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战的笔顺?
鏖的笔顺是:点、横、撇、横折、竖、竖、横、横、竖提、撇、竖弯钩、撇、捺、横、横、竖、点、撇、横
战的笔顺是:竖、横、竖、横折、横、横、斜钩、撇、点
鏖,〈动〉
(形声。从金,鏕声。本义:温器)
假借为熬。苦战。激烈战斗
合短兵,鏖皋兰下。——《汉书·霍去病传》。注:“谓苦击而多杀也。”
又如:鏖杀(杀尽所有的人而不留活口)
喧嚷,喧扰
市声鏖午枕。——黄庭坚《仁亭》
鏖战的意思?
激烈地进行战斗
鏖战,汉语词语,拼音是áo zhàn,意思是与人激烈地战斗。出自《东周列国志》
引兵三千,与贼鏖战。——《新唐书·王翃传》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四回:“杨端和劝成峤登城观战。只见樊於期鏖战良久,秦兵益进,於期不能抵当,奔回城下,高叫:‘开门!’”
鏖战耐磨吗?
耐磨
这款鞋具有耐磨性,提供高帮设计与厚实填充,中底发泡材料提供强劲的脚感和缓震,侧墙锯齿形防侧翻上爬结构锁定前脚掌和后跟,革网拼接+熔断的鞋面材料提供锁合支撑,前卫大胆的设计风格迎合年轻人喜好。699吊牌价提供同价位产品越级配置,经过各个位置球员实测,配适锋线摇摆人和需要提供保护的球员以及节奏流后卫。
鏖战苍穹梗概?
《鏖战苍穹》讲述了灰灰逃入山林,沦落为一条野狗。黑头因替同伴复仇,遭人追杀,也被迫出逃。在城市里,黑头被人诱捕,加入了一个马戏班。
灰灰击败豺狗当上“豺王”之际,黑头也逃离马戏班,随新朋友白丑去了它家,成了一条宠物狗。
后来,灰灰在山中遭遇偷猎者,陷入了偷猎者布下的天罗地网。
鏖战正酣读音?
aozhanzhenghan
酣han
基本解释
1. 饮酒尽兴 ~饮。半~。酒~耳热。
2. 泛指尽兴、畅快 ~歌。~睡。
详细解释
〈形〉
1. (会意。从酉,从甘,甘亦声。从“酉”,表示与酒有关。“甘”也具有表意作用。本义:酒喝得很畅快)
2. 同本义
酣,酒乐也。——《说文》
赤壁鏖战残局破解?
赤壁鏖战
象棋残局。选自《适情雅趣》卷四第317局,红方第一着弃兵,换得炮将,并为红车让路,第三着炮四进二压住黑将,逼黑将进去,再把红炮移到右路,第十着弃兵引黑方上将,最后车炮兵配合杀棋。
原谱招法
兵四进一士5进6① 炮二平四士6退5
炮四进二将6平2② 车二进九士5退6
炮四平一象5退7③ 车二平三士4进5
炮一进一士5进6 车三退四士6进5
车三进四士5退6 兵六平五将5进1
车三退一将5进1 炮一退二士6退5
车三退一士5进6 车三平四将5退1
车四进一将5进1④ 兵一平二
注释: ①黑另有两变均负:(一)车2平3,炮二平四将6平5,车二进九士5退6,车二平四,红胜。(二)象5退7,兵四进一将6平5,炮二进三象7进9,兵四进一,红胜。
②如改走士5进6,则车二进九将6进1,车二退二士4进5,车二进一将6退1,兵六平五,红胜。
③如改走士4进5,则炮一进一士5进6,兵六平五士6退5,车二平四,红胜。
④如改走将5退1,则炮一进二士6进5,车四进一,红胜。
残局典故
此棋局所喻之典故,见《三国演义》第四十五至五十回 中的有关情节。“赤壁鏖战”就是指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赤壁之战。
在此棋局中,红方代表孙刘联军,黑方代表曹军。开局前,黑方的兵力显然胜过红方。但红方的炮(代表火)自始自终大显神威,在车、兵的配合下,不断催杀,使黑方来不及还手就被将死。此棋局反映了以少胜多和火攻取胜的特点,故名“赤壁鏖战”。
鏖战沙场啥意思?
整体的含义就是在战场上激烈地战斗的意思
鏖战,汉语词语,拼音是áo zhàn,意思是与人激烈地战斗。出自《东周列国志》
解释
激烈地战斗;竭力苦战。[1]
出处
引兵三千,与贼鏖战。——《新唐书·王翃传》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四回:“杨端和劝成峤登城观战。只见樊於期鏖战良久,秦兵益进,於期不能抵当,奔回城下,高叫:‘开门!’”
到了近代,又有多少人民的军队为了从封建地主阶级手里把土地夺回来,和帝国主义的军队、剥削者的军队在这上面鏖战过。——秦牧《土地》
鏖战岗名字由来?
鏖战岗,在邓城西北4公里,邓城大道北1公里。张营在鏖战岗西1.5公里,中间有二广高速公路。九冢在张营南边,原相距1公里,现两地相连。
冬月十二日,天气晴好。我九时出发,乘531路公交前去探访关羽水淹七军时的古战场鏖战岗。在邓城大道韩岗站下车后,向路边居民打听,得知鏖战岗在西北三里处,有土路往西北通向该处。遂离开大道,沿土路斜斜地穿越田野往西北行,果然看见前面有人家。途中观喜鹊飞起和栖落于旷野麦田上。喜鹊个儿大,色深黑,其声响亮。土路边冬草枯黄。
鏖战岗居于平冈之上,南边的田野低洼下去,一直向西延伸,形成一条弯弯的田冲,一条水沟从西北来,向东南去。沟中可见细弱的枯黄芦苇(后来知道它叫普陀沟,是大李沟的支流之一)。接近居民点的时候,遇到新挖掘的施工沟,有工人在沟里填埋粗大到可以从当中通行的涵管,工人告诉我这一带规划为工业新区,正处于开发阶段。这是地下排水系统,基础建设。
什么鏖战成语?
没有什么鏖战的成语。鏖字本身即有鏖战之意,成语是赤壁鏖兵。
【成语】: 赤壁鏖兵
【拼音】: chì bì áo bīng
【解释】: 鏖:激战。汉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大军伐吴,孙权联合刘备军队联合抗曹,联军于赤壁用火攻大破曹兵的一次激战。泛指激烈的战斗。
【出处】: 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一折:“叵耐刘备那厮,暗地夺取荆州,想他赤壁鏖兵,全仗我东吴力气。”
【举例造句】: 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7回
【拼音代码】: cbaz
【用法】: 作主语、宾语;比喻经过艰苦奋斗取得胜利
永昌鏖战多少天?
红西路军鏖战永昌(1936年11月18日—12月27日)——共计40天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部队红一 、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省会宁会师,宣告两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奉中央军委命令率红九军、红五军、红三十军共21800万多人,从靖远虎豹口抢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因国内外形势突变,党中央电示红西路军向西挺进,从新疆方向打通国际线路。11月18日,西路军先头部队占领永昌;21日,总部移驻永昌县城;23日建立河西走廊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
此后红西路军在永昌境内的八坝、东寨、东十里堡、县城、水磨关、水泉子等地与国民党马步芳、马步青等浴血奋战四十多天,于12月27日晚总部及城防部队突出重围,全县撤离永昌。共击毙敌人6000余人,自伤2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