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技巧?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2.古诗文阅读的技巧和方法有哪些
莺梭古诗?
莺梭
刘克庄 〔宋代〕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译文
春天,黄莺飞鸣迅速,穿梭于园林之间,时而在柳树上,时而在乔木上,似乎对林间的一切都有着深厚的情感。黄莺的啼叫声就像踏动织布机时发出的声音一般。
洛阳三月,百花争奇斗艳,竞相开放,犹如锦绣。你看那些辛勤的黄莺正忙碌于园林之中,正是它们,费了多么大的工夫,才织成如此壮丽迷人的春色啊!
注释
掷柳:从柳枝上投掷下来,这里形容黄莺在柳枝间飞下时轻捷的样子。迁乔:迁移到高大的乔木上。这里形容黄莺往上飞时轻快的样子。
交交:形容黄莺的鸣叫声。弄机声:开动织布机发出的响声。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花如锦:花开得像锦绣一样美丽。
织得成:织得出来,织得完。
鉴赏
这首诗描写了农历三月期间,洛阳花开似锦的美好春光。全诗中没有一个春字,而洛阳春天锦绣一样的美丽景色却跃然纸上。诗在这里选取了莺鸟和柳树两种素材。鸟儿在丝丝的柳绦中飞舞,让人很容易得想起丝线织成的绣品,而嘈杂的鸟鸣声也好像机器的声音,因此和莺梭这个题目很贴切。后一句有点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意思,洛阳那么大,莺鸟竟然将它装点得五彩斑斓,那要飞得非常久,花非常多的功夫。而三月的洛阳也是因为有手工业者辛勤劳动才使人们能衣着亮丽,使三月的洛阳真正艳丽似锦绣的。
黄莺在这里是被赞美的,它的勤劳换来了洛阳的美丽,而这里面如果没有春天的力量,鸟儿固然不会飞来编织锦绣,柳树的枝条也没有翠绿的颜色,织起来也就不会那么艳丽了。所以赞美黄莺其实就是在赞美春天的勃勃生机,赞美春天带来了万物的欣欣向荣。诗人心中对春天的崇敬之情,通过“多少功夫织得成”来表达,一句感叹将情绪宣泄了出来,和前面的诗句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这首诗善于用明暗的比喻。把柳莺的飞下飞上喻为莺梭,把它的“交交”鸣叫声喻作机声,把洛阳盛开的花儿喻作锦绣,这些比喻形象、生动、传神。在古代写景咏物的小诗中,这也是很有名的一首。
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模板?
第一种模式:分析意境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答题的时候应该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的时候一定要忠于原诗,还有用自己的想象加以创新,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等,注意能准确的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答这样题目的时候千万不要空洞,例如“回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够的,也得不到多少分,应回答出因为什么而“感伤?”。
第二种模式: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这样表达有何效果?
答题步骤:
(1)、准确的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
(3)、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题步骤:
(1)、用一两个词语准确点名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第四种模式:炼字型
提问方式: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本诗中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用某个字替代行吗?为什么?
(1)、解释该字在句子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如果说用某个字替代,好不好?结合原文好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生动贴切的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
第五种模式:一词领会全诗型
答题步骤:
(1)、该词对突出诗歌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歌的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莺梭古诗讲解?
刘克庄《莺梭》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②
洛阳三月春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注释】 ①莺梭:比喻莺飞鸣迅速,来往园林,抛掷如机梭之捷也。②迁乔:《诗经》有“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意思说,鸟在冬天蛰伏于幽谷之中,到了春暖才迁于乔木之上。乔木,高大的树木。交交:象声词,拟状莺的声音。《诗经》有“交交黄鸟”句。
【译文】 黄莺在树林里像梭子般穿来穿去,一忽儿投入杨柳荫中,一忽儿又迁移到乔木枝上。看它们多么富有感情。听,它们交交不断,嘤嘤不停地鸣叫着,又好像是织布机杼的声音。呵,三月的洛阳城,春光烂漫,百花开得如锦绣一样艳丽繁盛。这一大幅锦绣呵,真不知道黄莺们费了多少工夫,才能够织得成?
【总案】 此诗赞美春天的使者——黄莺,并描绘洛阳城的锦绣春光,艺术构思新鲜巧妙。诗人见黄莺来往飞鸣,联想到织机之穿梭及机杼之声音,进而想象洛阳如锦春花,正是这些黄莺热情辛勤地织成,从而把‘莺’与‘花’富于诗意地联系起来,确是奇思妙想,以独特的意象和意境展现出春光之美。
古代诗歌阅读需要多少时间?
一般来说,一首古诗的字不是非常多,那么根据你朗读的速度,以及你对这首诗的熟悉程度都会影响读完整首诗的时间,正常情况下的话,一首诗读完大概是在20秒到30秒之间,你可以自己用秒表测量一下你自己的语速,快慢从而定下来一首古诗具体的时间,但是平均来说的话是20多秒左右。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答题技巧?
回答如下:1.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古代诗歌的特点是言简意赅、形式多样、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因此,在阅读古代诗歌时,要注重诗歌的意境和修辞手法,尤其是意象和比喻等方面。
2.了解古代诗歌的文化背景:古代诗歌往往具有浓郁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因此,在阅读古代诗歌时,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含义和意境。
3.注意古代诗歌的韵律和格律:古代诗歌通常都有严格的韵律和格律,因此,在阅读古代诗歌时,要注意诗歌的韵律和格律,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结构和韵律。
4.注重诗歌的节奏和音调:古代诗歌的节奏和音调往往非常重要,可以通过音律和节律来表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因此,在阅读古代诗歌时,要注重诗歌的节奏和音调,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5.注意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非常丰富,包括比喻、典故、象征、对仗等。因此,在阅读古代诗歌时,要注意诗歌的修辞手法,以便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古代诗歌阅读黄庭坚黄庭坚《北窗》答案?
这首诗描写了初夏的景色,下语平淡但却耐人寻味。
第一句“生物趋功日夜流”说的是自然界中的万事万物的荣枯代谢、繁衍生长,就像那长江大河,日夜流淌不息。随后一句“园林才夏麦先秋”转入了具体的描写,万物的生长变化都有自己的特点,看那园林之中花木茂盛,刚刚进入夏天,而外面庄稼地中的麦子却已经黄熟,等待着人们去收割,从而让我们想到自然界如此,那人世间的变迁也是一样的。三、四两句借窗外的景物,抒发自己的感受。诗人坐在北窗下铺着席子的床上,听窗外树上黄鹂的鸣唱,一副悠然自得;第四句“付与来禽安石榴”写出了诗人听任自然的心态,因为现在窗外的林檎与石榴花儿开得正艳,但过一段时间便会被其他花所代替,故而且听其自然吧。古代诗歌阅读,满江红·永竹?
满江红·咏竹 朝代:明代 作者:陆容 原文: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
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沐。
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名淇澳。
寻苗裔,湘江曲。
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
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
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莺梭柳线的对句?
莺梭析线织成天下一家春,喜迎春节欢歌动地地生财。
莺梭这首诗的解释?
莺梭
宋 刘克庄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①掷柳:从柳枝上投掷下来,这里形容黄莺在柳枝间飞下时轻捷的样子。迁乔:迁移到高大的乔木上。这里形容黄莺往上飞时轻快的样子。
②交交:形容黄莺的鸣叫声。弄机声:开动织布机发出的响声。
③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花如锦:花开得像锦绣一样美丽。
④织得成:织得出来,织得完。
全文翻译:春天,黄莺穿梭于园林之间飞鸣,一会在柳树上鸣叫,一会在乔木上歌唱。黄莺的啼叫声音如同织布机时发出的声音。三月的洛阳,繁花似锦。正是这样黄莺,费了多少的功夫才织成如此壮丽迷人的春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