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当代诗

除了李清照还有哪些女诗人?

2023年12月02日 06:24:461

除了李清照还有哪些女诗人?

卓文君:西汉白富美,貌美有才气,尤善鼓琴,当得了千金大小姐,也能不拘一格当垆卖酒,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佳话,流传至今。

刘细君:西汉乌孙公主,汉武帝为抗击匈奴,派人出使乌孙国,乌孙王愿与大汉通婚。于是,刘细君便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和亲公主。

班婕妤:西汉女作家,汉成帝刘骜的妃子,是中国文学史上以辞赋见长的女作家之一。善诗赋,有美德,《汉书·外戚传》中有她的传记,她还是班固、班超和班昭的姑奶。

上官婉儿: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唐代诗人上官仪的孙女,极富才情,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

薛涛:拥有薛涛笺的专利权,唐代才女代表之一。 十四岁时,迫于生计,薛涛凭借自已过人的美貌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朱淑真:宋代女诗人,生于仕宦之家,也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柳如是:女诗人,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自号“如是”。与李香君、董小宛、陈圆圆等同称“秦淮八艳”,徐天啸曾评价她,“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花蕊夫人:后蜀主孟昶的妃子,聪明贤惠,擅长诗词歌赋,因貌美如花蕊故称为“花蕊夫人”。一首诗让十四万后蜀男儿羞愧不已,大宋文豪苏轼曾赞美她,“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李清照是男诗人还是女诗人?

李清照是女的。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著名的江南女诗人?

1、卓文君: 汉代才女, 善鼓琴。家中富贵的卓文君却看中了穷书生司马相如,并且夫唱妇随,当垆卖酒,而司马相如在得卓文君帮助后也终得成名天下。

2、蔡文姬: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蔡邕之女,字昭姬(因避讳司马昭改为文姬),自幼博学能文。蔡文姬一生三嫁,先嫁河东卫家,被掳至南匈奴后再嫁给匈奴左贤王。后被曹操赎回,在"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不能两全的痛苦中终成千古名曲"胡笳十八拍"。自朔漠归来后蔡文姬嫁给了董祀。

3、李清照:南宋杰出女文学家,以词著名,兼工诗文。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后来赵明诚病死,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文词绝妙,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

4、上官婉儿,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州区)人, 唐代女诗人、政治家,有巾帼宰相之名,因祖父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710年,临淄王李隆基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2]

5、班昭,又名姬,班昭(约公元45年-约公元117年),字惠班,又名班姬,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著名女史学家、文学家,且是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之妹。班昭主要作品有《东征赋》《女诫》,因嫁与曹世叔为妻,故后世称其为“曹大家”。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续写《汉书》,邓太后临朝后,班昭曾参与政事。[3][4]

曾帮其兄班固修与《史记》齐名的《汉书》,也曾以其文采打动皇帝使哥哥班超回归洛阳。班昭年逾古稀而逝,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当代著名的爱国女诗人?

阿紫,中国当代诗人、词作家,现为中华儿童文化艺术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山东省当代艺术教育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朗诵艺术语言研究会理事、第二届中国花样少年语言艺术大赛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敬老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敬老志愿者朗诵艺术团团长等。

阿紫的作品以讴歌生命、吟咏抒情和励志感恩为主要题材,通过诗歌文字传颂人间的真善美。她的创作风格既有女子的温柔婉约,也有男人的豪迈激昂,代表作品《生如胡杨》《趁父母还在》《和春天上路》《我的雨巷》《梦里梦外是江南》等已成为广泛流传的经典名篇。

另外,阿紫作词的歌曲近百首,其中赈灾爱心歌曲《重建家园》、中国卡车司机之歌《快乐出发》等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

蔡文姬(生卒年不详),原名蔡琰,字文姬,陈留郡圉县(今河南杞县)人,是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 ,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杰出的女诗人。

蔡文姬幼年时因父受诬获罪,全家充军,在外流浪12年。兴平二年(195),嫁给河东卫仲道,不久夫亡,无子女,寡居娘家。初平三年,天下大乱,琰被匈奴骑兵掳至南匈奴(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改嫁给匈奴左贤王,滞留胡地12年,生2子。

什么地高呼?

一般说“大声地高呼”。高呼必须放大声音,低声、轻声都没有必要高呼。站得高,看得远,声音转得远,就要大声喊。既然是高呼,就要用足劲大声地呼。所以也可以说“卯足了劲地高呼”,如果声音嘶哑,也可以说“声嘶力竭地高呼”。不管是卯足了劲,还是声嘶力竭,同一的特点就是大声。

为什么李清照是影响力最大的女诗人?

第一、她的倾世才华无出其右

  李清照的才华毋庸置疑,她流传下来的千古名篇有很多,而相比之下,蔡文姬、卓文君等流传下来的诗词名篇却很少,我们对她们印象比较深刻的,也就只是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或者是卓文君的《白头吟》。

 

  而与近代张爱玲、萧红作对比,张爱玲的小说艺术毋庸置疑甚是高妙,可是却也走不出局限,她的小说与李清照的词作相比涉猎不够广泛,并且她的小说从民国传到今天,波及范围和影响力也是比不上李清照从宋朝流传至今的诗词。而萧红因为生病而早逝,留下来的作品较少,也是一大遗憾,她的名气也自是比不上李清照。

  同时,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爱好收集古文物,在收集的同时,两人还合作《金石录》,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目录和研究专著之一,评论独具卓识,对中国古文物的研究活动起着强烈的推动作用。李清照个人所做的《金石录后序》更是成为历代史学家们考究的对象。

  其他才女著作的普及度较狭隘,而李清照诗词的普及度更广,并且她对中国古文物的研究有着杰出贡献,这便是她的风头能盖过其他才女的最大原因。

第二、她的浪漫爱情旷古绝今

  李清照和其他才女相比有着不错的姻缘,她与丈夫赵明诚情谊相投又是一见钟情,在当时更是一段才子配佳人的传奇佳话。婚后的李清照更是因为有了爱情的滋养,写出了更多的千古名篇,最著名的当然是那首《一剪梅》“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与丈夫的感情久久萦绕于她的心上,刚从眉间消散,却又涌上心头,这样的爱情怎能不令人向往?

  相比之下,其他才女的感情就要显得坎坷。蔡文姬结了三次婚,虽然三次婚姻也似乎都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仔细咀嚼,不难发现,蔡文姬每次出嫁几乎都是身不由己迫不得已,她没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权利,当然弱过李清照许多。

  卓文君能够不惧世俗,与司马相如私奔,放到现代社会,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可是在当时却是一段“耻事”,因此,在以前的年代,卓文君或许会因为这个原因,而被李清照所比下去。

  放到近代,张爱玲的恋人胡兰成是出了名的风流浪子,或许也有读者会“厌屋及乌”而不太喜欢和胡兰成曾经有过一段恋情的张爱玲吧。他们之间的故事,自是没有赵明诚与李清照般充满了浪漫色彩更令人向往。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一段令世人传唱的爱情佳话,也是她名气盖过其他才女的一个原因。

第三、她的爱国热情令人敬佩

  李清照虽然只是一个婉约词人,可是她也有着与豪迈词人一样的豪情壮志。她的《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既强烈讽刺了面对金人进攻无所作为的宋朝政府,也无比强烈的激励当时的有识之士奋起反抗。那首《渔家傲》“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古往今来一直激励着世人勇往直前。

  她虽然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可是她的词中却透露出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气势!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李清照虽不能亲身实践,可是她的精神心灵却无不流露出“侠之大者”的庄严气势!

  相比之下,卓文君、谢道韫等极少探出闺阁的才女,在为国为民这一层面上,着实已经输给了李清照太多太多。而上官婉儿,她是武则天的重臣,有着“巾帼宰相”的美誉,在爱国、为国这一层面上虽是高于李清照一等,可是在前面提到的诗词传唱度中,她已经不如李清照许多了,所以即使有着宰相官职的弥补,她的才气,依然掩盖不住李清照。

  李清照,她不只是一个热爱诗词、贪图儿女情长的小家碧玉形象,更是有着远大抱负与理想的巾帼英雄,这一点又让她的人格魅力升华了一个档次。

第四、她的休夫举动惊撼世人

  在赵明诚逝世后,为了在战火中保护与赵明诚一起收藏的文物,李清照顾全大局,下定决心再嫁他人,此人叫做张汝舟,可是婚后,李清照才发现,张汝舟原来想要的只是自己手里的文物,这些文物是李清照与心爱之人一起收藏的,她宁愿死也不愿将文物交给张汝舟。为了得到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张汝舟甚至对李清照施加虐待。

  而李清照在面对一个不爱自己甚至虐待自己的男人之时,她能够毅然决然的站出来,留下一纸休书状告官府。在宋朝,女子有如此跨越礼法的行为,自是免不了牢狱之灾,可是李清照不怕,她就是敢于抛弃世俗理念,打破常规在别人不敢下笔的地方痛下笔墨。

  李清照休掉了自己的丈夫这种摒弃男尊女卑观念的精神,放到现代为她担当“千古第一才女”名号加分不少。

宋代著名女诗人是谁?

李清照从小出生都比较好,属于书香门第,在家里面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他的父亲钟爱于收藏书,所以她父亲的书房里面藏了很多的书,所以她就在家里面翻阅父亲的藏书。而且她父亲是苏轼的学生,更是受他父亲的影响,她对诗词非常的喜欢。他很是聪明,在小时候后学什么都很快,在家里文学氛围里面熏陶着,慢慢的才华显露出来。李清照善于写文章,诗也作品的精妙,她是跟着父亲去了汴京生活,生活环境非常的舒适优雅,所以就激发了她想要创作的欲望,她就相继创造了一些作品,她的这些作品使得她在词坛上受到了关注,得到了赞扬与认可。

她写的《如梦令》一直被流传至今,在当时这首词也使整个词坛造成了轰动,被人拍案叫绝。本来已经有着很深厚的文学基础了,李清照在她二十一岁的时候和她的丈夫赵明诚结了婚,赵明诚也很有文采,两个人结婚可所谓是门当户对,因为两个人父亲在朝中有属于高级官员。当时赵明诚还在读书,之后考取了功名,走上了仕途,有了经济来源,但是他们的生活依旧过的很是清贫,完全不像富贵人家的公子小姐。夫妻两个人在一起想要共同收集整理古时的名书名画。到后来朝廷发生了变动,政治风云在激烈的上演着,李清照也多少受到了牵连,后来她们移居到了青州,在这期间,他们一直没有间断过整;理,后来在李清照的帮助下,赵明诚整理完了《金石录》。

李清照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时局动荡,颠沛流离的生活,再到后来她的丈夫在途中感染了疾病,不幸离世了。所有的一切生活经历都对李清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赵明诚去死以后,李清照非常的伤心,因此还病倒了,病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当时的严峻的国情中,她为了保全赵明诚的书籍和文物,李清照想要带着东西去找赵明诚的妹夫,但是没想到金人很快就打来了他妹夫所坚守的阵地,李清照只能简单的收拾后就走了。因为这些经历,也使李清照的词前后有了不一样的风格,她在前期生活非常的雅致,所以他反映的就是一些现实生活的情感,写写自然景色和离别后的相思。而在她的后期,她主要就在于抒发怀念和悼念之情,标的自己心中的孤独,哀伤和无限惆怅的情感。

李清照一生无论是前期和后期所创作的作品都让人为之感叹,她主要的作品《小重山 春到长门草青青》、《念奴娇》、《声声慢》等等。在她的词里面你可以读出她内心的孤独和悲伤,厚重的哀愁直击我们的内心。她之前还曾写过一首《武陵春》,这首词就是作者对人对物都已经变了模样的感叹。她的后半生经历的都是山河破碎,所以情感也都是抒发的比较哀愁,凄凉的感觉。李清照的词非常的值得人细细品味,男诗人的词里面在面对国破家亡的时候,所表达的情感总会强硬很多,而李清照的词里面反而多了一丝阴柔。但所表达的情感却是丝毫不减的。喜欢古代词的朋友可以多多关注一下李清照的词,真的是值得研究的。

北齐时期的著名女诗人?

北齐时期即魏晋南北朝时期有三位著名的女诗人。

第一位 蔡文姬

蔡文姬的父亲是远近驰名的文学家,她从小精通文化和音乐,附近的人都知道她很有才名,到了婚嫁的年龄时就嫁给了卫仲道,不过因为丈夫早亡,又因为没有留下任何子嗣,所以她又回到了自己父亲的家。

后来在董卓之乱的时候被匈奴的王爷掳走,被迫在北方生活了接近十二年,还和匈奴有了两个孩子。后来,曹操建立政权以后,实在仰慕她父亲的才华,就将她从匈奴手中接回来,还让她嫁给了董祀,后来董祀犯罪,她还亲自到曹操面前去求情,当时曹操正在接见臣子,满堂都是宾客,曹操说处理董祀的文书已经颁发了,无法收回,但是蔡文姬却说,曹操的马厩里面到处都是好马,难道还找不出一匹可以赶上颁发降罪文书颁发人的马马?曹操听了,十分感慨于她对丈夫的深情,就让人将董祀给放了。

第二位 左棻

左棻,出生于西晋,从小就十分好学,尤其喜欢文学,是西晋武帝时代的贵人。现在留存下的作品有二十几篇,大部分都是为了满足皇帝的需要而作的,在这里面,就数《离思赋》最有名,不过这部作品已经失传了。

左棻从小就喜欢学习,尤其喜欢写文章,她的名声就在她的哥哥左思之下而已。她十分有才华,特别擅长写作诗文。他们两兄妹外貌都很丑陋,不过由于她的哥哥,她的名声也显露在外。有一天还传到皇帝那里,本来这个皇帝是十分看重外表的,不过由于左棻实在有才,就将她纳入到宫里面。左棻即使并不得宠,不过由于诗词实在出色,所以宫里面一有什么需要写作的都会想到她,她直接成为皇帝的专属诗人。甚至,皇宫里面几乎所有的诗词作品或者应时、应景必须作的歌功颂德的作品,都是出自她的手,虽然很多都是受到命令而必须完成的作品,不过在作品里面也倾注了她大量的心思。

在左棻方面来看,她受到的痛苦是很大的。第一,由女人的观点来看,她不仅无法获得属于自己的感情,也不可能和别的平凡夫妻一样举案齐眉。第二,在诗人方面来看,她无法得到创作方面的自在,很多都是被迫、必须完成的任务之作。在来到皇宫那一天,她就完全失去了属于自己的自由,过着金丝鸟一般的生活。这样的生活让她即使可以做着自己喜欢的文学也实在无法开心得起来,只能一天天数着日子生活。但是因为这个皇帝不理政事,弄得整个国家都十分混乱不堪,后来皇朝还直接让别人给篡夺了,左棻的晚景十分难堪,不过她的才名却穿越千年,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有名的作品。

第三位 苏蕙

苏蕙的小字叫做若兰,她的父亲是一位限令。这个女子自小十分聪明早慧,在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学会写字。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学会读诗,七岁的时候学会画画,九岁的时候学会刺绣,十二岁的时候学会如何织锦。

在及笄那一年,更长得非常漂亮端庄,同父亲在外面游历的时候还结识了一位非常勇猛的少年,这个少年握弓射箭,百发百中,可以说每一箭都能够射入目标。在他的旁边还有一把宝剑,这把剑寒光毕现,下面还有几本经书。苏蕙心里一下有了爱慕的心,在交谈时知道这个少年的名字叫做窦滔,两个人的父母在了解之后让这两个人成为夫妻。

在两个人成亲以后,苏蕙致力于发展自己的才华,创作了璇玑图这部作品,直到现在还享誉中外。她创作的回文诗集,大部分都散佚了,不过却为后代的很多诗人留下了参考的范本,可以说,后代诗人都在她的基础上开始发展诗词的,所以她是后代大部分诗词作者的启蒙老师。

清朝有那些著名女诗人?

徐灿,字明深,浙江杭州人方维仪,字仲贤,江南桐城人纪映淮,字阿男,江南江宁人章有湘,字玉筐,江南华亭人钱凤纶,字云仪,浙江钱塘人钱敬淑,字师令,江南江宁人吴琪,字蕊仙,江南长洲人。寡居皈依佛门侯怀风,字方琬,字宛玉,福建莆田人若英,江南嘉定人倪仁吉,浙江义乌人,工山水,尝以竹自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