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诗歌大全

登高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2023年12月09日 01:53:531

登高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登 高》原文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阅读理解题:

1.这首诗的首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请作简要的分析。

2.全诗感情浓郁,请简要概括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答案

1.这是一幅苍茫寥廓的秋江山水图。这两句从秋风、高天写到江水、沙洲,俯仰结合,视野高远阔大;猿猴哀啸,飞鸟回旋,秋水清湛,沙洲灰白,动静相映,声色并茂,气韵生动。

2.抒发了诗人长年漂泊之苦楚,年老多病的孤独,忧国伤时的情怀。

求诗歌《幸福》的阅读答案?

1.自由的生活,对每一天都充满希望2.因为他想让每个人都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3.他想让每个人都获得幸福

腊前月季阅读答案?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出句写普通的花,对句写腊前的月季,通过对比,表现腊前月季蓬勃的生机。

B. 颈联出句把腊前月季的香味和桃李的香味进行对比,突出其香味非桃李可相媲美。

C. 颈联中的“斗”字进一步刻画了腊前月季傲霜斗雪的品格,表现诗人对它的赞美之情。

D. 尾联写诗人的独特感受,点明题旨,照应首联;“喜作”“忘却”使诗歌语言活泼幽默。

16. 颔联使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答案:

15. C “进一步刻画了腊前月季傲霜斗雪品格,表现诗人对它的赞美之情”错误,选项对“斗”的理解不准确,“更同梅斗雪霜中”还可以理解为与梅花在霜雪中斗艳。

16. 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月季花苞比喻成一支胭脂色的毛笔,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季花含苞待放的情态;②注重色彩描绘。红色的花瓣和绿色花蕊互相映衬,鲜艳亮丽;③化静为动。“剥”字表现月季绽开时顷刻间的动作,赋予静态的月季以动态美。

登高的诗歌鉴赏?

1. 《登高》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值得我们好好鉴赏。2. 诗歌中通过描写登高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诗歌中的景物描写非常细腻,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作者也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人生的思考方面,作者通过登高的过程,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3. 除了《登高》之外,还有很多优美的诗歌值得我们去鉴赏。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古诗词,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诗歌。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赏析诗歌,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和思想,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登高》杜甫,诗歌前四句描绘一幅怎样的画面?后四句渗透出诗人怎样的心境?

诗的前四句绘景,勾勒出一幅登高远眺的壮阔图景。“天高”“沙白”“猿啸”“鸟飞”都是三峡秋季的典型景物,境界雄浑高远;天高风急才闻落木“萧萧”,才见波涛“滚滚”。

后四句:写诗人孤独悲苦的心境,秋风萧瑟,暮年多病、登台远眺这层层递进的顿挫笔法,强烈地表达出蕴于诗人内心的沉郁悲抑的情感,包含着郁积难舒的爱国情怀和难以排遣的羁旅愁思,写出个人身世的飘零,处境的困窘,也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不安,人民的颠沛流离。

登高的名句四句?

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蜀相》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3、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蜀相》

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绝句二首(其一)》

5、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

6、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其六)》

7、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阁夜》

8、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9、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0、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客至》

11、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2、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13、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咏怀古迹五首》

14、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赠卫八处士》

15、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垂老别》

16、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梦李白二首》

17、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18、昔闻洞庭湖,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登岳阳楼》

19、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春日忆李白》

20、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

21、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2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23、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抒怀》

24、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25、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6、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

27、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曲江对雨》

28、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登高》

2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0、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2、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

3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3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3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36、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天末怀李白》

3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38、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曲江二首》

39、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40、百草竞春华,丽春应最胜。少须好颜色,多漫枝条剩。——《丽春》

41、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4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44、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小寒食舟中作》

45、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4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47、桃花细逐扬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曲江对酒》

48、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化卿》

4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5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51、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52、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咏怀古迹五首》

5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54、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

55、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春水》

56、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佳人》

57、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阁夜》

58、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梦李白二首》

59、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春运》

60、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曲江二首》

古代诗歌阅读黄庭坚黄庭坚《北窗》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的景色,下语平淡但却耐人寻味。

第一句“生物趋功日夜流”说的是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的荣枯代谢、繁衍生长,就像那长江大河,日夜流淌不息。随后一句“园林才夏麦先秋”转入了具体的描写,万物的生长变化都有自己的特点,看那园林之中花木茂盛,刚刚进入夏天,而外面庄稼地中的麦子却已经黄熟,等待着人们去收割,从而让我们想到自然界如此,那人世间的变迁也是一样的。三、四两句借窗外的景物,抒发自己的感受。诗人坐在北窗下铺着席子的床上,听窗外树上黄鹂的鸣唱,一副悠然自得;第四句“付与来禽安石榴”写出了诗人听任自然的心态,因为现在窗外的林檎与石榴花儿开得正艳,但过一段时间便会被其他花所代替,故而且听其自然吧。

十六夜玩月阅读答案后四句赏析?

下四旬为第三层次,写出了今夜玩月的乐趣。诗人的设计也有特色,先写地域之广,有山谷野坡,有边域,有村落,也有河上,可称遍及四方。

再写玩月者的类别,有打樵人,有边防卫士,有乡村儿童,也有水上旅途者,包罗广大人群的代表,说明“月”在广大人群心中的情意之深。

第三,写如何玩月,打樵者唱着山歌,踏着月光,高兴而归,这是用歌声来玩月。

边城城楼上响起横笛曲声,显得多么哀幽,大概是高乡遥远的战士,仰视明月不免有思乡之愁萌生,笛声也就吹出了“乡思曲”,这也算月对人的一种同情与共承哀愁

双桅船阅读答案最后四句赏析?

“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个人理解:写的是船驶离海岸之后,诗人的感概,船终将去往天涯海角,但请不要怕,因为船终将回航,海岸也一直在守望,船远航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到达彼岸,也不能很快回返,但只要两情长久,自然不会在意这些朝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写的是海岸和船之间的依存、守望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船和海岸的关系海岸是船的始点也将是终点,船是海岸的希冀和守望的东西,指的有可能是诗人自己与爱情、与这个时代的关系,相互依存,互相成就,没有这个时代,就造就不了诗人,没有诗人,这个时代也是缺少了一抹风采。

三尊子留襄州诗歌阅读答案?

答案

《三奠子·留襄州》是近代词人高宪的一首词。上片起首先写登山所见,登上楚山,很自然地就看见了山下的襄州。作者触景生情,又联想到曾在襄州发生过的历史风云、兴废大事,及许多著名人物及他们的经历和业绩。下片首二句“雁横别浦,鸥戏芳洲”写眼前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