗集中有不少以陆浑山庄为题的诗作,大多风格清新秀丽,显示出一种远离尘世的纯朴幽雅气息,也抒发了诗人隐藏在“志深轩冕”背后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向往之情。

武则天执政时期,多居于东都洛阳,其近臣文士,亦常随行左右,诗由洛阳起笔,说明这是宋之问任居洛阳,偶返山庄时所作。“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起句先以洛阳的春意盎然与山中的姗姗来迟的春天对衬。“花如雪”,以雪喻花,形容洛阳满城飞花、春光四溢的美景,“今始发”三字,反衬出山野与闹市之别。一方面山间气候偏冷,花开较迟,另一方面也说明京洛风尘,热烈繁嚣,而陆浑山中,则清幽得多。起笔二句,似平铺直叙,字里行间却透露出诗人洋溢在心底的欢欣轻快的感情。接着,“旦别”句,写诗人清晨离开洛阳时在河桥一望,春风拂面,杨柳婀娜,在叙述事件的同时,融入洛城风光;“夕卧”句,则承第二句而发,补叙陆浑山中超凡脱俗的清幽景色。这一联对仗工稳,“旦别”对“夕卧”,点出诗人朝发夕至的行迹;“杨柳风”、“桃李月”,以都市繁华春色与山中水滨的月色清晖相对,极富诗情画趣;尤其一“月”字,既句中的夜“卧”字,又渲染出几分清寂离俗的环境气氛。

五六两句,以顶针手法,先重复“伊川桃李”,“正芳新”又承第二句“今始发”,具体表现山中迟来的春色。接着“寒食”句回应诗题。清明寒食节,能够远离京洛尘世的喧嚣,在山间别墅中度过春夜,本来已经很使人舒心畅快,更何况还有酒助兴。这两句绘出了寒食山中的迷人春夜,和诗人此刻举杯独酌、无所拘羁的自我形象。诗至此全是写景抒怀,山景清雅,其情怡然,似有田园牧歌风味。末二句“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诗人自称乡间野老,在开怀畅饮之际,歌咏太平盛世。

这首诗前四句处处围绕洛阳与陆浑山庄的不同来对比描写,写洛阳的花团锦簇,杨柳婀娜,是为了映衬山中明月清晖、桃李花发的幽雅,表现自己对清静山间的喜爱;在写景的同时,交代行踪,表现心境,语言形象性和概括力极强。后四句主要抒发诗人一旦摆脱京洛回到山野田园的欢欣之情。但通览全诗,风格清秀,语言轻松自然,与刻板冗滞的奉和应制诗比起来,令人耳目一新。

农家腊酒浑阅读答案?

分析 由本诗的题目可知,这是一首记游的诗,诗人受邀去山村游玩,感受到山村的美丽风光和淳朴风情,从而流连忘返.其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蕴含了哲理.

解答 (1)描绘诗歌中某一句的意境,要先正确翻译,然后再加上自己适当的理解和描写即可.这句诗中“山重水复”是一座座的山,一条条的水,也就是山环水绕.因为绿色为暗色,花朵多是明艳的颜色,所以说是“柳暗花明”.

(2)“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一句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强烈的喜爱之情,正因为作者无比喜爱,所以才会相约下次来访.

答案:

(1)(2分)诗人行走山间,只见重峦叠嶂,山环水绕,蜿蜒的山路越来越难以辨认,诗人正迷惘而找不到路时,突然看见在浓密的绿柳、明艳的花朵的掩映下,几间农家茅舍若隐若现.诗人的心情顿时由疑虑到豁然开朗,欣喜不已.

(2)(2分)表达了作者对淳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农村生活)的喜爱(向往)之情.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掌握,学生要明确,作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读诗,反复诵读,抓住诗中的关键语句,体会诗中作者的感情,即可作答.

求诗歌《幸福》的阅读答案?

1.自由的生活,对每一天都充满希望2.因为他想让每个人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3.他想让每个人都获得幸福

蟋蟀陆蠡阅读答案?

陆蠡《蟋蟀》阅读题答案

  15.捉蟋蟀 养蟋蟀 葬蟋蟀(各1分)

  16.连用三个“从来不曾”,运用反复的修辞,强调了我特别珍爱小生命的仁爱之心。

  17.形容非常小却引人入胜的地方。

  18.一是表达了母亲对我的关心,二是从侧面突出了我因蟋蟀死去而伤感的心情。(各2分)

  19.珍爱小点生命,有仁爱之心的人。

  20.例:为了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只要不肆意戕害生命,可以适当地开展此类文化活动。(言之有理即可)

陆浑山庄跟杜甫有什么关系?

天宝前后,杜甫的两次移居很值得注意:

一是约开元二十九年(741)从位于洛阳之南陆浑山的陆浑庄移居到洛阳之东首阳山的土娄庄,二是天宝十三载(754)移居到长安杜曲。两次移居,杜甫的心态颇有不同。

移居土娄庄后他曾云:“幸遇圣主,愿发清机。”

(《祭外祖祖母文》)实为追求仕进之途的开端。

移居杜曲时则云:“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看射猛虎终残年。”

(《曲江三章章五句》其三)似标志着这条路的终点。但是,他从离洛阳城内稍远的陆浑庄移居到近郭的土娄庄,再转移到京师长安,在空间上呈现为向政治中心逐步趋近的轨迹。

这样来看,他的两次移居就显得颇意味深长。

读陆游阅读答案?

问题:

1、“思念故乡的时候,就抓一把诗解馋”中的“抓一把诗解馋”应如何理解?

 2、⑴如何理解“暖风、歌舞和酒肉已经把大宋的江山浸泡得酥软软、醉醺醺的”?

 ⑵小说一再写到西湖的歌舞,这对表现陆游的形象有何作用?

3、为什么说“诗歌也能抗敌杀敌”?

4、“捧着那首带血的绝句,儿子一片茫然。”

⑴你能写出这首绝句吗?

⑵儿子为什么感到一片茫然?

《陆游》答案:

1、写诗抒发自己思乡爱国的情怀,借此缓解自己不平静的心情。

 2、(1)宋朝统治者贪图享乐,不思收复失地,毫无斗志可言

(2)反衬,突出了陆游忧国爱国至死不变的高大形象。

 3、爱国诗歌能激励民心,鼓舞士气。

 4、(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因为宋朝统治者只知享乐,儿子觉得收复失地非常渺茫。

蝶恋花陆游阅读答案?

《蝶恋花》 

宋代 陆游

禹庙兰亭今古路。

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鹦鹉杯深君莫诉。

他时相遇知何处。

冉冉年华留不住。

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

一句丁宁君记取。

神仙须是闲人做。

翻译:通往禹庙、兰亭的路,从古到今只有一条。一夜寒霜,使湖边的树林像染过一样。请您不要说酒杯太深,这一次分别,又不知在何方才能相逢。

时光飞逝,美好年华难以留住,镜里的年轻容颜,很快就老去了。只有一句话要记住:“只有闲人才能当神仙。”

仙企鹅登陆阅读答案?

1、仔细读短文,然后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3% (1)仙企鹅登陆非常准时。

( √ )

(2)仙企鹅是游泳健将。

(√ )

(3)仙企鹅队员们上岸后整整齐齐排成3列纵队。

( √ )

(4)“总领队”首先游到岸边,直接带着队员鱼贯上岸。

( × )

(5)仙企鹅上岸后先排好队,再开步走。

( × )

(6)夜深了,沙滩上的人们久久不愿去。

( × )

2.写出第三自然段的段意。 答案:写了仙企鹅上岸的过程。 3.菲利普岛为什么能成为旅游胜地? 因为有仙企鹅登陆的奇观。

古代诗歌阅读黄庭坚黄庭坚《北窗》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的景色,下语平淡但却耐人寻味。

第一句“生物趋功日夜流”说的是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的荣枯代谢、繁衍生长,就像那长江大河,日夜流淌不息。随后一句“园林才夏麦先秋”转入了具体的描写,万物的生长变化都有自己的特点,看那园林之中花木茂盛,刚刚进入夏天,而外面庄稼地中的麦子却已经黄熟,等待着人们去收割,从而让我们想到自然界如此,那人世间的变迁也是一样的。三、四两句借窗外的景物,抒发自己的感受。诗人坐在北窗下铺着席子的床上,听窗外树上黄鹂的鸣唱,一副悠然自得;第四句“付与来禽安石榴”写出了诗人听任自然的心态,因为现在窗外的林檎与石榴花儿开得正艳,但过一段时间便会被其他花所代替,故而且听其自然吧。

阅读陆游诗歌的作用?

陆游一生勤奋创作,流传至今的诗就有九千四百多首。诗歌的内容也极为丰富,几乎涵盖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以爱国为主题的日常生活和情景的吟咏。

陆游继承了中国古代诗歌源远流长的爱国主题,并将之融入他的整个生命,成为陆诗的灵魂和精华。在当时半壁河山已经沦入异族之手的情况下,陆游作为时代的歌手,理所当然要把抗敌复国作为最重要的主题,写出了沦陷区人民对故国之师的期待;写出了南宋军民不甘屈服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