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诗歌赏析?
古诗《钱谦益·后秋兴之十三》赏析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于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这一题诗,作者自注:“自壬寅七月至癸卯五月,讹言繁兴,鼠忧泣血,感恸而作,犹冀其言之或诬也。”康熙元年壬寅(1662)四月,南明桂王被杀于云南;五月,郑成功卒于台湾。“讹言繁兴”,当指消息。“鼠忧”,“鼠”,病也。《诗经·小雅·雨无正》:“鼠思泣血,无言不疾。”因道远消息未详,故到康熙三年癸卯(1163)作诗时,还希望它是“诬”、“讹”、不确。此为八道选一。
诗的起联以南宋亡国于崖山事写明桂王永历朝的灭亡。颔联谓要像陆秀夫等南宋忠臣葬身“鱼腹”以殉国,已求之不得,怎能再期望凭借海外力量图谋恢复呢?龙涎,谓产龙涎香料之地,指代海外岛屿。出句专为桂王而发,对句兼及台湾形势。颈联谓全国易帜,均为清军统治之地。结联以月中的嫦娥、桂树为喻,写自己国亡无依,只能痛哭桂王之死。“桂花”,影喻桂王。
此诗写南明永历朝被消灭,清朝统一全国大陆,复国已成泡影;既哭桂王之死,兼忧台湾之讯。前四句借用历史典故表现现实,“望断”一联白描,结联为比兴之笔。感情沉痛呜咽,辞句精工峭拔,怆恻欲绝之中,仍有过人的劲气锐力。鸡鸣子《投笔集跋》说钱氏:“系心宗国,不忘欲返,乃托之吟咏,以抒其愤激,犹可谓惨怛而思反本者。以诗论,沉郁苍凉,哀丽欲绝,亦不愧草堂之作也。”陈寅恪《柳如是别传》:“《投笔集》诸诗摹拟少陵,入其堂奥,自不待言。且此集牧斋诸诗中颇多军国之关键,为其所身预者,与少陵诸诗仅为得诸远道传闻及追忆故国平居者有异。故就此点而论,《投笔》一集实为明清之诗史,较杜陵尤胜一筹,乃三百年之绝大著作也。”可以为我们读《后秋兴》诸诗作参考;惟其中“尤胜杜陵一筹”的话只是针对写实一个角度而言,不可误解为整体比较之论。
钱谦益家乡?
常熟
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史说他“至启、祯时,准北宋之矩矱”。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一甲三名进士)。
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明亡后,马士英、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建立南明弘光政权,钱谦益依附之,为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
名人对诗歌的评价?
歌成就 李商隐通常被视作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诗人,其诗风受李贺影响颇深,在句法、章法和结构方面则受到杜甫和韩愈的影响。
许多评论家认为,在唐朝的优秀诗人中,他的重要性仅次于杜甫、李白、王维等人。就诗歌风格的独特性而言,他与其他任何诗人相比都不逊色。但用典相对较多,有晦涩之嫌。
赞赏李商隐诗歌和批评他的人,所针对的都是他鲜明的个人风格。后世许多诗人模仿李商隐的风格,但没有一位被认可。李商隐诗2首 根据刘学锴、余恕诚的整理研究,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歌共594首,其中381首已经基本确定了写作的时间,213首无法归入具体的年份。此外,还有十来首怀疑是李商隐的诗作,不过证据欠充分...
钱谦益与拙政园?
明末崇祯年间,拙政园迎来一对新婚伉俪。一个是誉满天下的鸿儒名士,一个是才貌双全的秦淮魁首。是年,钱谦益60岁,柳如是24岁。
这段年差36岁的“祖孙恋”,一开始并不为世俗看好。可一个敢娶,一个敢嫁,早有家室的钱老翁从徐氏手中购置了几间拙政园内的屋舍安置这位如夫人,修筑海棠春坞、听雨轩、玲珑馆……大有金屋藏娇之意。
一老一少关起门来赌书泼茶、丝竹自娱、踏雪寻梅……倒也红颜华发两相欢,“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应是当时两人最好的写照。
对诗歌进行评价?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它以抒情的方式,高度凝练,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用丰富的想象、富有节奏感、韵律美的语言和分行排列的形式来抒发思想情感。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钱谦益也是钱王的后裔?
钱谦益于万历十年(1582年)九月二十六日生于南直隶苏州府常熟县城东宾汤门内坊桥西,系五代吴越国武肃王钱镠裔孙。
乾隆讽刺钱谦益的诗?
乾隆对钱谦益印象很不好。可以说,乾隆对所有叛徒的印象都不好,比如洪承畴等,故写诗讽刺。
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
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
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
末路逃禅去,原是孟八郎。
所以,清朝前期为大清卖命的朋友们,活没活好,死后名声也不好,也不知道他们图啥
钱谦益柳如的电影?
《白门柳》由“二度梅”获得者、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李仙花饰演柳如是,张广武饰演钱谦益。该片根据刘斯奋同名长篇小说改编。
对孟浩然诗歌的评价?
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
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
钱谦益为什么出名?
钱谦益出名是因为他才华横溢,是明朝末年文坛的领军人物,也是著名的史学家。
钱谦益(1582年10月22日—1664年6月17日),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探花(一甲三名进士)。钱谦益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官至礼部侍郎,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