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诗歌?
月夜有关诗歌:
1.《月夜》
唐代 ·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2.月夜
宋代 · 赵处澹
渔笛吹清夜,芦花深处闻。
岸穷天拍水,山静月笼云。
蛩哽声声切,萤明个个分。
任渠尘外事,城市日纷纭。
3.月夜
唐代: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月夜飞渡赏析?
此诗写在镇江渡江时所见所感,宛如一幅清幽淡远的月夜渡江图。首联直接进入诗题,写满天的月色、波涛翻滚的大江和扯满风帆的行船;颔联承前景而展开,写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及联想;颈联则展示了水底鱼龙和天上星斗的两幅图画;尾联写船过镇江后诗人心中的复杂情感。全诗几乎都是写景,只有后一句最后三个字才落实到言情上,但景中都渗透着情感。
月夜王维赏析?
《月夜》不是王维的作品,而是杜甫所著。
月夜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赏析 这首诗作于至德元年(756)。是年八月,杜甫携家逃难州,自己投奔灵武的肃宗行在,被叛军掳至长安。诗是秋天月夜的怀妻之作。 望月怀思,自古皆然。但诗人不写自己望月怀妻,却设想妻子望月怀念自己,又以儿女(因为年幼)“未解母亲忆长安”之意,衬出妻之“孤独”凄然,进而盼望聚首相倚,双照团圆。反映了乱离时代人民的痛苦之情。词旨婉切,章法紧密,写离情别绪,感人肺腑。
星月夜赏析?
文森特﹒梵高(1853—1890),是继伦勃朗之后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他一生短暂坎坷,历经磨难,极富悲剧意味。他24岁才开始绘画,在短短十年间创作了大量作品,如《钱与穷人》、《蒙马特的风车》、《农夫与田》、《精神病院的庭院》及《向日葵》等等。但几乎从未能觅得买家,《红色田园》是梵高生前唯一卖出的画。他只能长期依赖弟弟提奥在精神和经济上的支持,最后,这位天才式的画家用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孤独、贫困的一生。他自杀身亡前留下一句话:悲伤会永远持续下去!他的这种不安越来越多的呈现在他的作品中。
在梵高的画里我能清晰地看到后印象派的影子。后印象派是相对于印象派来说的,梵高刚开始也是学习印象派的,后来认为绘画不能仅仅去模仿客观世界,而应该更多地表现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这就完全抛弃了自然主义的态度,动摇了西方绘画中以模仿为职能的根基,将绘画引向一个更新奇、更加渗透着强烈情感的主观世界,为20世纪东西方现代诸美术流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
在梵高的画里我又能清晰地看到日本浮世绘画派的影子。浮世绘是日本江户时代以描绘市民生活为主的风俗画,作品大都线条简练流畅,色彩鲜艳、醒目,画面具有装饰性特色。梵高本人就偏爱于浮世绘,深受该艺术的启迪。
《星月夜》是梵高的油画名作,总体看来,是一幅风格独特、强烈的主观情感的作品,画家以奔放的类似火焰般的笔触,描绘了夜空中奇特的月亮、星星和幻想的星云等共存的景象。这显然已经脱离现实(因为月朗星稀),但却在虚拟的世界中创造了让人为之震撼的没的享受。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转动、迷茫、烦闷、动摇地在夜空中放射神秘的色彩。又像现代人燃放的烟火,漂浮在夜空中、脑海里……
从油画本身的笔触、造型、色彩和线条来看,《星月夜》无论是在形式上和意境上都是典型的梵高特色。
在笔触上,无论是天空翻卷的漩涡状星云,还是天空下的植被、山坡及近景的灌木丛,梵高都用一些厚重的、条状的、散涂的颜色一笔笔的排开,笔触和笔触间不加融合。这种方法是受到了印象派的启迪,但是,梵高却涤尽了印象派那种优雅轻松之感,进而加进了自己的力度和厚度。
在造型上,为了强化自己的精神,梵高加强了创作中的主观作用。他让一切事物在他眼中都依照自己的性格和要求发生轻微而有力的扭曲和变形。如火焰一般的灌木丛,如大海中的漩涡一样的星光和月光,都是现实中不曾有的,这都是画家本人独特的精神世界中的物象。
在色彩上,补色、纯色是梵高从印象派那里据为己有的用色方式。但是印象派那种温柔细腻、软绵绵的色彩,在梵高这里却变成了一种深刻有力的呐喊,一种无以言表的精神的颤动。这主要是受到浮世绘画派的启迪,尤其是受日本画家葛饰北斋的影响,色彩鲜艳、醒目,在《星月夜》里,造型已经不是梵高的目的,其唯一的目的就是色彩,追求象征着光辉、生命和永恒的神秘色彩。
线条也是梵高最经常运用的语言。同样,梵高的线条也受到浮世绘画派的启迪。画中呈现了两种线条风格,一是弯曲的长线,一是破碎的短线。二者交互运用,使得画面呈现出炫目的奇幻景观。
巴金月夜散文赏析?
《月夜》截取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断面,概括与揭示了时代的本质特征,抨击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这篇小说写的只是月夜下河边的极为普通的场面,——在一小时里陡然大起的故事。由于情节之中藏着情节,在构思上就能给人有单纯然而又非单薄的艺术感受。
赏析:全篇无一不是围绕主人公根生来连贯所有的描写的。但小说并未让根生直接站到读者的面前,把根生斗争活动完全推到幕后,其写法不可谓不新颖别致。
月夜思乡杜甫赏析?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乾元二年(759年),安史之乱还未平息。诗正是创作于战乱中。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作者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自己的心理幻觉,且肯定不容质疑。
作者在安史之乱中颠沛流离,历尽国难家忧,心中满腔悲愤。望秋月而思念手足兄弟,寄托萦怀家国之情。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结构严密,环环相扣,句句转承,一气呵成。
故园今月夜赏析?
诗句一直在写月,角度不断变化,意境开阔,但清冷寂廖,抒发了作者面对明月时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真切的思念。
诗人由眼前的月亮想像到千里之外的家乡和亲人,联想到与他们远隔万里共沐月光。这是诗人的美好的愿望和真情的祝愿,也是自己长期滞留异乡,久久难归的无可奈何的告慰。
全诗意境宏大、清冷寂静,从天上写到地上,从江上写到屋里,从眼前写到山林,从身边写到万里之外。无论怎么写月亮,写月光,都始终摆脱不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感觉,作者远在他乡,根本无法与亲人团聚,只能借月亮遥遥地寄托一种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月夜颈联赏析?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颈联是说,蒙蒙雾气,也许沾湿了妻子的鬓发;冷冷月光,该是映寒了妻子的玉臂。
通过妻子独自看月的形象描写,进一步表现“忆长安”。雾湿云鬟,月寒玉臂。望月愈久而忆念愈深,这完全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当想到妻子忧心忡忡,夜深不寐的时候,自己也不免伤心落泪。两地看月而各有泪痕,这就激起了作者结束这种痛苦生活的希望;于是以表现希望的诗句作结:“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双照”而泪痕始干,则“独看”而泪痕不干,也就意在言外了。
月夜忆舍弟赏析?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文学家杜甫的一首诗,通过对舍弟的怀念,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诗中以月夜为背景,描绘了寂静的夜晚和明亮的月光,与舍弟的离别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以自然景物来烘托内心的伤感,表达了对舍弟的深深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舍弟的赞美和怀念,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的思考。
这首诗以其深情和真挚的表达方式,成为了杜甫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月夜忆舍弟 》赏析?
杜甫《月夜忆舍弟》赏析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一】
这首诗是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月夜忆舍弟》即是他当时思想感情的真实记录。在古典诗歌中,思亲怀友是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要力避平庸,不落俗套,单凭作者生活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在表现手法上匠心独运。杜甫正是在对这类常见题材的处理中,显出了他的大家本色。
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颔联点题。“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却与上句略有不同。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置疑。然而,这种以幻作真的手法却并不使人觉得于情理不合,这是因为它极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这两句在炼句上也很见工力,它要说的不过是“今夜露白”,“故乡月明”,只是将词序这么一换,语气便分外矫健有力。所以王得臣说:“子美善于用事及常语,多离析或倒句,则语健而体峻,意亦深稳。”(《麈史》)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杜甫化平板为神奇的本领。
以上四句信手挥写,若不经意,看似与忆弟无关,其实不然。不仅望月怀乡写出“忆”,就是闻戍鼓,听雁声,见寒露,也无不使作者感物伤怀,引起思念之情。实乃字字忆弟,句句有情。
诗由望月转入抒情,过渡十分自然。月光常会引人遐想,更容易勾起思乡之念。诗人今遭逢离乱,又在这清冷的月夜,自然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在他的绵绵愁思中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语气也分外沉痛。“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上句说弟兄离散,天各一方;下句说家已不存,生死难卜,写得伤心折肠,令人不忍卒读。这两句诗也概括了安史之乱中人民饱经忧患丧乱的普遍遭遇。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五、六两句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读了这首诗,我们便不难明白杜甫为什么能够写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那样凝炼警策的诗句来。深刻的生活体验是艺术创作最深厚的源泉。
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未休兵”则“断人行”,望月则“忆舍弟”,“无家”则“寄书不达”,人“分散”则“死生”不明,一句一转,一气呵成。
在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真是感慨万端。稍一触动,千头万绪便一齐从笔底流出,所以把常见的怀乡思亲的题材写得如此凄楚哀感,沉郁顿挫。 (张明非)
【赏析二】
杜甫共有四个弟弟。公元759年他西来秦州时只有最小的杜占同行,另外三个弟弟杜颖、杜观、杜丰分别在河南山东客居。这首诗就是抒发对不在身边的三个弟弟的思念。
全诗可分两段。前四句是第一段,内容紧扣“月夜”,表面上写景,实际上字里行间流露出“忆舍弟”的感情。“戍鼓断人行”, 真实描绘了面临战争威胁的边城景象,这一句所烘托出的战争气氛,也是诗人当时为什么那样深切怀念诸弟的原因之一。在章法上,这一句与后面的“有弟皆分散”、“况乃未休兵”相互照应,也使全诗脉络连贯,条理清楚。
“边秋一雁声”从前句的地上写到天空。边地、秋日、雁声都是引起人“倍思亲”的原因。“一雁声”三个字,还让人想到古人称兄弟为“雁行”的典故。这两句从听觉方面来写,后两句从视觉方面来写,可谓有声有色。“露从今夜白”,意思是露从今晚上开始才分外惨白。在苦苦思念胞弟的诗人眼中,本来夜夜一样洁白的霜露,也偏偏在今天晚上显得格外苍白,本来到处一样的月亮,也只有故乡的月亮最明亮。这两句诗以“移情”的修辞手法,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融注了浓厚的主观感受成分,借景生情,景随情变,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最后四句为第二段,直接抒写对舍弟们的怀念。 “有弟皆分散”,以致老家无人,又因为“无家”,所以想写封信打听一下分散各地的弟弟们的“死生”,也是没有办法的。“寄书长不达”正承“无家问死生”, “况乃未休兵”又进一步申说:平时尚且如此,何况又值战乱不已的时候呢!这四句层层紧逼,一环扣一环,真可以说是一气呵成。
【赏析三】
这首诗的第一句“戍鼓断人行”,在一开始就点出了“深夜”和“战时”那种戒备森严、冷清的样子。第二句的“边秋”和“雁声”则更加说明了他在怀念他的手足时候的季节和地点。当时的季节正好是秋天,花草树木都开始凋谢,而自己又是身处在边境,再加上孤雁凄惨的哀叫声,就更令人觉得空虚寂寞了。
“露从今夜白”这一句,则是写出了当时的节气,而白露又可以和下一句的明月相互呼应,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由「白色」这个颜色来感受出当时那种冷清的样子。最后四句,杜甫则是在描写他思念兄弟的情怀。因为战争的关系,他和自己的弟弟们都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第六句的“无家”则让人更觉得悲哀,因为他不仅和亲人分离,连老家也都因为战争的关系而破坏了。最后两句,他则描写出因为战争的关系,又收不到家书,因此对大家的安危感到十分忧心的心情;特别是第八句的“未休兵”三个字,又可以和第一句互相呼应,整首诗在情感的表达上非常的完整。
唐诗手札:
梁启超在“情圣杜甫”一文里曾这么写道:“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的表情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深处,能将他全部反映不走样子,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从这样的角度来看杜甫,其实也没什么错,他是多情,但他的多情却是极宽广、极深厚的那种,是「人民爱物」的人道精神,所以,他的诗篇能写的好,能像电气一样的振荡人心不无道理。而这首《月夜忆舍弟》所给人的感动和冲击,正是如上所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