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的语言风格归纳如下19种:
1、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用白描的手法,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语言力求平淡,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于平淡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境。如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四句二十字,毫无难解之处。又如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2、委婉、隽永含蓄。委婉风格的诗歌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是通过象征、双关等手法,描写与本意无关的事物,通过对比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的《雨夜寄北》诗的本意,是表达作者对天各一方妻子的问候与挂念,但没有直接写,而是间接的描写:“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其时、其境、其情及其对归家团聚彻夜长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再如朱庆馀的《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字里行间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诗贵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其深意藏而不露。这种风格往往不把意思直接说出来,而是藏在形象中,让读者自己展开想象,思而得之。
3、清新、明丽、雅致。这种风格的诗歌往往用清丽的语言来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怡然喜悦的感情。其艺术境界形如大雨过后的清清柳色、荷叶上颤动着的晶莹水珠。如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风荷举”。杨万里的《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诗词用语新颖别致,景致清新明丽,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美的愉悦感。
4、生动形象。诗词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的形象而感人至深。例如苏轼的《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神兼备,声色俱佳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语言活灵活现,活泼具体,形象生动,这种诗歌手法具体包括:一,人物语言个性化,言如其人;二,描写逼真,绘声绘色,惟妙惟肖;三,运用多种辞格,新鲜活泼;四,注意词语选用,注意句式变换。
5、绚丽飘逸。诗歌有富丽的辞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这是绚丽飘逸之美。如杜甫的《观山水图》“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再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诗并非单纯写瀑布,而是通过望瀑布一泻千尺,蔚为壮观的动态过程,成为雅俗共赏的神来之笔,李白的诗大都写得绚丽飘逸。
6、婉约细腻。这种风格的诗词往往体现出“曲、细、柔”的特点,曲径通幽,情调缠绵,表达感情细密,如抽丝剥茧,如李清照的《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文思新颖,自然贴切,丝毫不见矫柔造作,李清照的词大都属于婉约细腻的风格。
7、幽默讽刺,在诗中多指诙谐、风趣或辛辣的笔调和趣味。运用夸张、反语、仿词、双关等手段,突出事物特征,揭露事物本质,富有讽刺意义,以增强诗歌的批判性和说服力,令人轻松愉快,忍俊不禁。如章碣的《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诗的章法,起承两句给出总体的、一般性的结论,而于转合两句突出重点,象匕首一样全力冲刺。转句用“坑灰未冷”这样夸张的手法,合句则用“不读书”与开头的“竹帛烟销”形成鲜明对比,强烈讽刺了秦始皇对中华文化造成空前破坏的“焚书”行为既残暴,又愚蠢。
8、雄浑。雄浑指气势至大至刚,浑厚磅礴。是盛唐诗词的风格,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其特点是:骨力挺健,气壮山河,气吞宇宙,气度豁达,气慨恢宏,气宇轩昂,气势浩瀚,气魄雄伟。它如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的大海,而不像碧波荡漾、涟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横空出世、千嶂连云的昆仑,而非小巧宜人的苏州园林。具体作品中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如刘邦的《大风歌》;有的是慷慨悲歌,视死如归,如项羽的《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豪情横溢,如曹操的《观沧海》;有的气势浩瀚,雄伟壮丽,如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有的想象丰富,境界辽阔,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有的气魄宏大,气势壮观,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有的则高远壮丽,如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而真正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他们的笔下,有狼山,大漠,绝域,孤城,有奇寒,酷热,同仇敌忾的愤慨,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9、豪放。豪迈奔放的诗歌,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就主体而言,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吞宇宙,力拔山河,傲骨嶙峋,狂荡不羁。就客体而言,往往拥有广大的空间,巨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或雄浑苍茫,浩淼而无限阔大的景象,气势峥嵘,场面壮阔,境界缥缈,极目无垠。例如“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这类的句子。
李白是诗词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他的诗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如《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气势浩荡,一泻千里;《古风》“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描绘光阴流逝之快,人事变迁之速,一气呵成,天衣无缝;《北风行》“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夸张虽不合理却合情。
宋词中的豪放派,以苏轼、辛弃疾为杰出代表。苏轼的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其中,善于在写人、咏景、状物时,以奔放豪迈的形象,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他的代表作,“大江东去”二句,将广阔悠久的空间与时间中活动的人物一笔收尽,气魄恢宏,“故垒西边”至“灰飞烟灭”是咏古,感情高昂而浓挚,“乱石穿空”数句,将峥嵘的态势、鲜明的色彩、巨大的音响,融于一体,气势磅礴,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的感觉”,“故国神游”数句转到自己,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沉郁,全词的音调豪壮“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
10、沉郁。沉郁就是指情感的浑厚、浓郁、忧愤、蕴藉。杜甫之诗“沉则不浮,郁则不薄。”为浓郁之极至。忧愁是杜诗沉郁的主要内容,他的忧愁,不只是个人的,更是国家、民族、人民的,因而这种忧愁具有丰富的情感层次,使其沉郁获得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价值。他的“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沉郁的力作。如果说豪放是火山爆发,沉郁就是海底潜流。当诗人飘逸飞动、奔放不羁时,就形成豪放;当诗人沉思默处、忧愤填膺时,就变得沉郁。李白豪放,其体轻,其气清,故袅袅上升,飞入云霄,若野鹤闲云,随处飘逸;杜甫沉郁,其体重,故沉沉下坠,潜入心海,感情激荡,回旋纡曲。
11、悲慨,触景生情,睹物伤怀,悲壮慷慨谓之悲慨。大凡诗人,慨叹风云变幻之疾,痛惜韶光流逝之速,目击人民灾难之重,身受命运坎坷之苦,郁积壮志未酬之愤,而忧心忡忡、慷慨悲歌者,均以悲慨目之。可见,悲慨是时代的心声,诗人的呼喊,诗人面对动乱的现实,出于严肃的责任感,遂作悲慨。陈子昂的诗,就以悲慨而驰誉诗坛。《登幽州台歌》是最激动人心的悲慨之诗。诗人怀着壮志难酬的极度悲愤,登上城楼,泫然流涕,感慨万端。面对着悠悠苍天,茫茫大地,用如椽之笔,勾勒出过去、现在、未来的连绵不断的时间图卷,描绘出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画面。其悲壮歌声,响彻云霄,慷慨之气,横绝太空。再如辛弃疾的词。
12、俊爽。即英俊豪纵,飒爽流利,代表诗人是杜牧。他的诗纵横古今,雄视万代,畅谈历史,痛砭时弊,总结教训,忧国忧民,怀撑天之宏志,感报效之无门,另一方面,又矫健豪举,潇洒风流,流转飞动,畅快伶俐。如《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以含蓄讽刺的笔调,深刻地揭露了唐玄宗纵情声色,骄奢淫逸,醉生梦死的生活。再如《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的节奏明快,《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的轻盈飘拂,《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的俊逸秀美,“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遣怀》的秀而不冶,艳而不妖,均是脍炙人口的佳作。
13、冲淡。冲和、淡泊,含有闲逸、静穆、深远的特点。王维是冲淡派大师,他的山水诗有闲、静、淡、远的特点。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鹿砦》“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没有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纷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山水花鸟的生机。诗人尽情地欣赏、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变成了大自然的有机体了。诗人笔下的大自然,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回旋着诗人的心声,震荡着诗人的灵魂,因此,大自然已被人格化了,它反映了诗人冲淡的心情,大自然就是诗人自己,诗人已消融在大自然中了。这种消融,是把主观的情思化入客观的景物中,追求忘我无我的空寂境界,这就是冲淡的极至。不过,冲淡不是幻灭、死寂,而是富于生机的,它是诗人把活跃的生命转化为凝固的生命的结果,生命力由流动而转为静谧。
14、旷达。旷达即疏狂不羁,超脱豁达,潇洒飘逸,高洁特立,代表作家是苏轼。苏词除了豪放外,更多的是旷达的词风。既有雄才大略又怀才不遇的苏轼,既坚持不苟合世俗,又要随缘自适;既要“尽人事”,又要“知天命”,使其性格中带有典型的“旷达”特征。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这样的诗句,都带有明显的旷达色彩。
苏诗为了摆脱自我,把自己融化到大自然中,让有限的人生在大自然无始无终的运动中得到永恒;让人生种种苦恼在大自然超乎现实的纯美中得到超脱,让自己从社会的诸多矛盾中净化出来,与大自然天造地设的规律相和谐。如《明月几时有》把人生现象与自然现象、人生哲理与自然规律等量齐观,泯灭了时空物我的界限。上阕以不能“乘风归去”为憾,马上又以“何似在人间”自解;下阕以“人有悲欢离合”为憾,马上又以“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自解,从而从大自然中得到慰藉与启迪,摆脱人生苦恼。苏轼极力充实自我精神世界,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完善,从而抵御外界的侵扰,达到超脱。苏诗有时淡泊明志、向往归隐、洁身自好,有时痛饮纵欢、谈禅论道、自我麻醉,以求得对痛苦人生、黑暗现实、龌龊官场的心理旷达超脱。
15、工丽。工丽风格的诗歌,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如杜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并在每句开头用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工丽风格的形成,不单纯靠辞彩,还须具有完美的意境和理趣。只有繁缛的辞藻,而缺乏真实意境则容易流于浮艳,乃是诗歌之大忌。例如“江山飞丽藻;花柳发韶年。”此处“江山”指的是静物,“花柳”指的是生物,“丽藻”是指春天美丽的风景,“韶年”是指春光,“飞”、“发”二字,极有生气。虽然寥寥十字,对仗工稳,辞彩艳丽,描绘出一副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可谓词约意丰,具有工丽的风格。再如,郑板桥题镇江焦山自然庵的一副联:“山光扑面经新雨,江水回头为晚潮。”
16、直率。与含蓄相反,直率风格的诗词不隐晦,不修饰,直接写出情感原状。如《诗经·硕鼠》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直斥统治者的不劳而获和无情压榨。情感诗较含蓄蕴藉,像弹琴的弦外之音,吃橄榄的那点回味,是诗家所津津乐道的。但有一类的情感,则要忽然迸发一泻无余,如遭遇意外刺激一声惊叫,此时,用不着含蓄蕴藉。如《诗经》《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父母当我是美莪,我却是蒿草,借物兴悲牵起对父母的悲号。《黄鸟》故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呼叱天,实际上是不便明言的责问秦穆公。《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妻子喊丈夫不要渡河,丈夫不听,渡河淹死了,只有事后的哀号。《陇头歌》先写“陇头流水,流离四下”,再感叹自己“念我一身,飘然旷野”即景抒情。下首从水声呜咽写到自己肠断。直率风格的诗词,一是结合叙事来抒情,另一方面说出的少,不说出的多,在这点上又同其它风格的诗相似。
17、自然。自然是针对做作而言,指不涂饰,不堆砌,没有雕琢做作痕迹。李白曾用“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来说明诗歌的自然风格。如他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现出月亮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如陈叔宝的“夕阳如有意,偏傍小窗明”写得夕阳有情意似的,意境美好,有诗味。王维的“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写出深山中的绿树浓荫,翠色欲滴,有画意。王安石“欲别更携手,月明洲渚生。”不忍分别,直到月照洲渚,借景物来烘染深厚友情。这些诗写景抒情都真切自然,不用辞藻涂饰,所以说它们写出了天然之趣。
18、清幽。清静,幽深,表面看似平淡,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如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前两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映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清幽”的风格特点是孟浩然最擅长的风格,他的大部分诗歌都具有清淡、幽雅的特点,例如《夜归鹿门山歌》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路向江村,我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通过渡头争喧、江村归人和月照烟树、岩扉松径的描绘,将两种全然不同的的景象糅合在同一首诗中,反映了诗人对乡情及寥落幽独的隐者的倾慕、向往之意。
19、洗练。洗练风格的作品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意韵无极的境界。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绝句精巧的构思和深婉的情趣融化在一片清空明澈的意境之中,浑然天成,语言上“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清孤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言近乎俗白却字字枝叶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省净、洗练,字法句法的运用之妙使人深咏不尽,是洗练风格的典范之作。