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中诗词赏析题,是学生考试的难点。之所以“难”,是因为赏析有两个层次,一是“赏”,即“鉴赏”,是阅读者主观认识与作品的客观表述相结合的产物。一是“析”,即“分析”,是阅读者对作品内容本身的理解与挖掘。这不仅要求学生走进诗歌,更要深入诗人的内心,与诗人交流互动。这就是难度所在。
作为应考者的学生,应该从正确认读诗词入手,进而把握诗词意象,逐步达到“赏析”诗词的高度。
●请看2006年高考上海卷的诗词:
人月圆·山中书事〔黄钟〕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
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这是一首元曲,文字并不深奥,但真正读懂,仍有一定的认读难度。首句“兴亡千古繁华梦”,包含两种特殊句式,有倒装,有省略,应读为:千古兴亡如同繁华一梦。“兴亡”属偏义复词,偏在“兴”字上。另外,曲中的“诗眼”、“投老”也是学生难以认读的词汇,前者指诗人的观察,后者是“到老”、“临老”的意思。不了解这些,就无法认读全曲。
因此,正确地认读,就必需掌握诗词的特殊句式,消除文字隔阂。与古汉语的特殊句式相比,诗词中特殊句式与之不完全相同。比如倒装句,则常常是受平仄限制而进行的调整。杜甫的“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正常表述顺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便是典型例子。再者,诗词中,无表假设性词的假设句(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东风”句是假设句);用“敢、肯、忍”等词表反问语气的反问句(如“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肯”为岂肯的意思)等等,都属诗词的特有句式。可见,熟练掌握这些特殊句式,认真梳理、不断积累常用词汇,才能做到“认读”正确。
其二,把握诗词意象,分析意象的含义,有利于诗词的深入理解。意象是诗词中的物象与情意的组合,它不仅是诗中描绘的景与物,还蕴含着作者的感情。把握诗词意象,就是要对诗词的“景”与“物”进行分析,挖掘其中隐含的作者感情。06年高考上海卷诗词的“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一句,有“乔木”、“蔓草”、“寒鸦”等意象,这些意象看似景物描写,实则另有深意。作者借孔子陵墓上乔木,生发“树犹如此,人何以堪”的慨叹;借蔓草、寒鸦等衰败的景物,渲染荒芜而凄凉氛围,使“兴亡千古繁华梦”具体化、形象化。很显然,通过分析,我们感受到了意象的丰富内涵。
诗词意象的含义,有些是约定俗成相的。如月,表示怀乡、团圆;如柳,表示送别、思念;如孤雁、断鸿,表示飘零、孤寂……但是,并非意象一成不变,更多意象含义,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例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云”象征“游子”,浮云无根,游子远家,两者对举,加深游子的飘零感;“落日”,潜含一个“归”字,“故人情”,也隐含“归”意,两相印证,显示出怀人、思乡的浓郁真情。这句诗里的意象,与常用的怀人、思乡的意象不同,但也能表达相同情感。懂得这一道理,对意象的分析和理解,大有裨益。
其三,整体把握诗词,深层分析探讨,是鉴赏的关键。诗词的鉴赏,大致可分为两方面:一是偏重艺术性的鉴赏,有修辞、手法、语言、意境等等角度;二是偏重思想内容的鉴赏,或鉴赏作品内容价值,或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06年上海卷诗词的命题,两方面都有涉及。例如,“‘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是一道偏重鉴赏艺术性题目。虽然只鉴赏一个“倦”字,但既要联系前文“兴亡千古繁华梦”,咀嚼“倦”的起因;又要深入后文“投老村家”的隐居,挖掘“倦”字的作用,进行这样的深层次探讨,方可鉴赏到位。而诗词选择题“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的选项,则偏重于思想内容鉴赏。此项的“错”很隐蔽。当你结合前文“诗眼倦天涯”的诗人心情深层探讨时,才会发现“松花酿酒,春水煎茶”,不是为了表现生活的舒适,而是表现诗人对隐居的无奈与激愤。
由此可见,整体鉴赏诗词,深层分析探讨,第一,是对局部与整体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层探讨:从词句的联系,到艺术手法的联系,到思想内容的联系,到知人论世的联系。把握住了“联系”,“意义”就能豁然显现。第二,把握诗词的“整体”,是对诗词总体思想倾向、总体作品风格、总体情感氛围的关注。这些“总体”,对局部鉴赏起到导向性作用,是鉴赏局部的背景或前提,不可掉以轻心。
语文现代诗歌鉴赏方法
2021年06月19日 16:27:265编辑
下一篇: 现代诗写植物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