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辛弃疾古诗?
【赏析】
这首词以“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上片说
少年时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
习气。下片转入“而今”,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
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所谓
“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
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说之亦复何益?只能“却道新凉好个秋”了。
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
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
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滋味”,乃是上片的核心。我们知道,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欢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滋味”的情况下,也要勉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上片“不知愁”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作者处处注意同上片进行对比,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权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南宋政权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被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可以想见。“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含着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作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作者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仍然采用叠句形式,在结构用法上也与上片互为呼应。这两句“欲说还休”包含有两层不同的意思。前句紧承上句的“尽”字而来,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往往相反相成,极度的高兴转而潜生悲凉,深沉的忧愁翻作自我调侃。作者过去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后一个“欲说还休”则是紧连下文。因为,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而是忧国伤时之愁。而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抒发这种忧愁是犯大忌的,因此作者在此不便直说,只得转而言天气,“天凉好个秋”。这句结尾表面形似轻脱,实则十分含蓄,充分表达了作者之“愁”的深沉博大。
辛弃疾的这首词,通过“少年”、“而今”,无愁、有愁的对比,表现了他受压抑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是对南宋统治集团的讽刺和不满。在艺术手法上,“少年”是宾,“而今”是主,以昔衬今,以有写无,以无写有,写作手法也很巧妙,突出强调了今日的愁深愁大,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采桑子古诗朗读?
cǎi桑sāng子zǐ·轻qīng舟zhōu短duǎn棹zhào西xī湖hú好hǎo
轻qīng舟zhōu短duǎn棹zhào西xī湖hú好hǎo,绿lǜ水shuǐ逶wēi迤yí,芳fāng草cǎo长zhǎng堤dī,隐yǐn隐yǐn笙shēng歌gē处chǔ处chù随suí。
无wú风fēng水shuǐ面miàn琉liú璃lí滑huá,不bù觉jué船chuán移yí,微wēi动dòng涟lián漪yī,惊jīng起qǐ沙shā禽qín掠lüè岸àn飞fēi。
采桑子古诗译文?
你好,《采桑子》原诗: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采桑子》译文:
园中葵花青翠碧,朝露等待日照初。
阳春美好如德泽,灿烂万物生光辉。
常怕到了秋分节,萎黄华叶难遮蔽。
百川归海东南流,何时西去回旋归?
年轻不努力,老去徒自悲。
古诗采桑子王昌龄?
不是王昌龄写的,出自北宋诗人欧阳修的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原文: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
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译文:
西湖风光好,荷花开后清香缭绕,划船载着酒宴来赏玩,用不着旌旗仪仗,自有红花为幢绿叶为盖随船而来。
彩画游船驶进了荷花丛的深处,金杯上泛起加了荷香的酒香。傍晚烟雾夹着微雨,在一片音乐歌声里,船儿载着醉倒的游客归去。
收集阳光古诗?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武陵春·春晚》宋 · 李清照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词》唐 · 刘禹锡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唐 · 李白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唐 · 王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 · 杨万里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其一》唐 · 李白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 · 李清照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送友人》唐 · 李白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唐 · 李白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唐 · 王之涣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宋 · 王安石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暮江吟》唐 · 白居易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明日歌》明 · 钱福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 · 刘长卿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二首》唐 · 高适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宋 · 苏轼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登金陵凤凰台》唐 · 李白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竹枝词二首·其一》唐 · 刘禹锡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 / 登乐游原》唐 · 李商隐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陌上桑》汉 · 佚名
采桑子重阳古诗讲解?
采桑子重阳古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全诗如下: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寺千秋月,香炉独自香。凝思极寰宇,邈矣故人长。诗中描写了重阳节的景象,黄叶飘落,霜雪飞舞,寒夜渐深。诗人呼应着天涯的境况,景象阴晴不定,但旋律不变,没有丝毫的凄婉和畏惧。末了点出野寺千秋月,香炉独自香,诗人忆往情深。读此诗,令人更感到节日的庄重,和从容淡定。人生无常,该去的路终究要走,折剪华年将趋,然而却要在此时此刻,庄重地改变路的选择,朴实地守护未来的路。始终保持从容淡定的心态,极尽寰宇之力,去奋击折剪华年的半途。
采桑子重阳古诗注音?
cǎi sāng zǐ ( zhòng yáng bìng qǐ yǐn jiǔ lián xī )
采 桑 子 ( 重 阳 病 起 饮 酒 连 夕 )
zhū dūn rú
朱 敦 儒
tiān gāo fēng jìn chén huán jìng , jiā jiē zhòng yáng 。
天 高 风 劲 尘 寰 静 , 佳 节 重 阳 。
yè xià xiāo xiāng 。
叶 下 潇 湘 。
bì hǎi qíng kōng yī zhèn shuāng 。
碧 海 晴 空 一 阵 霜 。
ān pái xián guǎn qīng fāng yùn , bào dá qiū guāng 。
安 排 弦 管 倾 芳 酝 , 报 答 秋 光 。
zhòu duǎn gē zhǎng 。
昼 短 歌 长 。
hóng zhú huáng huā yè wèi yāng 。
红 烛 黄 花 夜 未 央 。
采桑子古诗王安石赏析?
王安石没有写过《采桑子》的诗词。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令”、“丑奴儿”、“罗敷媚歌”、“罗敷媚”等。以和凝《采桑子·蝤蛴领上诃梨子》为正体,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三平韵。另有四十八字前后段各四句两平韵一叠韵;五十四字前段五句四平韵,后段五句三平韵的变体,代表作有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厉声教《采桑子·西湖四咏》等。
古诗词:采桑子?
采桑子·朝代:宋代作者:欧阳修 原文: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古诗采桑子重阳朗诵加译文?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