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古诗感悟?
中秋,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或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
中秋节是重要的团圆节,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回家团聚,欢聚一堂,一起吃月饼、赏桂花、尝鲜果。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把中秋当做吟咏的对象。
儒风君精选六首诗词,让我们跟随古人的脚步,一起品读中秋,品读人生。
1
世事无常,坦然旷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译文:
明月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呢?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
不知道天上的宫殿,今晚是哪一年。
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
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
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事儿自古以来就很难周全。
希望人们可以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
儒风君说:
这首诗大概是所有中秋诗词中传唱最广的一首。
诗人因为与当权者政见不合,外放密州。
这一年中秋,诗人与弟弟苏辙已经七年没见过面了。
面对一轮中秋月,诗人心潮起伏,写下这首千古名篇。
月夜澄净,让人遐想,想要一探究竟。
但是羽化登仙,终究不敌人间温暖。
月亮阴晴圆缺,人间也有聚散离合。
无常是生命的常态。
但愿彼此思念的人,可以尽快团圆,尽快重逢。
这是对子由的思念,也是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全诗飘逸旷达,又不失脉脉温情,于寥落秋景之中,得见春日暖阳。
中秋节读古诗感悟?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感悟:
诗人独在异乡,每日奔波忙碌,不觉离愁。
但是到了晚上,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把满院的月光当成了浓霜。
天寒霜降,人心思归。
举头望明月,想起自己的家乡。
想起父母兄弟、想起山水草木,想起过去的年华与往事。
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之感与思乡之情。
也许,每个人羁旅天涯的游子,都有这样的时刻吧。
全诗脱口吟成、浑然无迹,却是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中秋节古诗感悟作文?
又是一年落叶黄,一层秋雨一层凉。整日工作挺辛苦,天凉别忘加衣裳。
保重身体多餐饭,珍惜友情常想想。
信短情长言未尽,唯愿朋友多安康。中秋快乐,合家团圆!
你是月饼我是馅,缠缠绵绵总见面;
你是风筝我是线,追追逐逐把你牵;
你是明月我是泉,圆圆满满一万年!
中秋吟诵古诗词感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又是一年中秋佳节,又是一载月圆花好。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从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到团圆赏月的悠久习俗,中秋节凝聚着幽深绵长的家庭观念,蕴藉着深挚浓郁的家国情怀。
对于社会个体而言,中秋节意味着家人团聚与家庭美满;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中秋节则意味着国家祥和与华夏兴旺。无论岁月流转、时光变迁,中华民族的中秋情结恒久笃深,炎黄子孙的家国情怀常励常新。
中秋家务感悟?
帮父母包粽子,买菜,买肉,打扫卫生,特别是做饭时的工序还是蛮多,蛮幸苦的,首先是把才洗了,切成所需的形状,然后还要洗肉,切肉,一顿饭煮下来多的需要两三个小时,少的也需要一个多小时,所以平时爸妈每天做饭真辛苦。我们作为子女的一定要感恩他们,好好孝敬父母。
中秋感悟诗句?
1、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2、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3、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苏轼《念奴娇·中秋》
4、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5、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6、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中秋单身感悟?
上有老,下有小,不得不坚持下去啊。平时上班忙,过节更忙,那个老人都要照顾到,根本没时间好好休息,没有自己的时间。
病也开始找人了,难呐,咬牙挺着吧,没办法啊,谁让咱是人子和人父母呢?
说单身一个人过中秋,对我来说,似乎并不可能,90后或是00后单身贵族还有可能。奉劝珍惜单身的美好时光吧。
中秋祝酒感悟?
1. 以大杯为荣,以小杯为耻,以敢喝为荣,以不行为耻,以敬酒为荣,以逃避为耻,以白酒为荣,以红酒为耻,以国酒为荣,以洋酒为耻,以再来为荣,以不喝为耻。
2. 市场经济搞竞争,快将美酒喝一盅。天蓝蓝,海蓝蓝,一杯一杯往下传。天上无云地下旱,刚才那杯不能算。路见不平一声吼,你不喝酒谁喝酒。
3. 来吧,朋友们!让我们端起芬芳醉人的美酒,为xx先生祝福!祝你事业正当午,身体壮如虎,金钱不胜数,干活不辛苦,悠闲像老鼠,浪漫似乐谱,快乐莫你属,干杯
中秋古诗?
关于中秋古诗如下:
1、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
出自唐代高适的《送魏八》
2、年年岁岁望中秋,岁岁年年雾雨愁。
出自宋代曾几的《癸未八月十四日至十六夜月色皆佳》
中秋古诗寂静中秋夜?
中秋夜
李峤〔唐代〕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夜空中升起一轮明月,都说每个地方都是一样的月色。
哪里知道远在千里之外,就没有急风暴雨呢?
注释
圆魄:指中秋圆月。
安知:哪里知道。
赏析
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
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索。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