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
诗人阮籍最著名的诗作是《咏怀八十二首》如下: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什么居士是古诗人物?
青莲居士—李白,易安居士—李清照,六一居士—欧阳修,东坡居士—苏轼,香山居士—白居易。
修改病句王维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
文无第一,王维是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他是我国杰出的状元诗人,才华横溢,诗画双绝,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山水诗派的代表。王维的诗,很多名篇,像《使至塞上》,《山居秋暝》,《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等;很多名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我觉得王维真是不可多得的大才子。
爱国诗人屈原经典诗句是?
1.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2.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3.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5.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
6.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
7. 路慢慢其修远兮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8.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衣
9.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10.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11.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12.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
13.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4.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
15.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16. 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诏以昭时。
17.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18. 秘密事之载心兮,虽过失犹弗治。
19.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澈其然否。
20. 蔽晦君之聪明兮,虚惑误又以欺。
21. 信谗谀之浑浊兮,盛气志而过之。
22. 惭光景之诚信兮,身幽隐而备之。
23. 君无度而弗察兮,使芳草为薮幽。
24. 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25. 闻百里之为虏兮,伊尹烹于庖厨。
26.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27.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报大德之优游。
莎士比亚笔下最著名的人物是谁?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亨利四世》和喜剧《温莎的风流娘们儿》中著名的喜剧人物福斯塔夫、《哈姆莱特》(又译《王子复仇记》)中的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并列为莎士比亚创造的三大最复杂的人物形象。
钢琴诗人肖邦是个怎样的人物?
钢琴诗人肖邦简介:
国 籍:法国(波兰)
出生日期:一八一○年二月二十二日
代表作品:二十七首练习曲、二十五首前奏曲、二十首夜曲、四首即兴诗等
音乐家评号或分类:钢琴诗人
音乐家轶事:
钢琴诗人萧邦的父亲其实是法国人,后来才移居波兰,萧邦便是出生在波兰华沙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小时候,他是在母亲悉心照料下成长的幸福小孩。他八岁时曾在一场慈善晚会裏以小钢琴手而获得满堂彩。他九岁时在波斯坦丁大公御前演奏军队进行曲,十四岁时获亚历山大大帝颁赐钻石戒指一只。
萧邦后来带著“唐璜”主题的“管弦伴奏幻想曲”造访维也纳,这首“幻想曲”在当地造成很大的回响。他离开波兰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单恋华沙音乐学院的一名女学生,在得不到回应后,他也有过寻短的念头,这是多情敏感的钢琴诗人年少时的一段插曲。
萧邦身体不是很好,谈过几次恋爱也不很成功,最有名的一次应该是与女作家乔治桑的恋曲。一开始就弄的满城风雨,乔治桑在当时是思想前卫的女子,喜欢著裤装,尤其是骑马装束,她也比萧邦大六岁;这段感情维持七年,萧邦在失去乔治桑的爱情后,整个人憔悴的很厉害,最后因肺结核而病倒於巴黎,乔治桑闻讯赶来时,被萧邦的弟子挡在门外,萧邦最终病死在弟子的怀裏。
萧邦一开始的创作理念就以钢琴为主,他的情绪、他的激情、甚至於他的感情,也只有钢琴才能够透彻的传达。
世界上最著名秃头人物是谁?
蒋介石蒋介石(1887年10月31日-1975年4月5日),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于浙江奉化,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国民党总裁、三民主义青年团团长、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
近代新派诗人的代表人物是?
大理诗人潘正伟
大理诗人潘正伟享誉海内外。
大理潘正伟创作了许多的作品,敢写敢说敢担当,有华人的地方都知道诗人潘正伟。其名言警句有:
“人生终极非名利,千年流芳唯正气。”
“卑劣行径千夫指,浩然正气垂青史。”
“为求一个字,思量十余次。”
“明月升起时,天下共思亲。”
这些金光闪闪、凝聚着中华文化最聪明智慧结晶的诗句,随便拿出一两句,都足以让诗人名震天下、独树一帜。
琉璃堂人物图表现的诗人是李白
琉璃堂人物图表现的不是诗人是李白,是王昌龄。
《琉璃堂人物图》是五代南唐周文矩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该作品现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琉璃堂人物图》上一共画有11人,其中有僧1人,文士7人,侍者3人。该画作描绘唐朝诗人王昌龄与其诗友在江宁县丞任所琉璃堂厅前聚会吟唱的故事。
爱国诗人裴多菲最著名的诗是哪一首?
诗名:自由与爱情 1849年7月31日,匈牙利爱国诗人裴多菲在瑟克什堡大血战中同沙俄军队作战时牺牲,年仅26岁。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提起这首百多年来在全世界广为传诵的诗篇,人们便会想起它的作者——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不过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特殊的政治气氛下,“裴多菲俱乐部”又一度成为带有不祥意味的名词。如果客观地回顾历史,人们便可以知道那位匈牙利伟大的诗人是深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关切与赞扬的1848年欧洲革命中的英勇斗士,他的诗作也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学遗产。 ■在争取民族自由的斗争环境中成长并为爱情讴歌 1823年1月1日,裴多菲·山陀尔生于奥地利帝国统治下的多瑙河畔的阿伏德平原上的一个匈牙利小城,父亲是一名贫苦的斯拉夫族屠户,母亲是马扎尔族的一名农奴。按照当时的法律他的家庭处在社会最底层。 一部分祖先来自中国汉代匈奴西迁部落的匈牙利,带有东西两种文化的激烈碰撞的特点,在欧洲历史上居于特殊地位。由于长期受到周边民族的歧视压迫,匈牙利人近千年来一直擅长用诗歌作为鼓励本民族战斗的号角,近代更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爱国诗人。17世纪以后,匈牙利又一直受奥地利帝国的统治而丧失了独立地位,争取自由的起义斗争此起彼伏。 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裴多菲,少年时代就愿意听老年人讲述民族英雄胡斯领导起义的传说。在小酒店和同伴谈论着当年匈牙利民族争取独立而斗争的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深深打下烙印。这种“自由论坛”的氛围,也极大地促进了裴多菲语言的发展和进步,很小的时候他就能用匈牙利语和斯洛伐克语自由交谈,拉丁语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1835年,12岁的穷孩子裴多菲有机会到奥赛德求学,三年时间里他尽显了聪明才智,完成校方规定的课业外又组织起进步的学生团体,阅读和研究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和匈牙利古典作家的作品。1838年,裴多菲写下了他的处女作讽刺诗《告别》。该诗继承发扬了匈牙利古典诗歌的传统,初步体现了他毕生所一直遵循的诗歌语言大众化的特点。他又当过兵,做过流浪演员,任过《佩斯时装报》的助理编辑,丰富的社会经历更深化了他创作的源泉。 1846年9月,23岁的裴多菲在舞会上结识了伊尔诺茨伯爵的女儿森德莱·尤丽娅。这位身材修长、有浅蓝色眼睛的美丽姑娘的清纯和率真,使年轻诗人一见倾心,拥有大量土地庄园的伯爵却不肯把女儿嫁给裴多菲这样的穷诗人。面对阻力,裴多菲对尤丽娅的情感仍不可抑制,在半年时间里发出了一首首情诗,如《致尤丽娅》、《我是一个怀有爱情的人》、《你爱的是春天》、《凄凉的秋风在树林中低语》、《一下子给我二十个吻吧》等。这些抒情诗中的珍品,鼓动尤丽娅冲破父亲和家庭的桎梏,在一年后同裴多菲走进了婚礼的殿堂。 此刻,欧洲大地已涌起革命洪流,匈牙利人民起义也如涌动的岩浆。蜜月中的裴多菲欢乐与忧郁交织。他不愿庸碌地沉溺于私家生活,写下了著名箴言诗《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这首名作,此后百年间一直是激励世界进步青年的动人诗句。 ■以诗歌做号角用满腔激情争取民族独立 1848年春,奥地利统治下的匈牙利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已经达到白热化程度。裴多菲目睹人民遭受侵略和奴役,大声地疾呼:“难道我们要世代相传做奴隶吗?难道我们永远没有自由和平等吗?”诗人开始把理想同革命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决心依靠贫苦人民来战斗,并写下一系列语言凝练的小诗,作为鼓舞人们走向民族民主革命的号角。 3月14日,他与其他起义的领导者在佩斯的一家咖啡馆里议定起义事项,并通过了旨在实行资产阶级改革的政治纲领《十二条》,当晚,裴多菲便写下起义檄文《民族之歌》: 起来,匈牙利人,祖国正在召唤! 是时候了,现在干,还不算太晚! 愿意做自由人呢,还是做奴隶? 你们自己选择吧,就是这个问题! 15日清晨,震惊世界的“佩斯三月起义”开始了,1万多名起义者集中在民族博物馆前,裴多菲当众朗诵了他的《民族之歌》。起义者呼声雷动,迅速占领了布达佩斯,并使之成为当时的欧洲革命中心。翌年4月,匈牙利国会还通过独立宣言,建立共和国。恩格斯曾指出:“匈牙利是从三月革命时起在法律上和实际上都完全废除了农民封建义务的唯一国家。” 面对布达佩斯起义,决心维护欧洲旧有秩序的奥地利皇帝斐迪南马上联合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34万俄奥联军向着人口仅有500万的匈牙利凶狠地压来。民族危难时刻,裴多菲给最善战的将军贝姆去了一封信:“请让我与您一起去战场,当然,我仍将竭力用我的笔为祖国服务……”在1848这一战火纷飞的年份里,裴多菲写下了多达106首抒情诗。翌年1月,裴多菲成为一名少校军官,他写诗同时又直接拿起武器参加反抗俄奥联军的战斗。 ■牺牲于哥萨克骑兵矛下短暂的一生留下800多首诗歌 1849年夏,匈牙利革命军在强敌压迫下战至最后时刻。7月31日晨,贝姆将军将还能战斗的300人组成了一支骑兵队,在战斗打响前又特意叮嘱裴多菲留下。诗人却违背了将军的命令,跟在骑兵队后面出发。这些英勇的匈牙利战士与数倍的敌人胶着在一起时,很快便被淹没和融化了。身材削瘦的诗人也被两名俄国哥萨克骑兵前后围住,一柄弯刀凶狠地向他劈来,诗人闪身躲开,但同时另一把尖利的长矛已刺进了他的胸膛,诗人痛苦地倒下了…… 此后的数十年里,匈牙利人民始终不愿相信他们的诗人已不在人世,传说不断出现。有人说曾在一个农民家里看见过他,有人称自己被俘后在俄国见过裴多菲。匈牙利议会还专门进行了调查,但令人失望的是,这个“目睹者”既没当过兵,更未被俘虏过…… 经过匈牙利人民的反抗斗争,奥地利帝国被迫在1867年同匈牙利签订协定,承认在奥国皇帝为统一元首的前提下,可以建立二元化的联合国家政体,国名也改称奥匈帝国。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奥匈帝国崩溃,1918年末匈牙利实现了完全独立建国。 裴多菲牺牲时仅26岁,身后留下22岁的妻子和1岁半的幼子。他一生中写下了800多首抒情诗和8部长篇叙事诗,此外还有80多万字的小说、政论、戏剧和游记,且有相当部分在战火中完成。这样的高产率,在欧洲文学史上是非常罕见的。 在匈牙利文学乃至其整个民族的发展史上,裴多菲都占有独特的地位。他奠定了匈牙利民族文学的基石,继承和发展了启蒙运动文学的战斗传统,被人誉为“是在被奴隶的鲜血浸透了的、肥沃的黑土里生长出来的‘一朵带刺的玫瑰’”。一个多世纪以来,裴多菲作为争取民族解放和文学革命的一面旗帜,也得到了全世界进步人士的公认。他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仍在广为传诵。 (戴建军) 《北京青年报》2002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