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陈庆之败给了谁? 陈庆之是什么生肖?

2023年11月22日 14:31:141

陈庆之败给了谁?

    陈庆之败给高琳,带领残兵撤退,又被尔朱荣击溃。

    陈庆之带领7000骑兵,横扫北魏军队,攻城拔寨,直捣洛阳,护送元璟回洛阳称帝。尔朱荣带领大军来攻打元璟,其部将高琳,与陈庆之大战,击破陈庆之大军,陈庆之带领残兵向南撤退。尔朱荣率领大军追击。陈庆之在蒿高遇到了山洪爆发。正在渡河的梁军被洪水吞没,陈庆之本人幸免于难。失去军队的陈庆之,化妆为一个僧人躲过尔朱荣大军的搜捕。只身回到南梁。

陈庆之是什么生肖?

陈庆之生于公元484年,是农历甲子年,生肖鼠年,所以陈庆之属鼠。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义兴郡国山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朝梁名将。

大同五年(539年)十月,陈庆之去世,时年五十六岁,谥号为“武”。长子陈昭继承爵位。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弓弩,不善骑马,善抚军士,富有胆略,善于筹谋,带兵有方,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

陈庆之是帅才吗?

是,肯定是帅才。

说起陈庆之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梁武帝萧衍估计有不少人了解他,陈庆之就是梁武帝时期的武威将军,宣猛将军。

陈庆之这个人体质很弱,即拉不开弓,也不擅长骑马射箭,那么他凭什么当上将军的呢?为什么在战争中屡屡获胜呢?

有没有运气成份呢?陈庆之虽然不会武功,但他有两大法宝使他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1.有指挥作战的能力

陈庆之在南北朝时期南梁的梁武帝登基后,成为了梁武帝的随从,深得梁武帝的信任。

后来,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投降南梁,陈庆之就以武威将军的身份迎接他,此时陈庆之已经40岁了。

公元527年,陈庆之与曹仲宗一起攻打北魏的涡阳(安徽蒙城)。

此时,梁武帝派韦放率军与曹仲宗会师了,同时,北魏也派军增援涡阳。

陈庆之请求迎战,韦放认为不可,

陈庆之认为北魏军已经疲惫,离南梁军距离远,会产生疑心,如果出其不意,必定取胜。

于是陈庆之带200骑兵突袭北魏军,将其打退。

接着陈庆之乘胜追击,但将士们疲劳了,军心开始涣散了,陈庆之就急中生智,说他有密诏,如果违反就要处罚,于是大家都听从了他的意见。

陈庆之就乘夜攻打北魏军营垒,使得北魏军大败。

第二年,陈庆之迫使北魏大将丘大千投降,攻下了考城(河南民权),攻占了荥阳等32座城池。

后来洛阳沦陷了,陈庆之只好撤退,为了避免北魏军的搜查,陈庆之化妆成和尚,逃回了南梁。

陈庆之虽然不能上场作战,但是他凭借自己的胆识和智慧,使得南梁军多次打败北魏军,功劳不小。

一个将领不一定要会骑马射箭,但是一定要战略得当,指挥得法,陈庆之在这方面有很好的天赋。

2.很得将士们的拥戴

陈庆之的指挥才能无论有多高,也不可能他凭他一个人打胜仗的。他能安抚人心,得到别人的支持。

比如,在涡阳时,南梁军将士有军心涣散的现象,他就利用密诏,来使大家听他的指挥。

在荥阳时,南梁军久攻不下,将士们都害怕了。陈庆之鼓励将士们。

此时,陈庆之就提出来,要攻破敌军的城垒,大家要互相信任,团结。

然后陈庆之亲自擂鼓攻城,南梁军的将士们瞬间士气大涨,攻占了荥阳城。

陈庆之的临危不乱,而且能用语言激励将士们,因此大家都很佩服他,当然也就很拥戴他。

陈庆之正是用他的个人魅力加强了军队的凝聚力,才以少胜多,使得南梁能够与北魏对峙。

从陈庆之与北魏的战争来看,他用兵出其不意,善于鼓舞战士们的士气,准确地分析战争的形势,而且能用正确地方法指挥战斗。

所以陈庆之是个帅才。

他虽然没有武功,但是能率军打仗,他的所作所为也能让将士们心服口服,愿意听他的指挥,相信他的能力。

否则陈庆之是不可能打了那么多次的胜仗,使得南梁和北魏对峙的。

从陈庆之的身上我们也能了解到,英雄不问出处,谁有能力谁就上,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陈庆之的北伐之路?

陈庆之北伐第一战就是攻打睢阳。睢阳守将丘大千以70000重兵把守,一场大战后丘大千崩溃,率众投降了。陈庆之继续北上攻打考城。北魏征东将军元晖业率领两万羽林军驻守。然而陈庆之迅速攻克考城,生擒元晖业。继续进发攻击杨昱驻守的荥阳,一举攻克生擒杨昱。随后在野战中击败尔朱世隆,兵临洛阳。北魏孝庄帝放弃洛阳仓皇逃往河内。陈庆之率7000部队从铚县至洛阳,前后作战47次,攻城32座,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堪称一代战神。

陈庆之攻洛阳是什么战?

陈庆之和北魏的战争就在洛阳以东附近展开,最终是陈庆之胜利,北称为洛阳之战。

陈庆之的白袍军是重骑兵吗?

不是。

提起白袍将军陈庆之,大家对他的印象一定是那场“令人神往”的北伐。

陈庆之以七千“白袍军”北伐中原,一路所向披靡,大小战斗40余次,攻克城池32座,歼灭北魏军队数十万,战无不胜。

最后攻入敌国首都洛阳,一度光复旧地。

这场战争堪称奇迹,因此被世人称为“名臣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

就连毛主席都曾说:“再读此传(陈庆之事迹)令人神往”。

那么,陈庆之到底如何取得如此战绩,他的七千白袍军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陈庆之是南朝梁国的将领,他本身并不是勇冠三军的猛将,也不是运筹帷幄的统帅。

史书记载他身体素质平平,甚至不能射箭骑马,而他北伐那年已经40多岁了,这在当时已经算是步入了生命中后期。

要知道他只是一个文官出身,直到中年以后才接触军事领域,至多算是“半路出家”的将领。

就算是在北伐之前,陈庆之在军事上也并没有太多惊才惊艳的表现。

仅从陈庆之个人的条件来说,他后来创造的北伐战绩确实有点不可思议。

公元528年,北魏陷入内讧。

权臣尔朱荣把持朝纲,鲜卑皇族元颢逃往南方,求助于梁武帝萧衍,希望可以借助南朝的力量恢复中原。

萧衍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他欣然接受了元颢的请求,立刻组织了一支军队,护送元颢返回北方。

这支军队人数7000,统帅就是陈庆之。因为这支军队皆身披白袍,故此又被称为“白袍军。”

陈庆之的白袍军北伐之后一路所向披靡,正如开篇所说,他的人马在中原如入无人之境,甚至攻入北魏首都洛阳都不费吹灰之力。

陈庆之顺利护送元颢回到洛阳,算是完成了任务。

但是,在河北作战的尔朱荣派遣主力部队回击,陈庆之的军队又遭遇山洪,全军覆没,元颢被杀,陈庆之混迹民间后逃到南方。

白袍军北伐失败。

陈庆之的军队人数7000,其中骑兵约有3000人,其余为步兵。

陈庆之是一个比较擅长运用骑兵作战的人,他屡次用骑兵出其不意的攻击敌人,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可以说,陈庆之是一位合格的将领。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陈庆之北伐战绩是有一定客观因素和一定水分的。

首先,当时北魏已经步入末年,官员腐败,民不聊生,军队战斗力低下。

之前的北方六镇叛乱,北魏中央军根本无力抵挡,被杀的节节败退。

要不是尔朱荣北魏早就被灭了。陈庆之在中原面对的敌人就是北魏旧部,他们就像是明末的百万大军一样,看似庞大,实则不堪一击,一触即溃。

其次,南北朝史料记载混乱,尤其是兵力数字很多都有水分。

陈庆之北伐所歼灭的魏军数量不可能达到所说的“数十万”甚至“百万”。

即便有个别战役确实是大胜,那也最多是击溃。

要知道,南朝上百年数次征战,即便是如战神刘裕面对北方军队也打得十分艰难。

陈庆之仅仅以7000偏师能如此顺利,绝对不是因为他们的战斗力远超刘裕,而是另有客观因素。

第三,当时尔朱荣正在全力以赴扫平河北,没有精力对付陈庆之。

混乱的北魏中原地区其实是一盘散沙,陈庆之等于是碰到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最后,陈庆之遇到尔朱荣主力后便神奇不再了。

他曾希望南朝梁国派救兵增援洛阳,但还没有来得及发出求救,就全军覆没了。

湾仔之虎陈耀庆被谁杀的?

阿庆是被九叔安排杀手暗杀的。

1、九叔在死之前就请了杀手并详细布置了阿庆去澳门赛车后的一系列活动路线及暗杀时间表。

2、这部电影里陈耀庆的原型就是现在香港第二大帮派联英社的原型陈耀庆,也的确早已被杀死死的方法和电影里演的一样。

陈庆先介绍?

详细资料介绍:

中文名:陈庆先

别名:陈长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日期:1908年12月

逝世日期:1984年1月19日

毕业院校:中央党校、南京军事学院

职业:军人

主要成就: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陈庆之故居?

陈庆之的故乡国山县介绍:西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置国山县,属义兴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国山县,地入义兴县。故址在今江苏宜兴市张渚镇五洞桥附近。

陈庆之(公元484年~539年),字子云,义兴郡国山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北朝时期梁国名将。

更是受到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盛赞。1969年,毛泽东在武汉第二次读《陈庆之传》时,特地在书上批语:“再读此传,为之神往”;“千载之下,唯陈庆之”。

陈庆之故乡?

陈庆之(公元484年~539年),字子云,义兴郡国山县(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北朝时期梁国名将。

更是受到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领袖毛泽东的盛赞。1969年,毛泽东在武汉第二次读《陈庆之传》时,特地在书上批语:“再读此传,为之神往”;“千载之下,唯陈庆之”。

陈庆之的故乡国山县介绍:西晋怀帝永嘉四年(公元310年),置国山县,属义兴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废国山县,地入义兴县。故址在今江苏宜兴市张渚镇五洞桥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