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华兹华斯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023年12月09日 08:04:541

华兹华斯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华兹华斯(1770-1850年),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

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因而英美评论家将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称为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简评柳永的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柳永虽然社会地位低微,但他扩展并发展了慢词,开拓了词的题材,并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大量吸收市井口语入词,对推动宋词的转变和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柳永在文学史上的名声并不好,被称之为“腻柳”,就素“唧唧歪歪柳三变”的意思,这个雅号算的上狼藉,但柳永对词的发展产生过很重大的作用。柳永最明显的贡献是发扬了慢词长调这种词的形式。柳永填了大量的慢词长调,在市井歌坊间传唱一时,但却不被社会上流所看重,或者是被暗黜黜地赏玩,明里又作鄙薄不屑状。盖因柳永词“狎邪流俗”,虽自成一体,却不上品。王灼评柳词,说:“不知书者尤好之,予尝以比都下富儿,虽脱村野,而声态可憎”。这个批评是相当刻薄的,说你柳七充其量一个小资产阶级也敢来混迹上流社会?光鲜虽然光鲜,但底子里依旧不过一个市侩暴发户。

论述艾青在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的地位?

我认为艾青在我国现代诗歌发展中的地位就在于他更有效的把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的有机结合,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阮籍的《咏怀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如何?

《咏怀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很高,作为魏晋时代的代表诗人,阮籍对诗歌的承前继后,对诗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咏怀诗》内容暗寓不满现实和自己矛盾苦闷的心情,但辞藻华丽,写的清新自然,缠绵悱恻,慷慨激昂,常以丰富的想象和动人的景物抒发自己隐晦的心情,反映自己有志难伸的境遇,因此为历代文人所看重。

菩萨蛮这首诗在史上的地位及划分标准?

菩萨蛮,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花溪碧”“晚云烘日”等。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此调为双调小令,以五七言组成,四十四字。用韵两句一换,凡四易韵,平仄递转,以繁音促节表现深沉而起伏的情感,历来名作极多。代表作有唐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等》。

菩萨蛮,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间意”“梅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后成为词调名,属小令。作为词牌,“菩萨蛮”最早出现在唐代。唐五代时期,“菩萨蛮”就极为流行。据记载,唐宣宗很喜欢唱《菩萨蛮》词,孙光宪《北梦琐言》云:“唐宣宗爱唱《菩萨蛮》词,令狐绹命温庭筠新撰进之。”《碧鸡漫志》云:“今《花间集》温词十四首是也。”唐昭宗还填制了两首《菩萨蛮》词。韦庄、冯延巳等也写下了很多名作。到了宋朝,“菩萨蛮”调的使用频率仍然很高,张先、晏殊、晏几道、苏轼、贺铸、李清照、辛弃疾等词人都有《菩萨蛮》词传世。此调在唐宋可以说是经久不衰。

“菩萨蛮”曲名见于《教坊记》。《宋史·乐志》:“女弟子舞队名”。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菩萨蛮”既是词牌名,也是曲牌名。菩萨蛮词牌,《尊前集》注“中吕宫”,《宋史·乐志》亦中吕宫,《正音谱》注“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杜牧,李商隐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李商隐和杜牧的合称,世称“小李杜”,"大李杜"是李白和杜甫的合称。

李商隐

(约公元813—约公元858年),唐朝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其诗揭露和批判当时藩镇割据、宦官擅权和上层统治集团的腐朽糜烂,《行次西郊一百韵》、《有感二首》、《重有感》等皆著名。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斥时政,《贾生》、《隋宫》、《富平少侯》等较突出。无题诗也有所寄寓,至其实义,诸家所释不一。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也工四六文。

杜牧

(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文宗大和二年进士,历任监察御史,黄州、 池州、睦州等地刺史,以及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等职。杜牧有政治理想,但由于秉性刚直,屡受排挤,一生仕途不得志,因而晚年纵情声色,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杜牧的诗、赋、古文都负盛名,而以诗的成就最大,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其诗风格俊爽清丽,独树一帜。尤其长于七言律诗和绝句。

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

山西在历史上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山西的地理位置处于黄河以东和以北,要进入中原进入历史上多个朝代的都城西安都必须经过山西,而且山西的地形是两侧为山由间为川和几个盆地组成,宜守难攻,且扼守黄河天堑和几个渡口,所以山西在史上十分重要。

王维在美术史上的地位?

王维画的品评在唐代并不是最高的,《唐朝名画录》把吴道子、李思训、张璪列在神品,而把王维放在妙品,与李昭道并肩,可见他的地位在唐代不如吴、李、张三家。

王维是中国文人画史上的一个关键人物。在唐代,他的画史地位并不高,然而却伴随着文人画的发展于晚明攀升到了文人山水画的巅峰位置。披览画史,他的画史形象转变的关键时期是在北宋的后期。苏轼无疑是这一转变的积极推动者,他发挥了王维诗画禅的出位思维,变革了“师法造化”的传统绘画观念,且影响至宋徽宗朝画院的改革。王维的画史地位也在与苏轼文人画论、徽宗画院革新的互动中逐步建立起来了。

苏轼在那首著名的《题王维、吴道子画》中云:“吴生虽妙绝,尤以画工论,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问言。”以苏东坡在北宋文坛地位,以及他对书画的高超见解,和作为宋代文人画理论的开拓者身份,由他道出王维更高于吴道子的话来。对于宋代士大夫和宋代绘画的影响自然是无人可及的。而与此相随,王维的地位和影响的上升,也就是很自然的。沈括《图画歌》评价了许多画家,而对于王维则给予极高评价。诗歌一开头就说“画中最妙言山水,摩诘峰峦两面起。

卓别林在电影史上的地位?

卓别林1889年出生在英国一个贫苦演员家庭,17岁便成为一名哑剧演员,卓别林23岁在美国巡演时,被启斯东的老板发现,由此步入电影业,也展开了他辉煌的一生。

1914年卓别林首登银幕,他以英国式的含蓄和幽默、麦克斯·林戴式的打扮,把哑剧传统、喜剧的表现手法与电影的特殊表现手段结合起来,构成了独特的“绅士流浪汉”的形象。随后卓别林在不同公司之间流转,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不断寻找自己影片的主题、探索和完善影片的人物。《安乐街》就是他电影道路上的一个转折,这部电影以滑稽的方式揭示了贫困、饥饿等严峻的社会问题,预示了卓别林后来的创作方向。

查理·卓别林是为默片喜剧作出最大贡献、成就最高的喜剧电影大师。他创造了流浪汉查理,以鲜明的银幕形象、深刻的社会批判价值和独特的喜剧观念,赢得了全世界观众的尊敬和欢迎。《淘金记》、《城市之光》、《摩登时代》、《大独裁者》等更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论述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及他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的。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的不朽诗人。他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

  一、杜甫诗歌的思想性

  早在唐代,杜甫就有“诗史”之称。因他的诗不仅广阔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过程中的社会面貌,形象地再现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重大事件,而且更重要的是诗人满怀同情地真实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他们的情感,愿望和要求,诚挚动人地表现了他的至死不渝地爱国热忱,深刻地揭露和有力地鞭鞑了统治阶级各种祸国殃民的罪行,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杜甫的诗歌的思想性决定了他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思想内容博大深厚,题材严肃,感情深沉,表现手法变化多端,故我们称杜甫最大成就和特色,是现实主义。以他丰富的生活经验,他的诗多取材于生活,所以他需要用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这就是形成他的诗的这一特色的内在原因。在此,我们分叙事诗、抒情诗及语言和体裁来谈这方面的运用。

  (一)叙事诗

  1、善于对现实生活作典型的艺术概括。杜甫很善于选择和概括有典型意义的人物,通过个别,反映一般。

  2、寓主观于客观。就是将自己的主观意识、思想感情融化在客观的具体描写中,而不明白说出。审杜甫叙事诗的最大特点,也是他最大的本领,因为必须具有善于克制自己的激动的头脑。他的诗寓讽刺于叙事之中,更觉得哀痛真挚。

  3、对话的运用和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为把人物写得生动,他吸收了汉乐府的创作经验,常常运用对话或人物独白,并作到了人物语言的个性化。他十分重视诗歌语言的琢磨、锤炼,善于运用最少的文字,贴切而行象地表现最多的内容。

  4、风格多样,“沉郁顿挫”。

  (二)抒情诗

  杜甫抒情诗的数量比叙事诗多,在形式上,有五七言古体,但更多的是近体。杜甫抒情诗的艺术特点,主要有:

  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曲折委婉,跌宕反复。

  3、抒情、议论、叙事熔于一体。

  (三)语言和体裁

  1、语言锤炼。无论是叙事诗,还是抒情诗,杜诗在语言艺术方面是有突出成就的。

2、众体兼长。从诗歌的体裁方面来看,杜甫是众体兼长的一个诗人,五言、七言、古体、律诗、绝句,他都能够运用自如,尤其是古体和律体,写得非常好。杜甫的律诗格律谨严,章法整饬,对仗工稳,技巧圆熟无比,代表了唐代律诗的最高成就。

  总之,杜甫诗歌达到了古典诗歌艺术现实主义的发展高峰,并形成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北宋末年的爱国宰相李纲赞叹杜甫的诗说:“岂徒号诗史,诚足继风雅。鸣呼诗人师,万世谁为亚?”这四句诗的确可以概括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成就,渊源,及其在中国诗史上的崇高地位和深远影响。我国在8世纪时就诞生了这样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给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不断深入地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