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诗朱熹诗歌首句有什么作用?
首句。少年易老学难成,岁月极易逝去,少年终会老去 。学问却很难取的成就。
朱熹和程颐主张什么?
程颐“主敬”,强调“格物致知”。在人性论上,二程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并深入阐释这一观点使之更加系统化。二程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宋代理学思想体系的正式形成。
南宋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二程思想,建立了一个完整而精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朱熹用《大学》“致知在格物”的命题,探讨认识领域中的理论问题。在认识来源问题上,朱熹既讲人生而有知的先验论,也不否认见闻之知。他强调穷理离不得格物,即格物才能穷其理。朱熹探讨了知行关系。他认为知先行后,行重知轻。从知识来源上说,知在先;从社会效果上看,行为重。而且知行互发,“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苏轼和朱熹谁大?
苏轼是北宋人,生于1037年1月8日—卒于1101年8月24日享年65岁。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朱熹是南宋人,生卒(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享年71岁。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如果是说谁的寿命长,答案一看便知。
朱熹思想特点和目的?
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是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本质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一)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是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朱熹是宋代儒学集大成者,其提倡对儒家思想持敬,所形成的理学学说也是和儒家思想一脉相承的,即其所谓的义理之学是以儒家的义理为宗旨的,也可以说是儒家思想的哲理化
朱熹和王阳明谁是圣人?
叔孙豹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为三不朽,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社,世不觉祀;无国无之,禄之大者,不可谓不朽。”中国历史上真正能够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便可被后人称之为圣人。
立德立功立言
一直以来,世人认为中国古代先贤真正可以称得上圣人的大体有几种说法:其一,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其二,孔子、孟子、王阳明;其三,孔子、王阳明、曾国藩;而鄙人认为真正可以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人只有王阳明一人而已。
王阳明
至圣先师孔子,德高孔昭,率先垂范,其有名的圣哲弟子有七十二贤人,其中曾子更是以宗圣而名扬天下,立德方面可谓万世师表之典范;孔子的言语和主张在其死后被弟子整理为《论语》,成为儒家经典之作。北宋开国宰相赵普更放言:“半部论语治天下”,其中自然有其深刻的道理。其本人也曾为《周易》做释,更躬身而著作《春秋》,立言方面可谓无人能及。
至圣先生孔子
然而在立功上,孔子却并无太大建树,在鲁国,初始虽开创了一定繁荣局面,但后来却被小人所谗,政治主张和政治思想得不到施展,周游列国,有如丧家之犬,最后也只能著书立说为余生之任,到最后也是郁郁而终。
孔子周游列国讲学
孟子在儒家的地位仅次于孔子,其人礼仪深重,德行和操守也极为世人所称赞,“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其民贵君轻的思想对后代君王和仁人志士影响深远。在立德、立言方面完美,但在立功上也如孔子一样,乏善可陈,一生的政治抱负并未得到施展。
亚圣孟子
至于朱熹,虽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宋元而后,程朱理学渐成大势,上与朝廷相应,下与士子相合,遂成国之显学,百川入海。然而朱熹自己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自己却娶尼姑为妾,纵欲不禁,行为不检,其人更是披服儒雅,行若狗彘。立言可有,德行有亏,至于立德则无半分。
朱熹
“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清朝重臣曾国藩,一生荣耀无比,之首却在立功。作为大清中兴四臣之首的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叛乱,开展洋务运动。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实现了同光中兴。但在其平定太平天国叛乱之时,杀戮太重,许多无辜的百姓死于非命。再者在其仕途的后期,却签订了一些丧权辱国的条约,他的这些行为都为后人所弊病。
中兴名臣曾国藩
在立德方面,曾国藩有其独到之处。他以儒家为宗,砥砺自律,戒娇慎独。在立言方面,他的《曾国藩家书》,《曾文正公文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曾国藩家书
对曾国藩,后人也以一副对联对他评价: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毛泽东主席也曾评价说:“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蒋中正先生平生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王阳明,另外一个就是曾国藩。只是他本人在立言方面影响并不像孔子、孟子、朱熹那般深远,后人对其理论和学术主张关注的也极为有限。
曾国藩画像
郭沫若先生曾说:“王阳明是伟大的精神生活者,他是儒家精神的复活者。”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甚至认为,王阳明是近五百年来儒家的源头活水。蒋中正先生对其的思想和军事主张更是推崇备至。由王阳明创造的心学甚至传播海外,为日本、东南亚各国所吸收传承。日本战神东乡平八郎更是对他钦佩不已,更发出“一生伏首拜阳明”的感慨。王阳明自小便以做圣人为平生志向,并身体力行,开创了儒家思想的最后一个辉煌。
王阳明致良知
在立德方面,他提出心即是理的人生论、知行合一的认识论和致良知的修养学说,凡此种种皆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志诚等方面的修身处世的人生智慧,建立心学体系,而且桃李满天下。
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
在立言方面,“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四句教,是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新学术体系,创立了可与程朱理学分庭抗礼的心学,是儒家学说得以继续创新和传承。
心学大师王阳明
在立功方面:平宁王朱宸濠之乱,免生民于战火。文攻武卫,漳南战役一战成名,用兵横水、横岗,智取三漓,设平和、崇义、和平三县,举乡约,办社学。他多次替朝廷平判,安抚地方,军事上从无败绩,乃明朝杰出的军事家。
影视剧中戎装王阳明
后人曾有一幅楹联对王阳明一生的形象概括:立得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明教乃万人师。有此而判,真正称得上圣人的也只有王阳明一人而已。
千古一万人王阳明
圣人之立德、立功、立言之行,始终激励着人们砥砺前行,正心修身、格物致知,持纯粹心、做至诚人,静察己过,不论人非,守着自己的那半亩方塘,临清风,对朗月,登山泛水,肆意酣歌,陶陶然乐在其中,不亦快哉。行走在青山绿水之间,且听风吟,了无牵挂,快乐盈心,岂非甚好!
程颢程颐和朱熹的关系?
北宋程颢和程颐,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的高度,形成一套完整严密的天人关系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因为是儒学的发展,所以又称新儒学。
理学的集大成者是南宋的朱熹。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
朱熹建立了庞大的理学体系,成为宋代理学思想集大成者,开创了紫阳学派。他的理学思想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由其校订的“四书”成为后代科举应试科目。
程颢、程颐和朱熹借助儒学、佛学和道家理论,创立的一套思想体系——理学。
朱熹思想的精华和糟粕?
朱熹是宋代著名的教育家、改革家,他以独特的视角敏锐地洞察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及教育需求,以理学为基础,系统的总结了先秦至宋代的教学思想,并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教学理论,在中国教学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值得称颂的。
但从朱熹所代表的阶级立场出发,其思想归根结底是以维护统治稳定为根本出发点的,所以他的启发式教学思想,也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他强调自学、好学,启发指导与自学结合的启发式教学,在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教学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提倡少而精的讲学,启发式,指导式的教学方法。
但时至今日,当我们重新挖掘这一思想的传统内涵时,发现它仍闪烁着熠熠生辉的智慧光芒,具有取之不竭的内在活力。朱熹的那种关注个体发展,以人为本的教育精神及其启发式教学思想,至今仍具有生生不息的智慧。
朱熹和程颐之间的关系?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继承了北宋程颢、程颐的理学,完成了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
当时有许多人追随二程学习,尤其是程颐弟子很多,主要有谢良佐、游酢、吕大忠、吕大临、吕大均、侯仲良、刘立之、朱光庭、邵伯温、苏昺等(其中三吕与苏昺原为关学学者),形成了著名的洛学学派,为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朱熹建立其庞大的思想体系奠定了基础。
朱熹理学和儒学区别?
理学,是两宋时期产生的主要哲学流派。理学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最为完备的理论体系,其影响至深至巨。理学的天理是道德神学,同时成为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至南宋末期被采纳为官方哲学。重要的理学家有北宋五子、南宋的杨时、朱熹、陆九渊等。他们哲学的中心观念是“理”,把“理”说成是产生世界万物的精神的东西。朱熹理学的出现对后世政治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从事丧葬行业的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它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朱熹的观书有感译文和原文?
观书有感
宋朝·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被打开,清澈明净,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一起映入水塘,不停地闪耀晃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源源不断地输送活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