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题画诗明代吴伟古诗?
吴伟飞泉画图歌
明代 :何景明
古诗
长安独过田子舍,留我一玩飞泉画。绝壁如闻风雨来,晴天安得蛟龙挂。
吴生跌宕得画理,潦草落笔皆可喜。飞泉却出汨嶂间,山即真山水真水。
客堂六月生昼寒,耳中髣髴高江滩。源潭窈窕不可测,波浪汹涌多奇观。
泉边二老颜色异,偶坐似是庄与惠。万里谁论到海心,百年讵识临渊意。
伟哉田子今儒宗,文标南指匡庐峰。不须对此更惆怅,会观瀑布青天上。
杉风松日隔缥缈,云泷雪赣何雄壮,我常梦往神空向。
岂无吴生好手笔,为我写寄庐山障。
《题画诗》明 吴伟
白头一老子,骑驴去饮水。岸上啼踏啼,水中嘴对嘴。
二、唐寅 题画 的诗意
诗意:这首诗写秋天傍晚的湖山景色,把自然景物和人物、形态、光线岁兆、色彩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美妙的境界,使人感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语言也平易明白,自然晓畅。
出自:唐寅《题画诗》
原文:
系水接天三万顷,晚山连树一千重。
呼他小艇过湖去,卧看斜阳江上峰。
译文:
秋天的湖水连接着辽阔的天空好像没有边际,傍晚的山峰和树木重重叠叠层次无穷。
呼唤远处的小船送我到湖的对岸去,躺卧在船头凝望着斜阳笼罩下的江水和山峰。
扩展资料
赏析
这首诗写秋天傍晚的湖山景色。诗的第一句写湖。其中秋水连天写水天相连,“三万顷”极写湖面的广阔,描绘了一片浩渺无边的景象,给人以湖光满眼之感。这是近景。
第二句写山。其中“晚山连树”写山上树木苍翠,“一千重”极写山峰的众多,写出了一种重峦叠嶂的景色,这是远景。
第三句承接第一句写湖,但不再写湖水,而是在广阔的潮面上又添上了一只小艇,并且用“呼”写人物的活动,用“过”写小艇的活动,是动态。
第码者四句承接第二句写山,但不再写山峰的众多,而是给山峰抹上了斜阳的光线和色彩,与第二句的“晚”
字相呼应,但却更加具体形象。
这首诗前两句写静景,第三句插以动景,便觉活跃动宕。前两句纯写自迟雀薯然景物,后两句用“呼”、“过”、“卧看”插以人物的活动,就富有变化。
前三句写景物的形态,第四句写斜阳的光线和色彩;便使人感到十分鲜明。作品把近景和远景、静景和动景、自然景物和人物、形态和光线色彩巧妙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美妙的塘界,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的前两有和后两句互相对应,但内容又不重复,在结构上别具匠心。诗的语言平易明白,自然晓畅。
题画
唐寅
秋喊枝水接天三万吨,
晚山连树一千重。
呼他小侍猜艇过湖去,
卧看斜阳郑谈敏江山峰。
题画
唐寅
秋喊枝水接天三万吨,
晚山连树一千重。
呼他小侍猜艇过湖去,
卧看斜阳郑谈敏江山峰。
三、题画诗有哪些
题画诗有:《画》、《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画鹰》、《金陵图》、《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等。
1、《画》
唐・王维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翻译:
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过去,可是依旧有许多花草争奇斗艳,人走近,可是鸟却依然没有被惊动。
2、《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唐・杜甫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
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
曹将军是魏武帝曹操后代子孙,而今却沦为平民百姓成为寒门。英雄割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曹家文章丰采却在你身上留存。当年为学书法你先拜师卫夫人,只恨得没敬嫌团有超过王羲之右将军。你毕生专攻绘画不知老之将至,荣华富贵对于你却如空中浮云。
3、《画鹰》
唐・杜甫
素练风霜起,苍鹰画作殊。
㧐身思狡亮橘兔,侧目似愁胡。
绦镟光堪`,轩楹势可呼。
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
翻译:
洁白的画绢上腾起了一片风霜肃杀之气,原来是画鹰矫健不凡仿佛挟风带霜而起。耸起身子好像是在想攫取狡猾兔子似的,苍鹰的眼睛侧目而视和猢狲的眼睛相似。苍鹰神采飞扬可摘除系着私绳的铜环,悬挂在杆楹上的画鹰气势灵动能呼出。何时让这样卓然不凡的苍鹰展翅搏击,将那些“凡鸟”的毛血洒落在原野上。
4、《金陵图》
唐・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翻译:
谁说画不出六朝古都的伤心事,只不过是那些画家为了迎合当权者的心态而不画伤心图而已。你看这六幅描摹南朝往事的画中,枯老的树木和寒凉的云朵充满了整个金陵城。
5、《渔父・浪花有意千里雪》
南唐・李煜
浪花有意千里雪,桃花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如侬有几人。
翻译:
浪花千里翻卷如雪;桃李无声开放,一片列队而来的春色。身边一壶美酒,手中一支钓竿,世上像这样自由快乐者携的能有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