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现代诗

诗歌的美学特征有哪些?

2023年12月02日 16:00:451

诗歌的美学特征有哪些?

在文学作品中,诗歌无疑是最具审美性的。苏雪林说:“诗乃美文之一种。”玛·布尔顿说:“诗歌是语言最精妙的运用之一。它给人以语言所能提供的最大乐趣。”诗歌不仅本身是美的,它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美。雪莱在《为诗辩护》中说:“诗使万象化成美丽;它使最美丽的东西愈见其美,它给最丑陋的东西添上美;它撮合狂喜与恐怖、愉快与忧伤、永恒与变幻;它驯服一切不可融和的东西,使它们在它轻柔的羁轭之下结成一体。”人们对诗歌的衷情和喜爱,从根本上讲是源于诗美。那么,诗歌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美学特征呢?  1.语言上凝练、含蓄的美。诗歌追求的就是用最少的词表达最丰富的意义。无论中外诗歌,都讲究用词的反复推敲,做到舍此无二的地步。诗歌既是最精练的语言,自然要含蓄;以有限的字句,表达不尽的情意,正是诗的本份。从这一点来说,任何一首诗,都不能求百分之百的了解,一定有一部分似解非解,那就是朦胧的美,含蓄的美。正因为其含蓄朦胧,其意蕴便格外丰富,为读者的鉴赏提供了多样的可能,古人云:诗无达诂,也正是从这个角度说的。  2.形象上的绘画美。诗歌是用意象来表达意义的。古希腊诗人西蒙奈底斯说:“画为不语诗,诗是能言画。”古人张舜民在《画埋集》中提出:“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都强调诗歌的意象鲜明突出的特点。诗歌中的景色描写、情景交融都构成绘画美。这种绘画美的获得靠的是意象的营造,诗歌呈现给读者视觉看得见的具体形象,并由此在读者脑海里形成一个视觉形象,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同时意象能引起联想,而联想具有诱发情感的巨大力量。一般来说,最受人欣赏的诗就是那些大多数人都能在脑海里看到其意象的诗。  3.充沛的情感美。情感美是诗的重要特征,离开情感美的诗不能称之诗或好诗,最伟大的诗歌一定是富于强烈的情感的诗歌。诗人处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用心里滚烫的激情熔铸成铮铮的语言,表现出特定的思想感情。诗,可以直抒胸臆,壮怀激烈地高歌,也可以柔曼地低吟;诗歌的情感可激跃,可平淡;可明显,可暗含。无论喜怒哀乐,只要真挚、纯粹,均可构成诗的情感美,而引起读者感情上的应和、共鸣,得到美的享受。  4.悦耳的音乐美。优美的韵律和节奏是诗歌美的一个重要结构因素。可以细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音响节奏,包括声律(平仄、轻重、长短句)和韵律(押韵和韵式等);第二是语义节奏,指诗行的分节、断句、顿开和字词的连续等。历来好诗均可以歌,布尔顿说,诗的本质在于歌,强调的就是诗的音乐美。音乐美满足了人们的听觉感受。  5.微妙的滋味美。这种滋味美,也有人把它叫做“诗味,”就是那种使我们感觉到一首诗之成为诗的那种素质。滋味美是用华美的语言形式所表现的情与景相合的诗的艺术境界,是诗歌给我们的一种独特感受,好比品茶之清香韵味、食佳肴之可口甘甜。诗歌的风格、气脉、文采、文质美均是构成诗味的要素。然而诗歌的微妙意味,常常是在字里行间之外,需要敏锐的感受性方能感知,所以布尔顿说“大多数聪明而多识的头脑足以产生大量的联想。而智能非常低下的人无论如何也不欣赏诗。”当诗从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时候,会有所损失,甚至完全消失。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有哪些?

幼儿文学的美学特征:纯真、稚拙、欢愉、变幻和质朴。

拓展资料:

什么是幼儿文学:是指为0-6岁的学前儿童服务的文学,它的主要接受对象是3-6岁的幼儿,它是为适应这一阶段儿童的接受特点而创作或改编的文学。是适合婴幼儿听赏念唱的简短的歌谣体诗歌,它是人一生中最早接触、最易接受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为幼儿创作的,适合幼儿理解水平,符合幼儿的审美情趣,以抒发他们的情感为主要内容,供他们呤诵和欣赏的诗。童话是一种儿童文学。通过丰富的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数字媒体艺术的美学特征有哪些?

数字媒体艺术美学特征包括:互动性、数字化、艺术大众化、艺术多元化、艺术虚拟化、否定之否定、解构主义。数字媒体艺术是一个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性学科,集中体现了“科学、艺术、人文”的理念,目前属于交叉学科领域。

美学学习的方法特征有哪些特点?

抽象不具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需要用心感悟,需要一定的天赋。

美学的角度有哪些?

审美范畴的一种,它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能够使人在精神境界上面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崇高感来源于在相对弱小但代表正义的力量与强大敌对势力的抗争过程中人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力量。

崇高为人类自觉实践的产物(不顺利)/巨大矛盾冲突获得美感(以悲伤痛苦获得力量,肯定人本质力量,不自由中得到自由)/自然界(不平凡)崇高的价值载体可以是艺术作品,也可以是人的现实活动,例如改造征服自然或社会斗争等。

它主要指对象以其粗犷、博大的感性姿态,劲健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雄伟的气势,给人以心灵的震撼,进而受到强烈的鼓舞和激越,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叹的情怀,从而提升和扩大人的精神境界。扩展资料与给人以天人合一、情理和谐之愉悦的秀美不同,崇高感产生于天与人的冲突、感性与理性的不和谐。

在受制于外在的自然与自身之自然(情欲)的生存状态中,人既没有自由可言,更谈不上精神的自觉。

而对外反抗狂暴的自然力以求生存和发展,对内反抗野性的情欲而形成人所独具的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精神特性,也就是人在实践中自我生成的过程,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类本质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就是崇高的产生过程。

因此,崇高以人力反抗自然、以人性反抗兽性、在挑战拼搏抗争中获得的精神愉悦,是实践主体的巨大精神力量的表征。

那借助于想象以征服自然力的原始神话,其中所展示的自由飞腾的意象和自觉的实践意志,就是崇高精神的最初写照。

图书的内容特征和外部特征包括哪些内容?

内容特征:主要是指所论述的主题、观点、见解和结论等。

外部特征:主要是指文献的篇名(题目)、作者姓名、出版者、报告号、专利号等。将不同的文献按照篇名、作者名称的字序进行排列,或者按照报告号、专利号的数序进行排列,所形成的以篇名、作者及号码的检索途径来满足用户需求的检索语言。

文献检索语言是应文献信息的加工、存储和检索的共同需要而编制的专门语言,是表达一系列概括文献信息内容和检索课题内容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概念标识系统。

古代的铃铛有哪些?

风铃,护花铃,惊鸟铃,马铃铛,铜铃

优美与崇高的美学特征主要有哪些?

优美的对象和崇高的对象,虽然都令人愉快,但愉快的方式和性质却完全不同。

崇高和优美在对象上是迥然不同的。崇高的对象庞大有力,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如高大的橡树,寂静的阴影、幽深的夜空等。优美的对象则小巧精细,如多姿的花坛,低矮的荆棘?精心修建的树木等。

崇高的对象特征可归纳为三点,分别是:高大,朴素单纯,极高或极深。其中极高给人印象是伴随着欣赏的赞叹,极深给人的印象是夹杂着战栗和恐惧,崇高所唤起的情感是令人激动。而优美的对象特征归纳为两点,即小巧和漂亮繁饰。而优美多唤起的情感则是令人陶醉。

体验崇高常常能又适当的强度,故主体感受崇高必须具有感受崇高的能力,优美亦然。主体感受优美必须具有感受优美的能力,着就是说,感受崇高和优美的人必须自身充满崇高或优美的情调。一般说来,充满崇高赶的人往往神情严肃,有时凝然不动,令人惊异;而充满优美感的人则常常在眼神中流露初快可的光芒,笑口常开。

儿歌的特征之一为内容的什么,主题?

儿歌的特征之一为内容的主题。儿歌的主题通常是与儿童生活和成长密切相关的,以儿童为中心,体现儿童的情感和需求,具有浅显易懂、简单明了、易于记忆的特点。

儿歌的主题包括了生活、学习、游戏、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内容,旨在通过儿歌的形式传递正面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儿歌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增加儿童的知识和智力,还可以培养儿童的情感和思维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儿歌的内容和形式有哪些特点?

儿歌对宝宝实在是太重要了。

1.儿歌对宝宝和语言发展大有好处。因为儿歌朗朗上口,合辙押韵,宝宝爱听,也容易跟着妈妈学。

2.儿歌短小精悍,便于宝宝记忆,宝宝一学就会,增强了宝宝的自信心,锻炼了宝宝的记忆力。

3.通过说儿歌,还能扩大宝宝的知识面,使宝宝学会使用形象语言,描述动物及事物特征。

4.儿歌有明显的节奏感,宝宝通过说儿歌能体会语言节奏。

不同主题的儿歌又有着不同的功能侧重,如描述事物的儿歌可以扩大宝宝的认知范围,数字儿歌可以帮助宝宝形成数概念,绕口令类的儿歌可以帮助孩子矫正发音等。另外,儿歌由于结构短小,易记易诵,孩子在轻松学会的同时,往往还可以获得一定的自信和成就感。

总之,儿歌对于宝宝审美能力的培养、完美人格的塑造、智力的开发、道德品质的提升甚至身体的健康发育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可以说是孩子身心发育的“复合维生素”,我们在早期教育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它的作用。

很多家长时间有限,并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为陪孩子阅读,与孩子交流,很多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其他的方式给孩子带来温暖与陪伴:

最佳的儿童有声故事,孩子最爱的儿童启蒙老师:“凯叔讲故事有声小说系列”通过深入浅出的故事形式,在故事中讲道理,说古诗,让孩子边听故事边学习,让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赢在起跑线上

关注我的公众号“一路童行公益行”,点击右下方“送福利”就可以免费获得原价999元的“凯叔讲故事”全套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