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思乡的古诗?
1、《出塞二首·其一》唐代:王昌龄
原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译文:依旧是秦汉时期的明月和边关,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如今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2、《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
原文: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迷蒙的烟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清晨送走你,孤对楚山离愁无限!朋友啊,洛阳亲友若是问起我来;就说我依然冰心玉壶,坚守信念!
3、《静夜思》唐代:李白
原文: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的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霜。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4、《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
原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有兄弟却都分散了,没有家无法探问生死。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没有停止。
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代:王维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译文: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节日加倍思念远方的亲人。遥想兄弟们今日登高望远时,头上插满茱萸只少我一人。
6、《春望》唐代:杜甫
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插不了簪了。
7、《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唐代:贺知章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译文: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8、《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
原文: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译文:剑门关外,喜讯忽传,官军收复冀北一带。高兴之余,泪满衣裳。回望妻子儿女,也已一扫愁云,随手卷起诗书,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我的心魂早已高飞,就从巴峡穿过巫峡,再到襄阳直奔洛阳。
9、《秋思》唐代:张籍
原文: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文:洛阳城又开始刮秋风了,凉风阵阵吹起了我埋藏在心底的万千思绪,便想写封书信以表对家人思恋。又担心时间匆忙有什么没有写到之处,在送信之人即将出发前有再次打开信封检查。
10、《渡汉江》唐代:宋之问
原文: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译文: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1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刘禹锡
原文: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巴山楚水凄凉之地,二十三年默默谪居。只能吹笛赋诗,空自惆怅不已。回来物是人非,我像烂柯之人,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逢春。今日听你高歌一曲,暂借杯酒振作精神。
12、《渔家傲·秋思》唐代:范仲淹
原文: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在重重叠叠的山峰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思绪万千,想起边患不平,功业未成,不知何时才能返回故里。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夜深了,将士们都不能安睡,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都被霜雪染白了头发,只好默默地流泪。
13、《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宋代:苏轼
原文:
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
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 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因为缀词云。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译文:
常常羡慕这世间如玉雕琢般丰神俊朗的男子,就连上天也怜惜他,赠予他柔美聪慧的佳人与之相伴。人人称道那女子歌声轻妙,笑容柔美,风起时,那歌声如雪片飞过炎热的夏日使世界变得清凉。
你从遥远的地方归来却看起来更加年轻了,笑容依旧,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我问你:“岭南的风土应该不是很好吧?”你却坦然答道:“心安定的地方,便是我的故乡。”
14、《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代:辛弃疾
原文: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当年的各个营垒,接连响起号角声。把烤牛肉分给部下,乐队演奏北疆歌曲。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战马像的卢马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我)一心想替君主完成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美名。可怜已成了白发人!
15、《杂诗三首·其二》唐代:王维
原文: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译文:您是刚从我们家乡来的,一定了解家乡的人情世态。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
16、《归园田居(其一)》魏晋:陶渊明
原文: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译文:笼中鸟常依恋往日山林,池里鱼向往着从前深渊。我愿在南野际开垦荒地,保持着拙朴性归耕田园。
17、《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原文: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18、《长相思·山一程》清代:纳兰性德
原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文:翻山越岭,登舟涉水,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19、《望月有感》唐代:白居易
原文: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译文: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骨肉逃散在异乡道路中。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漂泊无踪如断根的秋蓬。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20、《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宋代:苏轼
原文: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译文: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正在打扮梳妆。你我二人默默相对惨然不语,只有相对无言泪落千行。料想得到我当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冈。
有关思乡的名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关于思乡的现代诗歌?
思乡的现代诗歌充满着无尽的思念和怀旧的情感。这是因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离乡背井,难以回到故乡,而思乡之情愈发浓烈。同时,现代城市生活的快节奏和压力也让人们更加渴望回到安逸舒适的故乡生活中。 延伸内容:思乡之情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之一,在现代诗歌中也被广泛表达。当代诗人常常以复杂的语言和形式描绘出自己的思乡之情,传达出更加深刻和细腻的思考和感受。例如,诗人顾城的《小城》,表达了对故乡小城的思念和怀旧之情,让人不禁产生共鸣。因此,思乡的现代诗歌正是引领我们回归家园、回归本真的一扇窗口。
有关明月思乡的诗句?
1.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袁枚『随园诗话』
语出袁枚的《随园诗话》,意为:如果明月有情,它该认识我,因为我和明月年年在他乡相见。
2.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
语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二》。意为离别家乡已经很久了,归家后才发现人和事已经不如往昔。不变的只是门前的镜湖,湖水依旧在春风的拂动下泛起阵阵波纹。
3.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
每年除夕,多少游子在归途中行色匆匆,归心似箭。团圆之夜,又有多少人只能留在异地,遥望故乡,暗自神伤。
4.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
此句出自白居易的《望月有感》,意为天涯海角共看明月,无不垂泪。今夜思乡你我同心,五地相同。
5.
绿杯红袖趁重阳。人情似故乡。——晏几道
语出晏几道的《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何处的人情能温厚似故乡?
6.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李觏『乡思』
语出宋代李觏[gòu]的诗作《乡思》,意思是:人们说,那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看不到我的家。
7.
重嘶匹马吟红叶,却听疏钟忆翠微。——赵嘏
语出赵嘏[gǔ]的《长安月夜与友人话故山》,意为:马的嘶鸣像是在吟唱红叶的美好,听见那钟声,就不由得想起故乡青翠的山峦。
8.
何事吟馀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王禹偁《村行》
9.
百年欢乐能几何,在家见少行见多。——王建《行见月》
10.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
语出唐代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句意为: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尽情享受这团圆的天伦之乐,但这秋夜的愁思,究竟会落到哪户人家呢?
今天先更到这里~
喜欢的小伙伴记得点赞哟~纸条君会继续更新哒!
有关思乡的美声歌曲?
《常回家看看》、《江南》、《成都》
有关缓解思乡的主题?
江南旅情
祖咏
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
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祖咏是盛唐时期的一位诗人,祖籍洛阳,而这首诗是他在江南游历时写下的作品。在开头诗人就描写了关河万里归路难的境况。楚地的山脉连绵不绝,一眼望不到尽头,而返乡的道路又是那么的崎岖难行!句中的“楚”指的是战国时期的楚国,当年楚国雄踞江南,堪称强国,而在此处则代指江南。
高耸入云的楚山所挡住的不仅仅是归乡的道路,还有望乡的目光,所以宋朝才会出现“已恨碧山相阻隔”这句令人心痛的诗句。而本诗的作者用“不可极”三个字更是表达出面对群山时的绝望和苦闷。在极度压抑下,诗人脱口发出“归路但萧条”的慨叹,成为所有异乡客共同的心声。
万里迢迢,归路难返。在这种情况下,诗人只有寄情于江南的山山水水,于是他写到“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在白天的时候看着海浪如雨水一样漫天飞舞,而到了夜晚则静静地聆听江潮的起落。
诗人先是通过“晴”和“雨”的对比,展现出海浪的声势浩大,居然让人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看到了飞雨满天的奇景。然后他又借助听觉,在夜晚寂静的反衬下,描绘出江潮声的延绵不绝。所以说,在颔联里诗人抓住江南水乡最大的特点,用一昼夜的时间,把江南美景尽展无遗。
江南虽好,对诗人而言终究不是自己的故乡,所以他又写到“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
在古代,宝剑是一种攻击敌人的武器,所以被赋予了建功立业的象征意义。本诗中,诗人用宝剑比喻自己,可以隐约看出他的抱负及此次游历江南的目的。而“南斗”则是指南斗六星,因为古人有南斗在吴(春秋时的吴国,地处江南)的说法,所以此处用其来代指江南。
在颈联中,诗人通过对比,抒发了自己身留江南,心系故乡的思念之情。句末的“北风遥”既表现出诗人愿化身北风返回家乡的美好愿望,又点明山遥水遥,归梦难圆的现状。在梦想与现实的对比中,思念再一次被突显出来。
思念故乡,却无法回到故乡,这无疑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但更痛苦的却是“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
江南水好,所以橘子甜美多汁。面对美味,诗人首先想到了家乡的亲友,但当他举目四顾,却发现在广阔无垠的江南,连一个为他送橘子的人都找不到!这是一个多么孤单、寂寞的旅程。而返乡无路,望乡受阻,连一个橘子都无法送到亲人的手中,这又是一个令人多么绝望的境况!
有关月亮的思乡诗?
思乡诗有: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有关望月思乡的诗词?
谢邀!那我也充当一回文人!
诗曰:
《牵情》
谋生千里外,游荡在远方!
十五圆月夜,思乡愁绪长!
有关月亮的思乡诗句?
诗句如下:
1.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6.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有关桥的思乡诗句?
况当故园夜,复此新秋池。
岸暗鸟栖后,桥明月出时。——白居易 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孟郊 龙沙江尾抱钟陵,水郭村桥晚景澄。江对楚山千里月,郭连渔浦万家灯。——李绅 夹岸画楼难惜醉,数桥明月不教眠。——杜荀鹤 凭高双袖晚寒浓,人在月桥东。——晏几道 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