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咏竹王维? 咏竹诗词?

2023年11月17日 12:10:081

咏竹王维?

王维(唐)《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译文:

我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里,一边弹琴一边高歌长啸。

没人知道我在竹林深处,只有明月相伴静静照耀。

王维《竹里馆》作于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中,弹着古琴抒解寂寞情怀。

咏竹诗词?

1、《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白话文释义:深深的屹立在青山之中毫不放松,原来是由于根深深的扎在了岩石之中。历经无数的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2、《新竹》

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白话文释义:新生的竹子能够超过旧有的竹子,完全是凭仗老竹的催生与滋养。等到第二年再有新竹长出,它也开始孕育新的竹子了,就这样池塘周围布满了郁郁葱葱的幼竹。

3、《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代: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白话文释义:嫩绿的竹子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的枝梢刚伸出墙外。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下来。竹影移过酒樽也觉得清凉。

竹经雨洗显得秀丽而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残,一定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4、《竹》

唐代:李贺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露华生笋径,苔色拂霜根。

织可承香汗,裁堪钓锦鳞。

三梁曾入用,一节奉王孙。

白话文释义:春光里中空的竹子,把绿色的倩影,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轻轻摇摆,轻轻动荡。露珠在长满竹笋的林间小道闪着光亮,那绿色的苔藓,正轻轻擦着竹根上的白霜。

竹子可织成竹席送给美丽的姑娘纳凉;也可以裁制成钓竿,钓上大鱼几筐。听说三梁冠帽子的衬里用竹做成,我砍下一节竹子准备献给王孙戴上!

5、《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唐代: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白话文释义:山谷口已是暮春凋残,黄莺儿的叫声几乎听不到了,迎春花早已开过,只有片片杏花飞落芳尘。春去匆匆,山窗下的修竹实在幽雅,惹人怜爱;它依旧苍劲葱茏,等待着我的归来。

咏竹于谦?

今天,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于谦的作品,在这些慷慨激昂的话语中,感受这位爱国诗人,民族英雄的高风亮节。

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于谦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旧为忠家——于谦

挽将天上银河水,散作甘霖润九州。——于谦

但愿苍生皆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

春风秋月不相待,倏忽朱颜变白头。——于谦

离家自身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于谦

池上秋风起,池中秋水凉。芙蓉好颜色,可惜不禁霜。——于谦

花不常好,月不常圆。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于谦

孟郊咏竹?

孟郊没写咏竹,是白居易诗作。

咏竹一般指《题李次云窗竹》,是唐朝伟大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咏竹诗。白居易这首诗,乍看之下似乎平淡无奇,开头的两句,用词平淡,无新奇,只是简单地交待了竹子不用,不须。但也由此设下了悬念,为什么不用?为什么不须?连串的设问,让人情不自禁往下看,原来亮点在后面,一个“看”字,点亮了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全诗运用巧妙的对比描写,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对竹洁高品质的赞誉。

咏竹白居易?

《咏竹》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咏竹古诗?

咏竹             杨万里

凛凛冰霜节,修修玉雪身。

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1]

译文

在凛凛的冰霜中,竹子那浑身雪白修长的身躯体现出它的气节。即便没有文同这样的画竹高手(来描绘它的风姿)在月光的辉映下,自然可以感受的到它的传神和韵味。

王安石,咏竹?

王安石写的咏竹诗全名叫《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全诗如下:

一迳森然四座凉,残阴余韵去何长。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会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译文小径周围竹丛浓密显得寂静萧疏,在座的人都感到十分凉爽。残落的阴凉时间并不是很长。人们怜惜竹子的直节生来就劲挺,我认为它有高超的才能,老了也会更加刚直不阿。曾经和蒿藜一起经历雨露,最终随着松柏经历到冰霜。烦请你能够爱惜那些根株还在的竹子,要把它送给伶伦,学习凤鸣。

咏银杏,古诗词?

1、杜宇花残银杏过

[宋] 吴泳 《贺新凉/贺新郎》

2、银杏低垂颗颗圆

[宋] 吴芾 《再和四首》

3、借骑银杏叶

[唐] 元稹 《奉和浙西大夫李德裕述梦四十韵,大夫本题言》

4、何人栽银杏

[宋] 张舜民 《句》

5、银杏贵中州

[宋] 欧阳修 《和圣俞李侯家鸭脚子》

咏银杏古诗词?

1. 唐·王维《文杏馆》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注释:诗中文杏即银杏))

2. 唐·李商隐《越燕诗》(之一)

上国社方见,此乡秋不归。

为矜皇后舞,犹著羽人衣。

拂水斜纹乱,衔花片影微。

卢家文杏好,试近莫愁飞。

3. 宋·张无尽《咏银杏》

鸭脚半熟色犹青, 纱囊驰寄江陵城。

城中朱门韩林宅, 清风明月吹帘笙。

玉纤雪腕白相照, 烂银破壳玻璃明。

4. 宋·欧阳修《鸭脚》

鸭脚生江南,名实未相浮。

绛囊因入贡,银杏贵中州。

咏锁匙古诗词?

1. 明确结论:咏锁匙的古诗词有很多,其中著名的包括白居易的《钥》和苏轼的《钟馗咒》等。

2. 解释原因:在中国古代,锁匙被认为是重要的物品,因为它们是保护财物和人身安全的重要工具。因此,许多古代诗人写下了关于锁匙的吟咏和赞美。

3. 内容延伸:不同的古诗词作家在咏锁匙时,常从不同角度出发,表达出他们对锁匙的不同感受。比如,白居易在《钥》中赞叹锁匙的形状和材质,认为其精美绝伦;而苏轼在《钟馗咒》中则将锁匙比作一位神仙,传说它能带来好运和保护。

4. 具体步骤:如果想了解更多关于咏锁匙的古诗词,可以先采用关键词检索的方式,例如在古诗文网或其他文献库中搜素“锁匙”、“钥”、“钟馗咒”等词汇,找到相关的古诗词作品。然后,读者可以通过阅读这些作品,了解古代诗人对锁匙的赞美、观感和想象,从而领略到古代文化的魅力和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