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首页 » 古诗词

旅次朔方古诗朗读? 杜牧冮楼的古诗译译文?

2023年10月19日 17:06:211

旅次朔方古诗朗读?

旅次朔方

刘皂〔唐代〕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译文

离开家乡后客宿在并州这个地方已经有十年,我回归的心日日夜夜在思念着故乡咸阳。

当初为了博取功名图谋出路,千里迢迢渡过桑乾河,现在并州已经成了我的第二家乡。

注释

旅:旅行。次:临时住宿。朔方:古都名,自西汉始建,至唐代,辖区多变,治所不一。桑干河以北,属朔方地区。

舍:居住。并州:即今太原一带。十霜:一年一霜,故称十年为“十霜”。

咸阳:陕西咸阳是作者故乡。

无端:没有缘由,不知为什么。桑乾水:即桑干河,源出西北部管涔山,向东北流入河北官厅水库。相传,在每年桑椹成熟时干涸,故有此名。

杜牧冮楼的古诗译译文?

译:孤独一身,自酌自饮芳春酒,酒味浓郁,登上江楼一半,已经醺醺酣醉。“独酌”二字领起,点明身世飘泊,拨弦定调,涵盖全篇。饮芳春酒,欲浇胸中之块垒而不得,遂登楼以自遣则“愁更愁”。

是谁惊扰一行大雁,冲断群阵,大雁散乱掠空飞过江面,消失在远天浮云里。

潼关古诗译文?

译文: 这位英气勃发的少年,骑马登上半山间的潼关古道,傍山监河,乘兴前进,任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大概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一直不曾解围吧。

【原文】《潼关·终古高云簇此城》: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注释】 潼关:在今陕西,关城地势险峻,自古即为要塞。 解:懂得

【作者】清朝诗人谭嗣同。

谭嗣同(1865年-1898年),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志士。少时师从欧阳中鹄,后加入维新派。他主张中国要强盛,只有发展民族工商业,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公开提出废科举、兴学校、开矿藏、修铁路、办工厂、改官制等变法维新的主张。写文章抨击清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1898年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三十四岁,与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和康广仁并称为“戊戌六君子”。代表作品有《仁学》、《狱中题壁》、《寥天一阁文》、《莽苍苍斋诗》、《远遗堂集外文》等。谭嗣同故居,位于湖南省浏阳市区北正南路98号,始建于明末清初,主体原占地21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762平方米,故居南北朝向,全木结构,工艺精美,古朴庄重,系典型江南庭院式民宅建筑风格。

塞下曲古诗译文?

暗淡的月夜里,一群大雁惊叫着高飞而起,暴露了单于的军队想要趁夜色潜逃的阴谋。将军率领轻骑兵一路追杀,顾不得漫天的大雪已落满弓和刀。

棉花古诗译文?

棉花

马苏臣〔清代〕五月棉花秀, 八月棉花干。

花开天下暖, 花落天下寒。

(五月里棉花开花了,八月里棉花晒干要收藏了。棉花开了预示天下人温暖有保障,如果棉花萎落了,那人们可要挨冻了。

马苏臣

马苏臣,字湘灵,桐城人。诸生。有《偶景斋诗钞》

古诗渔翁译文?

《渔翁》宋释行海,译文如下:

渔翁的一生忙忙碌碌于江河湖海之间,满头白发了仍然打鱼不停,这一生都与渔船相伴;

累了浊酒一杯下,醉了吹笛一曲,以沙滩为床,水里的鱼儿自由自在的游着,水

静静地流着,大自然就是这么和谐!

全文:

历尽江湖白尽头,生涯惟有一扁舟。

醉来吹笛空沙上,鱼自相忘水自流。

岱岳古诗译文?

雪中望岱岳

施闰章 〔清代〕

碧海烟归尽,晴峰雪半残。

冰泉悬众壑,云路郁千盘。

影落齐燕白,光连天地寒。

秦碑凌绝壁,杖策好谁看

 译文

青天如大海一样青碧澄净,而泰山的玉皇顶还有一半被积雪所覆盖。

重重山峦之中,奔流直下的山泉凝结成冰,倒挂在山崖之上,回环的道路直上云霄。

泰山巨大的投影落在齐、燕广大的地域上,积雪的反光与天光连成一片,使天地一片冰沁。

矗立在积雪之岱岳山顶的秦碑美景,是否有谁正拄着手杖去观赏呢?

海天,古诗译文?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晚上在江楼上向东望去,海天相连,一片茫茫;山川形势,又阔又长。

城中万家灯火在江的四面闪烁着;灯火倒映在江面上,宛若一道璀璨的银河。

晴天时,风吹古树,瑟瑟作响,好像是在下雨一般;夏夜里,月光撒满了平地,就跟秋霜一样。

能不能到江楼来消消暑气?比起您的茅屋,的确要更加清凉。

注释

江楼:杭州城东楼,又叫“望潮楼”或“望海楼”,也叫“东楼”。

四畔:四边。

星河:银河,也叫天河。

晴天雨:风吹古木,飒飒作响,像雨声一般,但天空却是晴朗的,所以叫“晴天雨”。

平沙:平地。

夏夜霜:月照平沙,洁白似霜,但却是夏夜,所以叫“夏夜霜”。

就:近,到。

消暑:消除暑气。

较:又作“校”。

查古诗译文?

九日龙山饮唐代:李白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译文九日在龙山宴饮,黄色的菊花盛开似在嘲弄我这个逐臣。醉眼看看秋风把我的帽子吹落,月下醉舞,明月留人。在咏菊诗中,“龙山之会”、“落帽人”是常被引用的典故。李白把这个典故与自己的龙山之游紧密结合在一起抒发了内心的失意愤懑、旷达洒脱的复杂感情。

惊蛰古诗译文?

《咏廿四气诗·惊蛰二月节》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鳩。

时候争催迫,萌芽矩修。

人间务生事,耕种满田畴。译文

冬至之后,阳气上升,甫至惊蛰,韶光显现,弥漫大地;

看那桃花,就像蜀锦,多姿多彩,绚丽绽放。天空翱翔的老鹰,知趣地离开,取而代之的是树梢上飞来的春鸠;

春日美好的时光,争相催促着万事万物。草木已开始萌芽,甚至树芽儿也似乎按着一定的规则修剪成长;

人们为了生计,走进田间地头耕种,处处可见他们忙碌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